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西海撷珍 -从收藏上看青海(续四)

作者: 时间:2023-01-28 12:36:20 浏览量:

(接上期)

四、唐蕃古道的建立

隋末唐初,吐蕃王国在松赞干布的率领下迅速崛起,统一了西藏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奴隶主专制政权,进而向北扩张,对吐谷浑王国以及唐西部边界、河西走廊等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唐与吐谷浑、吐蕃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长安,拜见唐太宗,并请求联姻和好。但此时唐太宗忙于应付吐谷浑,便派出使臣前往吐蕃回访,未答应联姻。求婚失败激怒了松赞干布,贞观十二年,吐蕃发兵20万,与唐在松州(今四川松潘)发生了一场大战(注:此为著名的唐与吐蕃“松州之战”。约10年前路过松潘,看到古城上赫然写着“大唐松州”,不解其意。今日方明白,松潘与西宁一样,也曾经是大唐与吐蕃交界处的战略要地。但现在比较西宁与松潘两地,真是天壤之别。造化弄人一点都不假。与松潘有同样境遇的还有青海乐都,乐都在唐代为陇右节度使衙的所在地,司马光曾经在《资治通鉴》中满怀羡慕地说过,“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唐时乐都地位远在西宁之上,只是到今日,乐都古城已经荡然无存,谁还记得他曾有过如此的辉煌呢),结果,双方各有胜负。此次战役后,唐太宗与松赞干布都意识到,要征服吞并对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唯有和平共处才是正道。战后,松赞干布再次遣使请求和婚(注:此事发生在公元637年。西宁海湖新区有一个饮食娱乐集中的区域,称为唐道637,许久不得其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是因为唐蕃古道的原因,听后豁然开朗。637年松赞干布向大唐求婚,实质上开启了唐蕃交往的历史篇章。唐道637背后有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很意外?但显然这与史实不符,据《新唐书吐蕃传》的记载,唐与吐蕃松洲之战以后,吐蕃主动撤军,遣使谢罪,并再次请婚,“引而去,以使者来谢罪,固请昏,许之。遣大论薛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它宝称是,以为聘。”准确的时间是638年。),唐太宗审时度势,遂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为国舅,专程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双方结为甥舅之邦,揭开了唐蕃友好历史的新篇章。

文成公主受父皇之命,带着大批卫队、侍女、工匠、艺人和大量绸缎、典籍、医书、粮食等嫁妆,从长安迤逦西行,经甘肃,到青海,过日月山,经大河坝,到达黄河源头。为了保障公主一路顺风,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桥,造船制筏,建筑佛堂,开辟通道。松赞干布则亲自率领满朝官员与大队人马迎亲于柏海(即今青海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并在此举行欢迎仪式。然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伴而行,前往逻些(今西藏拉萨)完婚。

至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唐蕃交通大通道正式建立。

1、唐蕃古道概况

唐蕃古道是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通往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官道,是唐代及其前后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自治区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是唐代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经今青海通向南亚的重要廊道。唐蕃古道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自治区4个省区,全长约3053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今青海省境内。唐蕃古道原型的出现由来己久。唐蕃联姻使唐蕃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唐蕃古道形成并繁荣。

唐蕃古道

2、唐蕃古道的影响

文成公主的进藏以及唐蕃古道的建立,给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带来了划时代的巨变,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处于风云变幻之中的青海地区,内地大量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等技术输入青藏高原,唐蕃双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唐蕃古道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十三世纪,元朝将整个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版图,西藏成为中原统一王朝的一个地区,唐蕃古道不再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通通道,而是成了汉、藏、蒙、回等多民族文化交流、相互融合发展的“文化运河”。

唐蕃古道的影响,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政治方面:唐蕃双方虽然处于时战时和状态,但大体上都是采取的“偃兵息人”、“立碑会盟”、“团结邻好、安危同体”等政治措施,千百年间,在祖国版图完整、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经济方面:“茶马互市”的兴起,对繁荣农牧业经济、改善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生产、生活结构起到了重大作用,自唐至清,高原出产之战马、牛、羊大量输入内地,而高原地区所需的茶叶、丝绸、瓷器、纸张等源源不断地进入,满足了生活之需也促进了文明进步。

③文化方面:在文成公主及以后的金城公主两位中原文化传播者的带动下,汉藏医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成就了藏医药学在现今世界上的地位;高原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建筑、历法等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宗教习俗也产生了重大变化,汉传佛教及尼泊尔的佛教逐渐影响了高原地区的原始宗教------苯教。

3、唐蕃边界的划分及茶马互市

文成公主进藏以后,吐蕃与唐朝结为甥舅之邦,揭开了唐蕃历史的新篇章。但在此以后的200来年中,双方也经常发生误会、摩擦甚至一时失和的情况,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对唐蕃边界及茶马互市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唐蕃分界图

上面的插图,反应的是唐蕃双方在相对稳定的时期的边界,在唐蕃战和相伴的过程中,边界也是时常伸缩变化的。从上图可以看出,作为唐蕃古道的桥头堡,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始终是大唐与吐蕃之间的边境地带,有唐代张乔的诗《河湟旧卒》为证: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在唐蕃边境上,自然就产生了集市贸易,这就是著名的“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有赖于边界上的和平与安定,也是时而繁荣、时而衰落。

这种状况给双方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双方都不愿意被连年战争所困,希望恢复和平友好,创造一条稳定的唐蕃大道和繁荣的茶马互市。公元728年——729年,唐朝张守珪、李祎数次大破吐蕃军,拓地千余里,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731年赤祖德赞和金城公主遣使向大唐请求“毛诗”,“礼记”,“左传”等,并要求定界互市。赤祖德赞在表文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公元733年,唐蕃双方在赤岭(青海日月山)立碑定界,于赤岭,甘松岭(今四川松潘境内,具体地址不详)互市,双方边将和官员参加,并通告各地,双方和好并禁止互相抢掠。和平不仅使普通民众欢欣鼓舞,同时也让长期戍边的军人看到了回家团圆的希望。比如,边塞诗人高适就有《九曲词》描述这种心情: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关于此诗的理解,关键的一个词是“防秋”,《旧唐书·陆贽传》是如此记载的:“又以河陇陷蕃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实际上说的就是,吐蕃往往趁秋高马肥时越过边境抄掠,届时大唐边防军不得不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显然,和平景象是谁都乐意看到的,士卒如此,诗人亦如此。

此处应注意一个重要的地名:赤岭,即今天的青海日月山,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认为这是青海东部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从地理形势来看,唐蕃双方在此处的分界,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东南季风所能达到的最远处,也正好在这里(注:唐蕃在此分界,不仅是当时的双方实力使然,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唐人始终认为河湟地区是天子之地,必须收回。唐代诗人令狐楚有诗(少年行)云:“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悲壮之情,令人动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唐蕃在此分界,是因为石堡城这个战略要塞,此时被掌控在大唐一方。石堡城与赤岭遥遥相对,是一个让大唐无比心酸的地方,一将功成万骨枯,石堡城成就了哥舒翰的英名,同时也让无数汉家将士在此成为冤魂。此处略过。

唐蕃定界互市后,在日月山脚下,自然形成了几个茶马互市的重镇,如湟源(丹噶尔)、多巴、西宁等,这些地方至今仍是青海东部地区知名的商贸聚集区。

唐三彩 马拉车(侧视)

顶视图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昌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彩陶工艺品。唐三彩绚丽的色彩、丰富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代表了唐代陶瓷业发展的最高成就,并以色彩艳丽、造型生动逼真和富有生活气息著称。唐三彩的种类繁多,以人物的,动物的居多,还包括房屋、家具、文具一类。

本件藏品为马拉车,造型中有典型的唐代骏马、赶车的马车夫、坐车的贵妇等,他们都是以当时的人物等级及社会地位为依据而烧制的。拉车的骏马是来自西域的宝马,身形矫健,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双耳竖立、口部张开,驻足静立。车夫头微微左偏,似乎是在等待主人的命令。贵妇临窗而坐,面部丰满圆润,神情怡然,想必是车窗外美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她。马车造型优美,富丽堂皇。整件器物造型丰满、圆浑,生动传神,黄、白、绿、蓝的釉色通过熔融流动,自然渗化,呈五光十色,民族风格浓郁。

本品应该属于盛唐时期的作品,这种判断是基于坐车贵妇的发型。许多馆藏出土的唐代女佣实物,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这些唐代女俑不仅穿着各式服装,连发髻都很多样。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唐代女佣的发髻,在初唐、盛唐、中晚唐等不同时期,样式也是有区别的。按《唐代妇女服装与化妆》一文中的线描图,本品中坐车贵妇的发髻样式为倭堕髻,它所呈现的形态也是双鬓抱面,发髻有单个或多个,由后向前置于头顶。也有人把它称为乌蛮髻。盛唐时的很多女立俑都是这个发型,配上她们标准的圆润脸庞,显得生活格外幸福。

三彩载乐骆驼俑,中间的女立俑梳倭堕髻

值得注意的是本藏品中的蓝彩。比较而言,单色的蓝彩器,或与其他彩釉搭配在一起的蓝彩器,都是比较少见的,人们历来以包含蓝彩的唐三彩器最为名贵。蓝彩呈色剂是钴,它稀少而鲜亮明艳,尽管其来源有国内甘肃、河北地区以及中东阿拉伯地区等不同说法,但这种以钴为呈色剂的蓝彩,与中国传统审美不符,应该与外来文化的侵入有关联。从唐朝开始,阿拉伯地区就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陶瓷也一直是最大的贸易商品之一。而西亚地区在中世纪早期,文明发达,蓝色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被广泛地运用到日常器皿以及清真寺院等建筑上[ 马未都,《瓷之色》,第199页,故宫出版社,2018年11月。]。因此,将蓝彩的来源归于阿拉伯地区,是合理的。况且,本品上的蓝彩也不是主色调,恰恰反映了中原工匠对这种色彩使用的谨慎。不管怎么说,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对后世青花的出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也让千年以后的我们,看到了大唐的开放与包容。

唐三彩的类型丰富多彩,一般多用于随葬,作为明器,体现了主人生前的荣华富贵,本件器物就带有浓重的土腥味。本品在马的耳朵、马车后部及后腿等处有伤残,但丝毫不影响其艺术价值。

精品即将亮相,敬请期待。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