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作者: 时间:2023-02-11 12:49:36 浏览量:

西宁往兰州的途中有个小城乐都区,乐都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是青海省海东市政府所在地,于1969年5月12日建制,区政府位于海东街道。乐都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中游南北两侧,西与海东市平安区相邻,东与民和县毗连,南接化隆县以青沙山为界,北与互助县隔河相望,西距省会西宁市63公里,东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168公里。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乐都冬日景色

乐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山门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始建于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瞿昙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历史上瞿昙寺曾领属十三寺。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牌匾(图片来源网络)

瞿昙寺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瞿昙寺始建于明代初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距城区约17公里。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全景(图片源自网络)

这座规模宏大的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在明王朝扶持藏传佛教以统治藏区的政治背景下,由三罗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创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次年以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赐名为“瞿昙寺”,此后又经历永乐、洪熙、宣德各朝钦派太监及匠师扩建。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白塔及建筑

寺院选建在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远可望雪山,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寺院原围有土城,形势险固,可惜仅存残垣断壁;全寺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建筑组群划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三进院落,中院和后院周匝廊庑;沿着中轴线序列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两侧对称建有御碑亭、小钟楼、小鼓楼、配殿、香趣塔和大钟楼、大鼓楼等。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隆国殿

其中,前区基本呈汉地佛寺“伽蓝七堂”格局。后区巍峨壮丽,冠于全寺的隆国殿,两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势连缀抄手斜廊,还有造型端庄的大钟楼和大鼓楼对峙左右,则明显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和两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楼(体仁阁)、武楼(弘义阁)的布局意象,堪称明清北京故宫的“活化石”。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壁画(图片源自网络)

另外,主体建筑群东北,还有一组两进院的活佛住所即囊谦,为青海地区民居建筑风格。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明代建筑局部

瞿昙寺的汉式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也是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现存明朝汉藏文对照御制碑以及明清匾额十块,明朝宣德二年所铸青铜大钟一口,香炉三鼎,明钹、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米拉日巴石雕像,明清皇帝所赐的金印、景泰蓝花瓶、象牙塔等许多珍贵文物。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壁画(图片源自网络)

该寺左右迥廊的壁画大约四百平方米,主要为佛本生故事。寺内还珍藏着《甘珠尔》、《丹珠尔》、《宗喀巴大师文集》等佛经及著作三百多部,并有迎请自印度的舍利近百颗,供奉在佛塔内。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壁画(图片源自网络)

瞿昙寺现存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象背云鼓"。那是一只石雕卧像,背上托起木雕的叠云,叠云架起一面真鼓。石象高约1米,周5.3米。石象回首顾盼,鼻卷莲花。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象云背鼓(图片源自网络)

纵览瞿昙寺,其建筑可谓包罗万象。宫式建筑与地方手法交相辉映,建筑、石雕、木刻、板画砖雕、瓦当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瞿昙寺以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被梁思成的学生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国宝中之国宝”。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建筑细节(图片源自网络)

其基本完好的建筑遗存,包括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御碑等等,为古代艺术、文物和建筑史等研究留下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众多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了为引人入胜的观光旅游胜地。

藏在深闺少人识-乐都瞿昙寺

瞿昙寺弥勒佛造像(图片源自网络)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