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日月山—唐太宗恨不得将此夷为平地

作者: 时间:2023-02-25 11:42:29 浏览量:

日月山,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日月山,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高原。

日月山—唐太宗恨不得将此夷为平地

它,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

日月山—唐太宗恨不得将此夷为平地

提到日月山,就不得不说文成公主,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日月山—唐太宗恨不得将此夷为平地

在唐朝历史上,文成公主是很有名气并备受尊敬的一位公主。她远嫁到吐蕃为国泰民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样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才流传至今。但其实,历史中文成公主的真实命运太无奈了,她做的一切是为了民族大义,也是没有选择后的结果。

但是当时作为强大的唐朝,哪看得上和吐蕃和亲,便命令军队开拔想要占领,可是未能如愿,反而被吐蕃攻入至日月山中,唐太宗恨不得将此山夷为平地。为了国家稳定,遂同意了和亲,便在宗亲中找了一女子,封为文成公主,于是便有了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只说。

日月山—唐太宗恨不得将此夷为平地

公元638年的唐贞观15年正月,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护送着一位美丽的公主走过日月山口,日月山便从此闪亮在中国人伫望公主远去的心海,守望着无尽的苍凉和沉甸甸的传说。

唐代以前的日月山不叫日月山,叫做赤岭,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因远望高山“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这座海拔仅3200米的小山,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因其太小而不值一提。“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就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就像“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天涯海角,漫漫的远嫁之路,必然要有这么一处分手告别的苍凉之地。

日月山—唐太宗恨不得将此夷为平地

日月山是群山环绕中的一个隘口,让骑马行走的民族便利地穿越青藏高原,成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隘口,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交马赤岭”,是历史上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等第的要冲。中原和吐蕃封建王国的使者必须在此换乘对方的马方可踏入异域土地。穿越青海远嫁西藏,从古都长安出发的文成公主必然要沿着这条祖先拓展的古道,走向遥远的西部,让守望高原的日月山,迎来这铭心刻骨的历史感动。

坊间流传,文成公主启程前,唐太宗赠与其一面日月宝镜,嘱咐她想念故土长安,想念父皇父后时,打开宝镜即可慰思念之苦。泪雨婆娑的文成公主,深知自己肩负唐番友好大任,为了斩断恋乡、后悔的念头,于是在赤岭抛出宝镜。宝镜碎成两半,一半化作日山,一半化作月山,之后文成公主继续向西藏进行。之后人们便将此命名为日月山。

现在,日月山下的倒淌河镇无太多名贵美食,一般是为周边群众和货物司机提供,不过却是很实在很朴实的农家当地食物。作为比较注重卫生的游客可返回西宁品尝民族风味小吃:殷凉粉、余酿皮、康猪肉、李羊头、辛酸槽等,大多经济实惠,多以姓氏命名,体现了个体经营的特点。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