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岸边,有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贵德古城。绕城而过的黄河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犹如一条翡翠玉带缠绕在山川古城间,也因此有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
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发源后,汇集万千溪流,贯穿九曲之地,以锐不可当之势,从龙羊峡谷奔流而出,进入贵德。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贵德,四面环山,河谷众多。黄河水的润泽,让这片高原谷地成为一处水丰地肥,林木苍郁的“高原小江南”。
青海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是明王朝在黄河上游的军事重镇,属于青海地区河湟“三卫城”之一。历史上,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在贵德交错延伸,使得这里成为连通东南西北的大道通衢。
古城为正方形,建有南北城门。南为“文启门”北为“平安门”,布局精巧。建筑和文化摒弃了门户之见,儒释道相依并存,一体共生。城东的文庙供奉孔子,旁边是关岳庙供奉关羽、岳飞等忠臣良将,俗称“武庙”。北城门楼的万寿观,供奉道家的玉皇大帝、文昌星,城西大佛寺为佛家寺院。
这其中,玉皇阁是古城中最高的建筑。高9.9米的台地夯土而建,外用青砖镶砌,最北朝南的歇山顶楼阁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展示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
登上玉皇阁,古城全貌尽收眼底。高26米的玉皇阁是古城的中心,登阁远观,会让人有凌空出世,昂首天外的豪迈感。经过几百年的风霜,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俯瞰黄河两岸岁月变迁的同时,也无声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往事。
历史上,贵德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曾爆发过数不清的战事,先后被羌族、蒙古族、吐蕃王朝、中原王朝交替控制。明朝初年,征西将军邓愈奉命来到此处设立卫所。为加强防御,邓愈将军决定建一座城。高原上物质匮乏,建城难度极大。邓愈将军带领士兵挖山取土,夯土为墙,一点点修筑城池。
土挖好以后要泼上水,把土弄湿了,要控制湿的程度,湿了的土要能捏成团,然后打在地上“啪”打散了,这个就是合适的。土墙看起来结实,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坍塌。有匠人提出,在分段夯成的土城墙里,加入整根松木,可以起到衔接、加固的作用。
然而,青藏高原植被少,只有到深山中砍伐才有松木。这样一来,虽建起了城墙,但却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老者提出,每年山洪暴发时,黄河上游都有大量的松木随河水流下来。捞取河里的漂流木,既不用砍伐山林,又可获得修筑城墙的木材。
然而,河里的漂流木有限,要凑够建城所用的木材,耗资巨大。什么时候可以完工,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为了既建城,又不破坏山林,邓愈将军采纳了这个建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七年的时间,一座周长2278米,墙高11.7米的城终于建成。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