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作者: 时间:2023-05-19 12:22:45 浏览量: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隶属省会西宁市,居处河湟谷地与青藏高原的地貌过渡带,气候亦为高原大陆性特征,海拔较高(约2280-4622米),冬冷夏凉。大通古为羌人、土蕃、青唐唃厮啰等部族政权辖域,明代正式纳入中原朝廷范围。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设大通卫,置总兵官与左右游击,辖永安、白塔二营,属西宁府。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大通卫置县,治所遂迁驻白塔城(今县址)。1986年又设立了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国《大通县志》卷2:“盖县名大通,原自宋时筑城于浩亹河上,名曰大通城,后遂名其河为大通河。清雍正初筑城于此,始复因河而名其卫,继且因河而名其邑。”

大通明长城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由时任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即属西宁卫的防御边墙。后经过了晚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二年(公元1574年)、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等各时期以及之后清代的不断修葺与完善。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远眺大通明长城(边墙)旧址,烽燧凸立在山顶。

大通现存明长城遗址将其规划为了文化公园,但尚未系统打造完成,周边且布满了灌草类植被,无明显的道路游览痕迹,游人只能依据方位感以及部分植物标识,攀险登城。从县城西侧先沿着一条僻静的公路,跨越大通支线铁路桥后,再登山而上,可仰望这段明长城的残存雄姿。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徒手抛开灌木丛中的荆棘,登上一座烽燧丘顶,眺观这段明长城整体视觉:夯土墙垣“形似蛟龙,宛如游蛇,延亘数里”,为大通屏砌了一道古老的风景线!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今大通县城西的“娘娘山·沙尔岭—大垭豁—东沟山—大坡岭”之间的高原峰峦上,均盘绕着明城墙遗迹,范围涉及县域桥头、城关、长宁、黄家寨、良教、多林、青林等乡镇村社。还衔系了互助、湟中等相邻区县,绵延约50多公里。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大通明长城利用自然山体,依崖就险,因坡取势,集中了“墙、燧、楼、台”等立体空间格局,并结合夯土与砖石的营造技术,在青藏高原北端形成了一道抵御蒙、蕃等游牧部族侵袭的防戍屏障。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清代苏铣版《西宁志》对大通明长城的概括载称:“娘娘山沙尔岭起,札板山下止,边墙、水关、山崖,共四千四百三十三丈,内墙地阔一丈五尺……随墙壕一道,口阔一丈,地阔七尺,深一丈八尺”。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关于大通明城墙的另几组相关数据信息:夯土墙体10101米、石墙35米、山险墙1215米、壕堑2663米、山险29995米,另有烽燧13座、关城5座、敌台5座。摘自青海新闻网2020年11月29日的标题报道—《大通明长城入列首批国家级》。目前毗邻大通县城的这段长城遗址中,仅存两座烽燧。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据清代乾隆年间由杨应琚纂修的《西宁府新志·舆图》标载,青海明长城是围绕西宁卫城修建的,从北、西、南三面形成拱卫形状,分别经民和、乐都、互助、大通、湟中、化隆等地,如一个半环形保护着明西宁卫城。大通明长城是其北面的一段军事防御工事。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大通明城墙遗址1986年被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升格为省级,1996年荣列为国家级。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全国共有83处,大通段明长城位列其中,也是青海省内长城唯一入选段,其历史文保价值豁然提升。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大通明长城一段夯土残垣中的缺口,现已作为人行通道在使用。

地处大通明城墙西侧山脚下的“元树尔行政村”(属大通县桥头镇),已是一座大聚落。村庄附近的梯田为这里构筑起了一幅乡野美景画卷,站在夷平面的高台上远眺,附近虽为农耕区,但逐渐向游牧区在过渡。其主要农经作物有青稞、玉米、油菜、蔬果等。而山丘间的植被也绿意盎然,待迎秋天的收获时节。

登游青海大通明长城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