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宋徽宗、秦桧、童贯主导的崇宁河湟之役,彻底灭亡河陇吐蕃人政权

作者: 时间:2023-01-31 12:10:38 浏览量:

纵观整个宋朝的河陇攻略,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的“熙河开边”;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的“元符河湟之役”;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的“崇宁河湟之役”;

前后历经神宗、哲宗、徽宗三代皇帝,耗时32年之久。

我们在《宋哲宗“元符河湟之役”,时隔350年,中原王师再次收复河陇失地》一文中讲到,宋哲宗借助河湟吐蕃内乱之机,命王憨、王赡为将,率军自河州(甘肃临夏)出发,西取青唐(青海西宁)。

宋军的西进相当顺利,不过月余便兵临青唐城下,时任青唐国主“瞎征”,逃进佛寺落发为僧。

继任首领“陇拶”与诸首领,及契丹、夏国、回鹘公主开城投降。

青海东部自唐天宝年间,陷落吐蕃后,350年来第一次被中原王师收复。

但宋军的占领并不顺利,很快吐蕃诸部便掀起了反抗的狂潮。

甚至掌握在北宋手里的第五代领袖“陇拶”,也被吐蕃势力抛弃。他们在青唐城内,另立新王“小陇拶”号召抵抗。

在三个中原历史上“声名赫赫”人物,宋徽宗、秦桧、童贯的主导下,北宋开启了第二次西进河湟的战役。

一、又冒出一个“青唐王”

宋哲宗的“元符河湟之役”中,宋军攻占青唐(西宁)后,吸取过去“有其地而不有其民”的教训。

开始有计划的,把唃厮啰政权的高层送去汴梁长见识、开眼界。

可北宋的政策并没有成功,大首领们看到北宋的繁华,倒是都挺老实。

但河湟的吐蕃百姓不这么想,对他们来说“宋人就是外人”。

“外人”想在河湟实施统治,那就得问问,刀子答不答应了。

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陇拶”等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汴京。但年纪轻轻的宋哲宗一病不起。

直到来年三月,新皇继位,“陇拶”才见到了著名的花鸟皇帝宋徽宗。

但此时,陇南的“溪巴温”,早已起兵反叛。

宋徽宗专门诏问“陇拶”,用什么办法对付他老爸(溪巴温)?

“陇拶”倒是表现的很有信心,答曰:“若朝廷放阿章罪而诏之,必易为力。待到岷州,便遣人说与,若不从,即以兵马取阿章头来”

但实际上,这也就是嘴炮而已,别说是回去降服“溪巴温”,1100年三月,青唐能不能回去,都是个问题了。

就在他赶赴汴京之时,大首领“篯罗结”与“嘉勒摩巴桑济”等,于元符二年(1099年)十月,又共立“溪巴温”第三子“溪赊罗撤”为青唐主。

“溪赊罗撒”,族人又称“小陇拶”,以和其兄区别。

也就是说,宋徽宗和“陇拶”唠嗑的时候,“陇拶”这个第五代领导核心,已经成了前领导人,第六代都上位了,他俩还蒙在鼓里。

信(xin)心(li)满(mei)满(shu)的“大陇拶”,连鄯州城(青唐)的城门都没看见,就被截了回来。

北宋只得命其在湟州(邈川)“招纳携叛,镇遏边境”。

“大陇拶”对他爹(溪巴温)的影响力,根本就是负数。

不但他爹不鸟他,其他吐蕃部落也统统不搭理他,“大陇拶”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1105年(宋徽宗,崇宁四年),走投无路的“大陇拶”再次入京,赐名“赵怀德”,受封为顺义郡王、昭化军节度、河南蕃部总领,成为了一个混吃等死的安乐王爷。

二、抵抗的狂潮

“大陇拶”四处碰壁之时,河湟吐蕃的反抗,已成滔天巨浪。

分散驻守的宋军,就像是怒海中的几片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对于宋军守与退的问题,在朝廷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参加进兵青唐的王憨李远,列出了青唐不可守的四条理由:

“自炳灵寺渡河至青唐四百里,道险地远,缓急声援不相及,一也;羌若断桥塞隘,我虽有百万之师,仓卒不能进,二也;

王赡提孤军以入,四无援兵,必生他变,三也;

设遣大军而青唐、宗哥、邈川食皆止支一月,内地无粮可运,难以入处,四也”

并断言,吐蕃部族看到宋军士兵面容憔悴,衣履残缺,器仗不全,早晚会发生叛乱。

“小陇拶”(溪赊罗撒)上位后,青唐和邈川连续爆发吐蕃围城的叛乱。

王赡面对吐蕃诸部的反叛,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政策,“先戮大首领结斡磋、心牟钦毡、凌卜齐、巴金摩、森摩凌琢德巴本巴、沁布鲁克、斯多、达马罗等九人,悉捕城中诸羌斩之,积级如山”。

这场“积级如山”的屠杀之后,宋军勉强守住了青唐城。

几乎就在青唐被围的同时,宋将王憨据守的邀川城,亦陷入重围之中。

青唐、宗哥、貌川三城的位置关系

邈川城的危局,比青唐有过之而无不及。

吐蕃部族联合西夏军队前来,“夏国遣星多贝中、达克摩等三监军率众助之,合十余万人,先断炳灵寺桥,烧星章峡栈道,四面急攻”。

而此时“城中兵才二千四百余人,器械百无一二,总管王憨令军士撤户门负之为盾,刻木墨之为戈,籍城中女子百余人衣男子服以充军,童儿数十人以瓦炒黍供饷,募敢死士三百人冒以黄布巾。(王)憨亲披甲,率死士出战,袅百余级,羌乃环射城中,城中之矢如蝗,士多死伤”。

宋军在王憨率领下,一面拼力死战,一面连蒙带唬,再加上宋将苗履、姚雄救援及时,在邈川外围连克膘哥、墨城等城寨。

吐蕃和西夏联军,以为北宋大军渐至,遂撤了邈川之围。

青唐和邈川被围半月间,与北宋的消息完全断绝。河湟的危局,迫使宋庭必须要痛下决心。

要么,与吐蕃全面开战,就像当年“熙河开边”一般,大军犁庭扫穴,彻底击垮吐蕃反抗力量。

要么,便撤军退回河州,继续固守熙河六州,以等时机。

最终,宋庭决定暂时撤出河湟。

元符三年(1100)四月,王赡率军回到湟州,彻底地放弃了青唐城。最后一批宋军撤出青唐城之后,“诸羌复奉小陇拶入居之”。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宋朝正式承认“溪赊罗撒”(小陇拶)的统治地位,并授予其“西平军节度使、邈川首领”的职位。

宋徽宗的瘦金体

三、宋军再入河湟

我相信,没有一个皇帝想把国家干黄了,自己当王国之君,去黑龙江坐井观天。

宋徽宗是个文青,又不是二傻子,估计也一样。

赵佶继位之初,父兄两代的改革,给他攒下了丰厚的家底(府库结余5000多万缗)。

他也想像历代明主那样开疆拓土,恢复“熙河之治”,进而青史留名。(必须要承认,他确实做到了,不过是相反的方向。)

在主战派的力荐下,他启用了蔡京为相。

你们没看错,蔡京确实是在主战派的强烈要求下,被扶上相位的。

蔡京上台后,深谙宋徽宗有番作为的心里。

但蔡京也不傻,他也知道辽和西夏不好惹,宋军去找事,多半是肉包子打狗。

比较起来,还是河湟吐蕃算是“软柿子”。

在他的极力倡议下,北宋再拾西进河湟的念头。

宋徽宗

崇宁二年(1103)六月,徽宗任命王厚为洮西安抚使,令其即日出征,并遣内客省使“童贯”偕往。

这个童贯,就是水浒传中多次露面,最后官拜枢密使(国防部长)的著名宦官。

王厚在元符年间,曾随王赡出师河湟,对这一带的地理风情颇熟悉。

所以,他在廷前夸口说:“恢复故地,当以恩信招纳为本,其顽悖不服乃加诛,不过破荡一二族则皆定”。

是月,王厚分兵两路,以岷州边将高永年为一军统帅,令其率领在兰州、岷州所属兵马两万余,自京玉关出发,赶往湟州;王厚自领一军,童贯为监军,率宋军主力出安乡关渡湟水,开往巴金岭

面对宋军的进攻,河湟吐蕃部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膘哥城(甘肃永靖县西南)大酋长“多罗巴关”和三子“阿令结”、“厮铎麻令”、“阿蒙”的带领下,据险而守与宋军殊死搏杀。

童贯率领宋军仰攻膘哥城,但由于膘哥城据绝岭之上,四面皆天堑,道路险狭。

结果,以惨败收场,“宋军偏将安永国堕堑而亡,叔詹等驰还,几为所败”。

王厚得知首战失利,亲自领兵来援,以强弩亲射“阿蒙”的眼睛,使其“流矢中目贯脑”遁去。

十八日中午,宋军击败“多罗巴关”的援军,夺取膘哥城,斩“阿令结”、“厮铎麻”二人,降五百余户。

巴金岭地形

紧接着,宋军向湟州(邈川)发起总攻。

二十二日,宋军己拓展至湟州城边,吐蕃大军与宋军激战三日,终因寡不敌众弃城而逃。

“小陇拶”率众驰援,刚过安儿峡,听闻湟州陷落,退驻于龙支城(青海民和县古鄯之北)附近。

四、王厚的缓兵计

王厚占据湟州城后,吸取了王赡冒进青唐的教训。上书朝廷要求暂缓进军,在湟州周边开展招降工作。

他认为,青唐政权尚有与宋军抗衡实力,“如果贪利深入,后患必生。”

因此,要固守湟州,必须控制住三个要害地方:

其一,州南之癿当城。

其二,州西之省章峡。

这里地势险要,是进入青唐的咽喉地带。

其三,州之北的南宗寨。

这里距西夏的“卓罗右厢鉴军司”才百里,夏人偷袭多从此道进出。

童贯拿着王厚的上奏刚刚启程,王厚便发兵省章峡之西,“得地曰洒金平,建五百步城一座”,后来赐名绥远关(青海乐都县西二十里大峡附近)。

此外,王厚还派将官沈言守京玉关(甘肃兰州西北四十五里),刘成、陈迪守安乡关(甘肃临夏县北莲花乡),控制这两处黄河渡口,保证军队进退的道路畅通。

正巧此时,身在青唐的“小陇拶”送来书函,要求“保渴驴岭以西而和”。

北宋骑兵

王厚同意了青唐国主议和的要求,但同时,他还要求“大陇拶”帮助招抚吐蕃部落。

在王厚进剿、招降两手策略的影响下,周边部落逐渐松动,就连“溪巴温”的妻子也率众降宋。

湟州周边的当标城(青海循化县东南)、一公城(甘肃夏河北积石镇)、南宗城,都渐次落入宋军手中。

崇宁三年(1104年)四月七日,王厚、童贯决定,分兵三路向青唐进发,定于九日在宗哥城下汇合。

“小陇拶”深知宗哥与青唐城唇齿相依的关系,急忙率军驰援,在城东二十里处凭险布阵。

“小陇拶率众六十万近官军,(王)厚等论以朝廷恩信,招诱之,不从”,青唐与北宋终极决战就此展开。

崇宁三年(1104年)四月,宋蕃战略结构

五、北宋灭蕃之战

战役之初,王厚遣先锋五将夹河而行,自领中军渡河相随。宋军先锋见吐蕃据险设阵后,担心陷入重围,急忙向王厚汇报。

王厚得知后,命先锋五将各自冲击敌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继而又命大将王亨率军前往支援。

在这种形势下,两军在宗哥城东展开混战。

“小陇拶”为了能够清楚了解战场局面,以精兵数十骑自卫,登其军北高阜之上,“张黄屋,列大斾”颇有王者威风。

“小陇拶”登高而后,见王厚与童贯引中军傍山而列,便暗引骑兵欲来冲阵。

吐蕃骑兵的动向被王厚测知,“遣游骑千余潜攻其背,贼觉而遁,游骑追击之,短兵接,绞杀甚烈。”

两军正在厮杀之时,忽起大风卷地而来,双方目不视物。

须臾,暴雨如注,吐蕃军阵大崩,争相逃散,“(宋军)追北三十余里,斩首四千三百一十六人,降俘三千余人”。

“小陇拶”单骑逃奔宗哥城,“宗哥闭门不纳,遂奔青唐”。宗哥城公主前安化郡夫人“瞎叱牟蔺毡”,打开城门迎接宋军入城。

宗哥一战后,“小陇拶”再也无力抵抗宋军的进攻。

四月十一日,王厚、童贯占领青唐城北的安儿城。十二日,宋军兵临青唐城下,在仅距城东五里处驻扎。

“小陇拶”逃入青唐城后,还曾企图召集部落固守青唐,但“谋为守计,部族莫肯从之者”。

他见到大势已去,只在青唐住了一夜,“翌日,掣其长妻逃溪兰宗山中”以避战祸。

“(王)厚遣冯灌统轻锐万骑由州南青唐谷入,贼(小陇拶)复觉之,遁于青海之上,追捕,不获”。

十六日,王厚亲率大军,取道保敦谷杀奔廓州(青海化隆县)。当地吐蕃大酋长“洛施军令结”被迫投降。十八日,王厚入廓州,

至此,河湟之地尽归北宋。

同年五月十二日,宋朝改鄯州为“西宁州”,是为今青海西宁市名字之始。

北宋崇宁年间发动的河湟之役,从根本上终结了,青唐唃厮啰政权的统治。

至此,河湟地区的吐蕃民众,再也没有组织起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地方政权。

传续六代,历时九十余年的唃厮啰,渐渐隐去在历史的尘烟之中。

虽然之后,唃厮啰的后裔,也曾成立过几个的政权。

但这些政权,再无一个能独立领导河湟吐蕃,只能依附在大国的羽翼下,并在大国绞杀的齿轮中碾碎如尘。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