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作者: 时间:2023-02-15 12:23:56 浏览量: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近年来,海东市深入研究黄河视域下的河湟文化,立足资源禀赋、突出比较优势,做好河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重塑工作,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上实现新突破,成就了“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等河湟文化金名片,为海东城市文化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保护

让河湟文化重现光彩

黄河流经海东境内200多公里,与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并行东下,奔腾不息,见证了在这里发生过的刀光剑影、社会变革。

海东历来是节制西域、怀柔蒙藏、拱卫三秦的战略要地。这里的柳湾遗址是中国黄河上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部落聚集区遗址;海东喇家遗址是全国唯一的黄河史前地震、洪水灾难遗址……每个过往无不凸显和印证着河湟文化的厚重历史。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历时五年,青海河湟文化博物馆建设初现雏形。站在立体沙盘前,河湟远古文明清晰可见:“彩陶王国”“私有制初显”“文字溯源”“原始贸易”“喇家一碗面”“夏王朝权力中心之一”等彰显河湟文化的元素,仿佛诉说着河湟文化的厚重和底蕴。河湟博物馆,将成为贯彻国家推进黄河文化保护战略的青海高地、传承和弘扬河湟文化的重要基地、世人了解河湟文化的会客厅。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乐都承载并孕育了厚重的河湟文明和蜚声国内外的彩陶文化。追寻远古时代河湟文化的滥觞,在柳湾彩陶博物馆的展厅里,一件件纹饰精美的彩陶让人目不暇接,蛙纹、水波纹、万字纹等一个个河湟彩陶传递着远古的文化密码。

2020年夏天,黄河岸边的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门营业。在专业化、现代化的展馆中,各种珍贵文物和4000年前的灾难遗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展示,置身其间,听着讲解员的讲述,人们被带到了远古时期的喇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水土与人之间还有个“中介”,这就是文化。2019年,河湟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海东各地借力发展河湟文化: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加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重点建设临津古渡、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喇家寨、喇家民俗村等项目;古驿平安拍摄的历史文化大型实景剧《丝路驿梦》以重要历史节点、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挖掘平安历史故事,讲述平安历史的发展变迁;乐都深挖象背云鼓、河湟艺术灯阵、社火等河湟文化特色,为群众献上了丰富的文化盛宴;互助土族自治县立足土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农耕文化和青稞酒文化等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得到传承和保护;化隆回族自治县组织三区文化人才深入全县17个乡镇走访调查,着重调研搜集各乡镇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全面开展文化摸底普查工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深入挖掘羊皮筏子、木筏子、撒拉族水手“乔瓦吉”,不断追寻先民的足迹……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保护河湟文化,让河湟文化重现光彩!近两年来,海东市以“母亲河、河湟魂”为主题,以“大文化、大规划、大产业”的思维谋划河湟文化发展,河湟文化博物馆、青海拉面博物馆、互助土族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河湟文化研究院和与河湟历史有关的名人堂,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河湟生态文化产品,全面展现河湟神韵。

牵手

让河湟文化走得更远

作为河湟谷地主体地域的青海海东,从不断延续黄河文化千年神韵的视角促发展,努力实现源头黄河文化与下游黄河文化的协同发展、自然生态承载力和文化发展生产力的协同发展。

2020年9月19日,首届河湟文化高峰论坛在海东举办。海东市与应请参会的部分黄河流域城市签署《黄河四大文化流域城市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发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海东宣言》,共同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大写意”中,努力实现以河湟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增强河湟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

“十三五”以来,省委赋予海东“青海功能优化的重要城市、兰西经济区的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的示范地区,东部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增长极”的功能定位。海东市围绕“建设青藏高原生态绿色、山水田园、宜业宜居、城乡统筹的现代化新城,实现海东在兰西城市群节点崛起”这一奋斗目标,历史性理清了河湟文化的定义、范畴及历史脉络,抢占了河湟文化的制高点。

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年均保持12%的增速,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735万人次,年均增长13.2%;完成旅游总收入261亿元,年均增长15.7%;比“十二五”分别增加3453万人次、173亿元,增长105%、197%。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累计实施各类项目337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年均投资27亿元。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园,瞿昙寺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基本建成,河湟文化博物馆主体完工,海东体育中心将投入运营。累计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53个,成功创建了全省第三家5A级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总数发展到261个。互助、民和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型活动接连出彩。组织举办环湖赛开幕式、“青海年·醉海东”、首届河湟文化论坛、首届河湟文化艺术节、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沿黄河马拉松赛,首次全方位、大容量参演央视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大型竞演节目。“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金色名片在全国日益响亮。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体制建设不断健全。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组建,在全省第三届全民健身大赛中获得了撤地设市以来最好成绩。组建成立了河湟文化研究院、河湟文化艺术中心、河湟文化研究会等,队伍建设进一步壮大。

我们欣喜地看到,海东在修炼“内功”的同时,不断加快文旅融合,积极响应“沿黄九省(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联盟”的总规划,将河湟地区喇家遗址、柳湾彩陶遗址、瞿昙寺景区、平安驿景区、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与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古丝绸之路(河南段)、洛阳白马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轨串联起来,合作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区,加快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类别融合、跨区域整合,河湟文化与“中华母亲河”一道,交相辉映、奔腾入海。

创新

让河湟文化更加璀璨

2018年9月25日,以平安区平安镇张家寨村为基础,建设发展而来的平安驿·河湟民众文化体验地正式对外开放。古戏楼、老作坊、藏族及土族特色民宅等18个具有时代特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群,齐聚在130多公顷的土地上。城市里早已消失匿迹的茶楼、戏台,以及搅团、破布衫、焪洋芋等特色小吃应有尽有,让游客在这里找到了河湟谷地老村的样子。

像平安驿一样,在乐都大地湾,由青海昆仑圣岳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的凤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镇已经初具规模。横跨湟水两岸,凤山新城文创中心与新建成的青海河湟文化博物馆、海东市文体中心等文化教育地标性建筑融为一体。企业负责人蒋惠丞说,海东承载并孕育了厚重的河湟文明和蜚声国内外的彩陶文化,要把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好、利用好,将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好、弘扬好,小镇重点构筑文化、教育、康养、体育、旅游五大产业,并打造好河湟文化一条街,为海东新城增添一张亮丽名片。

“十四五”期间,海东将充分发挥作为黄河四大文化之一的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凝聚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统筹发展体育事业,奋力推动河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预计“十四五”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5%,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共谋划17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37.33亿元,力争完成投资235亿元,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海东市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实践“一优两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产业,重点实施“六区”建设,夯实服务功能。

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区。以非遗文创和文博文创为切入点,打造一批体现河湟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总投资38.7亿元,实施海东市河湟大剧院、河湟文化博物馆、青绣经济总部、碾伯古镇、河湟文化产业园(文创中心)等16个项目。

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借助“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构建环海东河湟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圈,计划总投资350.67亿元,实施项目110项。

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计划总投资12.1亿元,实施项目13项,包括河湟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柳湾遗址保护及景区环境整治、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二期、乐都区瞿昙寺文物本体维修等项目。

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计划总投资19.69亿元,实施项目23项,包括河湟非遗展示,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县、化隆县“三馆”,海东市文化旅游智慧化建设,喇家遗址、瞿昙寺、柳湾遗址文物数字化保护等项目。

创建省级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馆)、射箭场(馆),推动传统优势体育项目的普及和职业化发展。计划总投资14.92亿元,实施项目9项,包括民和化隆县全民健身中心、互助县北山景区健身体验、循化县沿黄河全民健身步道等项目。

创建省级广电融媒体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和智慧广电融媒体中心建设,建立市县(区)两级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应急系统,提升广播电视数字化传播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实施项目6项,包括海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车,乐都、循化、化隆三县区融媒体中心等项目。

重塑

河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海东以河湟文化为核心,将重塑河湟文化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结合起来,发挥河湟文化资源优势,让河湟文化在乡村“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发展,先后安排财政专项、扶贫产业发展、东西部协作等资金1270万元,扶持企业28家,或直接扶持乡村文化企业,或通过投向重点企业,推动文旅产业复工复产,带动乡村非遗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取得了明显成效。

补齐发展短板,完善服务功能。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开展文化活动,引领文明风尚。去年11月,海东市作为河湟文化的唯一代表城市,参加了国家文旅部在洛阳举办的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首次向全国介绍了河湟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发展意义。同时,举办青海河湟特色农产品展交会、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河湟花儿艺术节、河湟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沿黄河马拉松赛等,提升海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为引领,相继组织开展了20场群众文化活动和大中型文艺演出,支持各县区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河湟文化海东大地放异彩

打造产业样板,发展河湟旅游。把乡村旅游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加以培育扶持,通过有序引导和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已成为海东经济发展新亮点。2019年,海东市荣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的称号;互助县纳顿乡村特色民宿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评定为青海省唯一一家五星级乡村民宿;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评为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市集中力量资源,率先打造了一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样板。把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景区打造紧密结合,实施旅游景区景点环境提升工程,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交通等设施及标识系统进一步完善,新改扩建旅游厕所171座。互助县卓扎滩生态旅游景区通过垃圾分类处理、村庄绿化、花卉种植、河道改造等手段改观村庄生态人居环境,将砂场变成景区。化隆本康沟花海景区以先绿化再开发的理念,完成荒山荒坡环境整治,构建了以花海经济作物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加大乡村旅游与农、林、牧产业的融合,打造周边游、自驾游、田园游、采摘游等旅游热点,持续促进全市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突出产业引领,助力脱贫攻坚。依托河湟文化资源,突出大产业引领、大项目带动,积极发挥文旅行业的扶贫作用。民俗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民和县总投资5.33亿元的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于去年“五一”开始试运营。平安区总投资10亿元的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集特色小吃、购物、曲艺表演、青绣加工为一体。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东和油嘴湾、南门峡磨尔沟、五十班彦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展示了河湟非遗资源,还在运营中挖掘市场潜力,优化升级产品。编制起草《海东市推动青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土族盘绣、撒拉族刺绣、藏绣、回绣、河湟刺绣等多种类青绣工艺及其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对青绣产业的三年发展进行目标定位,明确发展内容、步骤、重点项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吸纳周边贫困户,带动贫困户收益。截至目前,已完成乡村旅游扶贫项目44个,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村188个,贫困户4062户,贫困群众13339人,充分发挥了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做好媒体宣传,强化人才传承。组织开展河湟曲艺展演、花儿歌手大赛、花儿大家唱、原生态歌手大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非遗展览展演、“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广泛营造文化宣传氛围,参与了央视《魅力中国城》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演节目,首次将海东脱贫攻坚题材故事搬上央视大银屏;通过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阳光工程”“圆梦工程”,大力培训乡村文化志愿者,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乡土文化人才365名;全市累计选派800余人赴北京、广州、西安、无锡等参加乡村非遗项目保护发展各类培训54次,累计举办花儿、刺绣、安昭、盘绣等非遗项目培训350多次,培训人数达1.8万人次;建成乐都卯寨景区花儿传习所、民和纳顿传习所、互助彩虹部落土族婚礼传习队等35个,传习所(队)成为河湟民间艺术研究交流传承、教育培训、对外开放的窗口。

时光流转,湟水依旧。如今,海东正努力把河湟黄金腹地的无限魅力一笔笔描绘在每个角落,坚定地朝着打造“母亲河·河湟魂”的发展目标前行,让历史悠久的河湟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发展、闪光。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