2016年6月11日,甘恬大学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与爸爸妈妈在校园留影。
父亲的西部之西
文丨甘恬
“西部之西”(The West ofChina'sWest)在哪里?实则它是父亲虚构的一个地理名词,也是独创的一个文学世界,2001年出版了一部同名小说集,三年后荣获第二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小说类首奖。若干年后,它成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词语,许多作家在文章中征引它,许多诗人以之为名创作诗歌及歌词,许多画家以之为题创作国画西画,百度百科大辞典有其专门的词条阐释,欧美及日本的一些旅游杂志、网站户外频道,也有关于它的路径指引。2015年10月,父亲被全国成立最早、已逾百龄的学术团体中国地理学会(GSC)招为会员。这些都是父亲当初始料未及的。
父亲新近出版一部散文随笔新著《冷湖那个地方》,包括长达六七万字的《西部之西地理辞典》,长达4万余字的《盆地文坛艺苑逸事》,以及3篇抒情散文(《冷湖那个地方》《湖浪摇荡的大荒》《苏干湖畔听涛》),4篇人物印象散记(《烛光映照<柴达木手记>》《山高水长之风》《时光雕刻之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总计16万余字。它们既是一部个人视角的柴达木盆地开发史,也是一部青海高原西部地区的人文史,还是一部湘籍作家、文化学者青春过往的心灵史。父亲回眸那块曾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以亲历者或第一手采访资料,讲述那些精彩的拓荒故事和文苑趣闻,隐含着太多的眼泪与欢笑,是人们以前很少见过或听闻过的。尤其是瀚海深处涌动的历史文化大潮,使这本书受到了青海高原以及内地读者的广泛关注,实现了从地域性到全国性的过渡。湖南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大学、南华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学院等十多所大学的文学教授、著名学者纷纷撰文,分析、探讨了其地域美学与人文意识,称之为“中国西部散文的一个经典文本”。
参照《西部之西地理辞典》的写作风格,我也不妨以那儿的山川形胜和流逝岁月作为基本线索,大致勾勒一下父亲的西部之西。
西部之西
最初关于这个名词的来历,说起来很偶然。大概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西去的列车上,父亲邂逅了一个在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读书的甘肃酒泉姑娘,毕业了回家乡联系工作,但酒泉的单位没有她对口的专业,为此感觉很郁闷。父亲告诉她柴达木油田有这个专业,但她坚定地摇摇头——“那儿太遥远了”。父亲听后心里一惊。在人们的印象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当属西部世界无疑,再西出阳关两千里,天哪!这不是西部之西又是什么?
2000年10月8日,《香港商报》高级记者唐中兴来到雁城衡阳,就西部之西及其文学主张、所获成果对父亲进行了访谈,父亲第一次指明了西部之西在地理学上的明确界限。“它应该是自玉门关以西,阿尔金山是它的北缘,沿着当(金山)茫(崖)公路或青(海)新(疆)大道一直西进,到达与新疆接壤的茫崖镇。当金山口和唐古拉山口之间的敦(煌)格(尔木)公路是它的东轴,将柴达木盆地一分为二。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巨大的三角形内,冷湖、花土沟、格尔木、茫崖、大柴旦,成为远荒大漠中的都市,也是我小说中的安纳尔兰。”
当金山口
父亲第一次去西部之西,是1982年春天,具体时间是正月十六日(2月9日)。在哗哗作响的夜雨声中,他随着爷爷、奶奶乘火车离开南国名城衡阳,3天后到达甘肃柳园,得到爷爷好友衡山人汪振茂一家的热情款待。廖奶奶送给他一件亲手裁缝的酱黄色夹克,那是父亲第一次穿夹克,感到非常惊喜,在镜子跟前站了许久。30年后的一个秋日,父亲陪着爷爷和汪爷爷在长沙通程国际广场闲逛,给他俩各买一套雅戈尔名牌服饰,那是两位老柴达木人平生所穿最高档的衣裳。
从柳园过敦煌,经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沿长草沟一路上坡,翻越海拔3648米的当金山口,便进入了广袤无际的柴达木盆地。在阿克塞石油运输站,父亲第一次喝了一口腥膻的羊肉汤,赶忙吐了出来,连涮了十几缸子水,结果被爷爷搧了一个耳光,遭到一顿严厉的训斥。从此之后,父亲与羊肉彻底绝缘。就读青海师范大学时,图书馆有一个漂亮女孩喜欢父亲,托人说媒,父亲问清她是西宁人,便说我可不吃羊肉,这事就黄了。
冷湖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是全国日照时数最长、光能辐射最大的地区,据说远远超过“日光城”西藏拉萨。天晴也有风,风力特别大,八级以上的大风曾连续刮过108天。父亲初次踏上冷湖街头,没有看到一根草一棵树,只见四号工人俱乐部房顶铁皮油漆成了绿色。这是一种令人流泪的象征,日后离开冷湖的人再也不能忘记这一点。
冷湖地区历史上荒无人迹,冷湖油田是1958年9月13日发现的,当即成为共和国第四大油田,甚至1959年的中国地图上都有“冷湖市”这个地名。我的母亲出生于冷湖,她和父亲的爱情开始于赛什腾山下。赛什腾,蒙古语意为“黑色的不长草的山”,父亲称之为“一幅巨大的中国水墨写意画”。
冷湖曾经因为“石油城”而出名,四号基地是青海石油管理局机关所在地,父亲曾在那儿工作过7年时间。1992年资源枯竭后,人们迁移到了敦煌、花土沟、格尔木三个石油基地,现在只剩下两千多人,却因为父亲《冷湖那个地方》一书而更加出名。2014年夏天,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60周年州庆之际,父亲应邀重走了一趟青海高原,写了组诗《西部之西:重返梦境之旅》,其中一首《回到冷湖》,充满了对青春和往事的不尽追忆,劈头便是这样几句:
风,依然那么刚硬
水,依然那么咸涩
八千里外,物是人非
熟悉的面孔多么难得
这个蒙古语奎屯诺尔的小城
曾让我悲欣交集隐忍不言
大柴旦
“远远地,只见右前方的祁连山上出现雪峰,那是达肯大坂山,大柴旦到了。”
父亲曾经数度到过大柴旦,这个当年柴达木盆地的首府。前几次载于《西部之西地理辞典》,新近的一次是2014年8月22日。那天,父亲应邀参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典,观看完盛大的开幕仪式后,与同伴从德令哈趱行到此,发现城镇面貌大有改观,不但建了许多楼房,外墙也是彩色装饰,还有一条敦煌至格尔木的铁路正在建设中。
晚饭后离天黑还有两三个小时,他们去祁连山中的荒谷温泉,沿途都是牛屎样的乱石。半途上拦住一辆车子问路,正是温泉老板,说是正在重新修建温泉,洗澡不成,但是可以泡脚。再走两公里,只见一股清泉从山中流淌出来,工地上围起了好些泳池。下车一看水流有青苔,水温40来度,喝了感觉有些咸。山谷中的风又冷又硬,像刀子一样割人,他们只得赶紧折回。看到有三四十峰骆驼横立当道,其中一峰是白色的,却并不怎么怕人,于是一顿狂拍。
阿吉老人
柴达木早期勘探开发时期,曾有7个向导,最有名的是新疆乌孜别克族木买努斯·伊沙阿吉老人。
那张堪称经典的黑白照片上,阿吉老人与勘探队员们穿着厚厚的皮大衣,骑在高大雄健的骆驼背上,坚定地走在西部之西的大漠深处。他手指着前方正说着什么,旁边戴军帽穿军大衣的两人侧身凝神倾听,后面的队员正奋力催促骆驼追将上来。奇怪的是,这张照片从来没有署名摄影者是谁,好像放在谁的画册中就是谁拍摄的一样。直到2014年春天,新闻记者出身的父亲,穷尽一切调查手段,终于查清它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费龙于1954年拍摄的。照片上几个人的姓名也逐一显示出来,连带着阿吉老人的姓名、里籍、年龄,也有了一个正确的说法。
油砂山
油砂山离青海省会西宁1188公里,坐落在花土沟镇东南方十几公里处。
194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临时组建的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盆地工矿资源科学考察队,考察完老茫崖、大乌斯,沿扎哈北山西行,绕到尕斯库勒湖北岸,发现油砂层露头,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大家伙儿喜出望外,用地质锤敲下油砂块,叠成一米高的小堆,用火柴碎纸点燃,并在熊熊火焰后面留影纪念。队长周宗浚将其命名为“油砂山”。
父亲当年报考的是中文系,结果被地理系把档案抢走,心思却从来没有放在这个方面,总是梦想着成为诗人、作家。大一刚进校,正逢全省大学生迎国庆征文,他写了一首50行新诗《我们正年轻》,获得二等奖第一名。1983年10月,公开发表第一首诗,就是《青海青年报》上的《中梁山上》。但他的名字最初变成铅字,却在那年5月的《柴达木石油报》,也就是后来供职的《青海石油报》前身。《油砂山烈士纪念碑》是一首20行左右的现代新诗,寄来的报纸却成了古诗七绝,他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写的,但名字的确没错,而且寄来了4元钱稿费单。
尕斯库勒湖
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蒙古语意为“白玉圈子”“镶着银边的湖”——因为湖的四周不断有析出的结晶盐,如同白玉,又有“苦咸”之意。它最早广为人知,当然是李季先生1954年冬天写的《柴达木小唱》。
父亲认为:“李季先生这首诗写尽了尕斯库勒湖的神奇瑰丽,茫崖花土沟地区在这之前无诗,自兹之后再未见到如此霸气雄强之作,堪称孤诗独芳,此空其群。”因此,他后来写的是一篇散文《湖浪摇荡的大荒》。
今年夏天,父亲主编《名家笔下的柴达木》散文选本时,突然想到要为西部之西这个神山圣湖做点什么事情,那就编辑中国第一个同题地理文化散文选本吧,名为《天边的尕斯库勒湖》。刚好王巨才先生(按: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院长)来游衡阳,父亲敦请题签,当即获允。
花土沟
花土沟在80年代以后成为柴达木油田的代名词。许多人以为它是1954年地质队员们勘探时,因山沟里出露各种色彩的地层而得名。经过父亲缜密的考证,发现汉代即有羌族在此居住,建立了一个婼羌国。爷爷口中经常说的是西部,则是相对于冷湖东部的大柴旦而言。花土沟曾被称为“中国的得克萨斯(Texas)”,最早见于父亲的散文《西望花土沟》。后来流传最广的段子,就是那些小姐们说的:“人傻!钱多!快来!”
曾经有一段时间,父亲被派到西部前线指挥部代表报社固定(蹲点),采写生产新闻,通过老式传真机发回报社,短新闻则用电话口述传递。其时油田二级厂(处)爱好文学的青年,创建了好几个文学社团,办起了《春风》《沙舟》《钻工情》《西北风》《戈壁草》等文学刊物。1988年7月10日,父亲主持召开了花土沟第一次文学社团联谊会,与会者男男女女有四五十人。许多人至今还记得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头发微微卷曲,记得他带着湘音的讲话,记得他手指着墙上的“柴达木盆地油气田分布图”,说:“这就是咱们的西部之西。”
父亲编辑的《青海石油报》副刊,先是只有一个“聚宝盆”,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柴达木广场”。这是他的两根橄榄枝,许多基层小队的工人因他而改变了命运,由此有了“恩师·甘”之称。
甘森
父亲迄今只去过两次甘森,但甘森却因为父亲而被更多的人知晓。
甘森是蒙古语音译,意思就是“苦水”。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线——花土沟至格尔木输油管线第三个热泵站,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910米,是沿线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一个泵站。
2014年8月25日,在时隔25年之后,父亲再次来到“荒漠中的绿岛”甘森站。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温室大棚里,摘下来3个西红柿,笑嘻嘻地递给父亲一行一人一个。“哇塞!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父亲感叹道,回湘后写下散文《甘森的西红柿》,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被《青海日报》《中国石油报》《柴达木日报》《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等报刊竞相转载,入选《百年中国经典美文》《湖南省优秀散文作品集》。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父亲这篇文章被重庆市作为2015年高考语文大阅读散文试题。随之,语文网、人民网、网易、凤凰网、重庆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大型官网均作了强力推介,不但被辑入《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而且被新东方网高考频道推荐为2016年高考三轮复习题。
著名记者凌须斌叔叔戏谑道:“青海油田多年难得上《人民日报》,这一回宋代勇借助湖南甘建华的大笔,‘卖’了天底下最贵的一个西红柿。”最为搞笑的是,“有木有土豪请我吃来自甘森的西红柿”,业已成为重庆地区高中生的调侃句式;而“去甘森吃西红柿”,居然成了学生们某种特定的接头暗号。
我的同学曾经要我转告父亲,让他试着做重庆高考阅读题。因为一般情况下,原作者去做题,分数好像都不高,与出题人的思路可能相悖。比较看好父亲的人,说总分23分,估计能得15分。父亲仔细想了想,笑言还是有点悬。
[责编:李婷婷]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