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几位老者聊天,突然聊到一种慢慢失去的习俗——忌门。说到忌门,可能上年纪的一些人会了解,00后们估计已经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习俗或文化。
我把这种形式称之为文化,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个需要慢慢来讲,你也要耐心地听完,至于对不对,或者科学不科学,你最后定论。
所谓忌门,就是因家中发生疾病、坐月子、安新门等,谢绝有关人来访或入室。一般是在窗户中央,贴上一张约32开的小红纸,即是禁止入内的标记,来人即应望而却步。通常是产房,在一月之内,即“坐月子”期间,禁止外人入产房。再就是孩子患麻疹期间,即所谓“出福花儿”期间,禁止其他小孩和外人入病室。还有患某些重病时,也有忌门以防止干扰病人的。另外,在河湟地区,也有安新门贴上红纸的家庭。待到“出月”或病愈,当即揭去红纸,解除禁忌。这些做法都有防止传染,保护患者的意义,是有其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关于坐月子,我估计很多人都会了解,也遇到过。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村庄里经常看到有人家在门口贴上红纸,这时候母亲就会告诉我,千万不能到踏进这户人家的大门,要是借用什么东西,只能站在门口喊,让他们把东西拿出来。
在我的家乡互助县,我记得忌门最多的是小孩出生之后,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贴上一张红纸。这时候,大家都会明白,他们家在忌门,千万不能进。在印象里,我家也有过两次忌门的经历,分别是安新门和堂弟出生后,家里的大门上贴上红纸。
在我8岁那年,父母带着我和弟弟从奶奶家搬迁了出来,开始打庄廓,建新家,等房子盖好、大门修好后,父亲在大门上贴上了一张红纸。从贴上红纸的那一刻起,我们家每天很安静,我的玩伴也不进我家门了,只会在大门外喊我出去玩。
后来,我一个婶婶要生孩子,就在我们家上房里当产房。那时候,农村条件十分落后,妇女们生孩子只能在家,找一个有点经验的接生婆当医生。婶婶家在别的村庄,叔叔一直跟着婶婶在他们村庄生活。后来,婶婶生孩子时,叔叔想让孩子生在自己的村庄,正好我们家刚修建完新房,有两面房子,就带着婶婶来到了家里住了下来。
那时候我上小学,有一天放学回家,一进家门,母亲就拿起一张红纸贴在了门口,并且很严肃地告诉我不许到上房去。很多次,我站在院中,望着上房的窗户和门,一直在想,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母亲始终不让我进去。我每次放学回家,有时会碰到叔叔拿着吃的走进房门。有一次,叔叔提着一个黑色的坛子送来鸡汤和鸡肉,叔叔看到我后,让我拿一个小碗,给我倒了一小碗的鸡汤,我大口大口地喝,那真叫香啊!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什么是忌门,就是遇到妇女生孩子或有人重病时不能进对方的家门。在一些地方,除了贴红纸以外,还有在门口挂筛子或罗儿的习俗。也有在大门旁煨一堆火,外人不得进入庭院。
我们家族比较大,爷爷辈们弟兄七个,到我这辈人更多。那时候,小侄子们出生后,家里都会开始忌门。有一年冬季,12寸的黑白电视里演的是《雪山飞狐》,我们家族里只有大伯家有电视,但这时候偏偏我的一个小侄子出生了,他们家开始忌门,结果《雪山飞狐》的电视剧没看成,成为当时最大的遗憾。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没有手机,信息沟通十分困难,有时候家里刚生了小孩,亲戚朋友们也不知道,有时从大老远的地方来拜访,但看到大门上贴着红纸,那么再好的亲戚也会“打道回府”。这就是规矩,也是一种民间文化,大家都必须遵守。
现在,生孩子都是去医院,有时在医院里一住就是一个月,在家很少坐月子,出院就给孩子过满月。安新门,家家户户也不贴红纸了,更不用说有病重的人,忌门的习俗渐行渐远了,所以,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有人在家门口贴红纸了。
远去的习俗,即将消失的文化,我们该怎样去保护?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另外,你家那时候有没有忌门这一说法,用什么方式忌门,说出来一起探讨探讨。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