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一座城市架起的“脱贫路”

作者: 时间:2023-04-02 13:35:12 浏览量: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曾经,一代建设者在这片饱含着深情的热土上奉献了青春与力量,发扬了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志。

如今,一座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桅杆,高悬以城带乡协调联动发展的新兴城市崛起在瀚海戈壁的“肩头”。

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始终坚持专项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政府扶持与群众自力更生相衔接,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并行。

在迈向青海省副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格尔木市结合实际,集聚自身的资源能量向域内的贫困乡村辐射释放,走出了一条条富有特色的脱贫道路,以决战决胜的勇毅,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一座城市架起的“脱贫路”

枸杞种植延伸出的产业链。

一座城市架起的“脱贫路”

扶贫车间内村民们工作。

一座城市架起的“脱贫路”

新华村村民在喂羊。

一座城市架起的“脱贫路”

市民在红柳村仁达合作社的鱼塘钓鱼。

以乡促城,从“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

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盐桥村常年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困境,全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打零工为主,收入一直不稳定,多年来都没有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如何利用产业扶贫发展经济从而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是盐桥村探索的一条“脱贫路”。

“盐湖集团是我们的联点帮扶单位,大家经常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商议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事,最后在驻村第一书记黄尚泉的提议下,决定成立一个吨包加工扶贫车间。”盐桥村党支部书记蔡邦成回想着曾经的点点滴滴。

格尔木市本地没有一家生产吨包袋的厂子,从建立到投用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作为村里的头等大事,大家不敢有一丝懈怠,没过多久,村里决定在老村委会成立吨包加工培训车间,经过宣传,报名人数达到100多人,由于老村委会的房子太小,只能安装16台缝纫机,2019年也只培训出45名工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村民们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但纳入的村民太少又成了新问题。蔡邦成说:“我们到处找地、筹钱,磨破鞋子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最后我们村‘两委’班子的人自己掏腰包凑了6万块钱在村里马路边租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屋,后来经过各级领导的协调帮助,我们和盐湖集团签订了合约,我们能生产多少个吨包袋,他们就收购多少个吨包袋。”

盐湖集团的帮扶也从“输血扶贫”变为“造血扶贫”,真正体现了巩固长期为农民扶贫的成果。2020年3月,海西州第一家扶贫车间正式投入使用,50多台缝纫机每天在村民的手下不停地运转工作,一个袋子7块钱,一天能加工500个袋子,一个月能向盐湖集团提供2万多个袋子,来这里工作的村民们按劳所得,大家对生活充满了干劲儿。

蔡邦成说:“今年我们又培训了56人,和市人社局、司法局、就业局、市残联等十家单位达成了帮扶协议,接下来,为了更好的巩固脱贫成果,准备把缝纫机入户到每家每户,达到足不出户就能挣钱,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政府+企业”的扶贫车间不仅让曾经落后的盐桥村经济实现了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也使脱贫攻坚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实现了地方产业与脱贫攻坚的双向发展。

以城带乡,以“精神脱贫”激发内生新动力

近年来,格尔木市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和“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扎实开展脱贫光荣户评选奖励工作,持续有效激发提高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员的感恩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帮扶户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实现了“思想脱贫”。

郭勒木德镇新华村为了实现脱贫户长期稳定增收,增强农牧民内生发展动力,新华村深入实施“扶志工程”,实现农牧民自主脱贫致富。

50多岁的张生福是新华村的光荣脱贫户,由于他儿子去世,家里的重担都压在了老两口的身上,为了维持生活所需,张生福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发展养殖业。

“想发展但是没有钱,后来政府帮了我的忙,2016年,我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4万元购买了5只羊和2头牛,并建了牛棚羊圈,就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这个家。”为了壮大养殖规模,张生福将每人6400元的产业到户资金用到牛羊的养殖上,还主动学习牛羊养殖的知识。

每天围着牛圈和羊圈起早贪黑的付出,让张生福一天比一天充满了干劲儿。如今,张生福家已经拥有了40只羊和5头牛,银行贷款也还完了。

“现在我和我媳妇儿还都是护林员,我们非常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帮扶和引导,让我们既能享受到优惠的政策,还能依靠我们的双手得到更多的回报,现在我们家一年的收入也有五万多元呢!”张生福掰着手指算了算钱,笑呵呵地说。

新华村党支部书记金跃顺说:“我们村把脱贫攻坚和文明乡风建设合在了一起,通过引导村民自觉树立良好的家风,奖励优秀脱贫户的方式,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让贫困户成为“扶志”路上的主力军。

城乡结合,现代化农业“架起”致富新路子

走进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仁达合作社新建的占地20000平方米的农业体验馆内,一片生机盎然,绿萝藤缠绕在门口的架子上,无土栽培的绿色蔬菜整齐地罗列在温室中央,透过透明的玻璃向外望去,远处是巍峨的昆仑山,近处是迷人的花海。

在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地带领下,仁达合作社现有耕地333.33公顷,高标准蔬菜大棚20座,养殖猪、鸡鸭鹅鱼20000头羽,食用玫瑰13.33公顷。合作社固定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年生产枸杞干果150吨,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年利润达200万元。同时,合作社每年可安排当地就业人员200人,已形成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农业管理、科研服务于一体产业链模式,成为格尔木市标准化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先行典范。

李国善说:“为了能够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我们开展了党员‘一包一’活动和‘一帮一’活动,一个党员联产包保一个责任区,为责任区内的社员及时提供种植生产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党支部组织合作社党员与郭镇辖区贫困户结对,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至少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打造生产服务于一体,功能齐全、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基地、我们充分利用人才、土地、交通、文化等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三产融合发展构想,把现代农业元素与都市人生活消费联系起来,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农村旅游重点村建设,走城乡结合的道路,把合作社以旅游发展的方式‘带到’城里去,未来10年,我们将逐步实现“三个百”目标,即全村农户百分之百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社员百分百在合作社就业,社员医疗、养老保险金百分之百由合作社缴纳。”李国善说。

这一路走来,这些“能量”都将成为这座城市在新征程上,焕发新气象、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的充足“底气”和无限“潜质”。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