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隶辖于省会西宁市,属湟水上游,祁连山南延余脉。而湟水的发源地在今海北州海晏县包呼图山,此山原为海晏建置前的湟源县旧地,湟水之源的县域专名再结合政区调属,也基本能够对应上。早在西汉时,湟源境内即设立了“临羌县”,而后县境沿革几经变迭,清代道光九年(公元1744年)分西宁县地置“丹噶尔厅”,以利建置稳定,民国初(1913年)遂又改称湟源县至今。虽然建置较晚,但因这里所处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湟水谷地)两大地貌过渡带,也是农牧业相融交错的区域。同时为防戍藏蕃、德蒙等部族袭扰,清代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便修筑了“丹噶尔城”,再将原置于日月山的市集迁来此城。丹噶尔意喻为藏语“两水交汇的城堡”(岔口城),由此依托其“唐蕃古道”与“丝路南翼”的节点区位,云集商贾众号,物贸繁荣产业,且聚开“茶马互市”等功能,更获誉了“环海商都”、“小北京”等扬名褒称!
湟源丹噶尔古城的三维全景示意图。丹噶尔古城周长2554米,城墙高7.3米,设东西二门,东曰“迎春”,西曰“拱海”,皆筑瓮城与城楼。城廓北侧还建有护城壕沟。建城初衷,肩负戍卫职责,谓列“兵城”实要。
这座百年古城承载着厚重、浓郁的多元文化信息,并体现出地方民族特色与汉地农耕、蒙藏回牧业交汇融合的人文元素。城内民居具有中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风格,轴线明显,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两道三井院落组成,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及两层楼房,墙面厚实坚固。大门对面都建有影壁,镶嵌各种吉祥图案砖雕,彰显出古城百姓的安居和富有。
丹噶尔古城南侧的入口标识。
拱海门,为丹噶尔古城之西门。名称源于清代官员召集蒙藏部落出此门到青海湖祭祀“西海神”(青海湖古称'西海')时,会在西门外举行仪式,“拱”也为作揖,以表恭敬。
进入拱海门后,就是城隍庙。湟源城隍庙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其后曾多次维修。目前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此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三进两院布局,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城隍庙旁侧,就是湟源县博物馆。
位于丹噶尔古城中段的“厅署”旧址。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因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及蒙准噶尔往来交易之所,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奏请朝廷以高台县议裁主簿移驻,并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 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设立丹噶尔厅,属西宁府。现修复的丹噶尔厅署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大堂及六房,后院有议事堂等,每天定期进行升堂表演,艺术地再现了当时办公、生活的场景(近期因特殊缘故而暂停)。
丹噶尔厅署建筑内部的进深空间。
厅署格局背山面城,以彰显出行政地位的庄严气场。
丹噶尔厅署外的古城主街,呈东西向贯穿于中轴线,视觉通纵,连接着“城隍庙、文庙、厅署、镇海协营”等功能建筑群,为城内重要的商业街市,展现着古城最核心的脉络肌理。现在旅游观光兴起后,都是招揽游客的商品卖点,云集了古玩、服装、藏药、餐饮等多家店铺。
左侧为古城文庙(照壁)。文庙建于民国七年至九年间(1917-1920),占地4800平方米。文庙内的小学堂,为1918年由时任湟源县知事陈泽藩动员社会富商集资捐建。
丹噶尔古城内的“镇海协营”旧址。位于古城中街北,是青海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清代军事机构之一,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并见证了丹噶尔作为戍守边疆的“兵城”之责。据清代《丹噶尔厅志》记载,初设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驻参将一员,千、把总共三员。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为游击署,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 升格为镇海协营,驻副将一员,并增添中军都司一员,把总一员,步守兵250名。后兵员几经增添、裁减、移驻,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有马、步、守兵264名。民国3年(1914年)奉命裁撤绿营,改为宁海军巡防备营之一。镇海协营署历任副将14名,副总兵17名,参将7名,都司29名,千总4名,把总31名。
丹噶尔古城的东门—迎春门。旧时在立春日,县/厅官员会在此举行“打春”仪式,然后开展备耕活动。而湟源地处高原山地的寒冷气候,春风总是迟来吹佛,在城东置“迎春”之门,意喻丹噶尔人期盼温暖的东南风为这里带来万物复苏,以喜迎四方来客。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百年的商业贸易,使丹噶尔古城成为集“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河湟重镇。
特写“湟源迎春门”。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