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作者: 时间:2023-05-30 11:26:40 浏览量:

常在洞措走,哪有不湿鞋

早上七点的洞措,初升的阳光正在努力冲破积蓄了整夜的云海,远山青巍,湖水微澜,一次又一次将细小的浪花送到湖边,送到胆敢凑近湖水的人们脚下,打湿了他们的鞋。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洞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洞措

与很多高原湖泊不同,洞措没有明显的沙石湖滩,湖水与草地仿佛很随意地交汇在一起,形成一条不怎么规则的边界。
由于湖水的反复冲刷和浸润,洞措边的草地十分湿润,草下的泥土踩上去就是一个湿滑的脚印,只有很小心,才能找到一些稍微结实的地方落脚,但还是很快就弄了一脚泥,眼瞅着湖水近在眼前,却没有办法更靠近一些了。
人生不如意者大多如此,看得见,够不着,能够忍住不凑上去把脚打湿的,却没有几个人。这不,我也没忍住,然后就只能回到车里脱鞋换袜子。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洞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洞措

离开洞措乡,离开改则,下一站,是当初在书上看到后立刻拍案惊奇的尼玛县。这里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一个县顶得上两个 台湾 省那么大,却只是区区三万人口。

在 西藏 特别是 阿里 ,路边看到藏野驴,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巍峨的山脉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稀薄的空气里,藏野驴们却能迅捷的奔跑,全然不似我们这些外来户,稍微动一动,就能把肺喘出来。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尼玛县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尼玛县

突然拍到一张很像微软默认桌面的照片,很多人估计都对那张照片印象深刻,毕竟每天都要被迫看它好几次。不同地是,那张照片是 美国 《国家地理》的摄影谁拍摄于 加利福尼亚州 的纳帕谷, 比尔 ·盖茨为了买这张照片花了200万美金,而我的这张照片拍摄于中国西藏阿里的尼玛县。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尼玛县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尼玛县

夏日有晴天,意料之外的当穹错

这一日的重点目的地“当惹雍错”属于 那曲 地区(现在已经叫 那曲 市了),算算这些年来了 西藏 六七次,再加上这次 阿里 大环线,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对 西藏 每个地区(市)的抡元。

西藏 自治区一共下辖6个地级市,1个地区,分别是 拉萨 市、 日喀则 市、 林芝 市、 昌都 市、 那曲 市、 山南 市,还有 阿里 地区,时至今日,距离真正走遍 西藏 还差得很远,我每年都还心心念念来到这片雪域高原。
在抵达苯教圣湖——当惹雍错之前,我们先在文布乡旁邂逅了一座叫作“当穹错”的高原湖泊,这是一座拥有神奇的碧绿湖水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475米。

从更高处的山路上俯视当穹错时,可以发现这座碧 湖南 北宽度偏窄,仅有东西向长度的不到一半,如同一柄用无暇美玉制成的远古玉璋,镶嵌在无垠的藏北大地上。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不知道文布乡有没有当穹错的观景台,总之我们只是在路边停车,跳下路基,随意欣赏,就已经再次刷新了我们对于 西藏 湖水惊艳颜色的认识。

这是一种令人迷醉的绿色,明明知道这是天然形成的颜色,是大自然的伟大造物,但是又不得不去幻想,是不是苯教里的神灵过于挚爱此地,才挥洒神通,给了当穹错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极致美丽。

在 西藏 旅游,即使是钢铁理科生,也要怀揣一颗文科生文艺的心,这里就是雪域高原,就是神明眷顾的地方,所以才有了苍凉的旷野、巍峨的群山、高耸的雪山,还有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这措那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继续行车,换个角度看当穹错,又可以在另一种颜色的清澈湖水中,拍出明媚的倒影。即使快要趴在昆虫乱舞的野蒺藜丛中,才能找准倒影的角度,但是在当穹错致命的诱惑中,我还是毅然决然地伏下了身去。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白云在蓝天中飞舞,风儿也突然停下了凛冽的势头,青巍的山脉静静横卧在当穹错湖畔,由于没有直射的阳光,湖水呈现出一种极其梦幻的迷离色泽。

但在这个角度的镜头里,湖边不知名的山峰才是真正的主角,蓝天之下,湖水之滨,对于热爱美景的旅行者来说,此时此刻,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天气晴朗时, 西藏 也可以看到很多这种类似 张掖 七彩丹霞的五彩山,而且颜色更加鲜艳,色彩更加丰富,如果说 张掖 的七彩丹霞是层次分明的五花肉,那么 西藏 的五彩山就是打翻了调色盘的印象派。
至于哪个更好看,那得亲眼来看看,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穹错

当惹雍错,象雄王朝的辉煌残迹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645年,以 冈仁波齐 为发源,以当惹雍错为中心的古象雄王国,雄霸从 阿里 到克什米尔、 那曲 的广袤高原地区,创造了极其发达的铁器文明。

象雄王朝信奉藏区本土的“雍仲本教”,也叫“苯教”,而当惹雍错湖边的达尔果雪山脚下,有一座叫作“玉本寺”的寺院,相传是苯教的第一座寺庙,而且象雄王朝的王宫就坐落在当惹雍错附近。

如今当惹雍错湖畔的文布乡,还保留了大量象雄古王朝的王宫遗址。

虽然从残存的象雄遗迹里已经难窥当年的盛景,但是国家却已经从战略层面出发,组织专家,开始收集、整理和翻译当年的《象雄大藏经》,相信随着工作的系统开展,我们对于那个古老王朝的认识会越来越丰富,正本清源,而不仅仅只能从《鬼吹灯》或是《藏地密码》这种小说里,才能道听途说一些关于象雄的信息。

当惹雍错作为象雄王朝的故地,苯教的圣地,被重重山脉环抱,易守难攻,而那边的达尔果雪山更是鼎鼎 大名 ,一脉七峰,都覆盖着皑皑白雪,仿佛七座向天矗立的降魔杵,给整个当惹雍错都增添了许多神圣的庄严感。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惹雍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惹雍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湖边是由细碎鹅卵石组成的黑色湖滩,如果说我就守在这片黑色的石滩上,看着潮去潮来的湖水,望着对面圣洁的达尔果雪山,静静地思考人生,那么就必定会显得很油腻。

但如果说我什么都没有想,就是守在这片黑色的石滩上,看着潮去潮来的湖水,望着对面圣洁的达尔果雪山,静静地发呆,那就比较符合我的人设,而且我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惹雍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惹雍错

在当惹雍错,终于发现了一只机智的藏野狐,这个小家伙就比藏野驴那些大个子要显得怕生多了,我们隔着几十米远,它似乎都感受到了相机拍摄时带来的灼热,遥遥盯着我们看了几眼,便迅速逃离了现场。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惹雍错

在 西藏 ,尤其是在 阿里 大环线上,经常可以在不经意的时候拍到这种辽阔又苍凉的大全景,写游记回忆那段行程时,我似乎又听见了耳畔呼呼作响的风声,还有眼前那摄人心魄的风景,我的心,又回到那里。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当惹雍错

在达则错,了结一段关于藏羚羊的夙愿

在前面近十日的行程里,藏羚羊前前后后也看了不少,但是却没有机会看过那种整群出现的。这一日来到 申扎县 ,却结结实实被成群结队出现的藏羚羊给震惊了,后来才知道在达则措这一带,是藏羚羊的保护繁殖区域,而且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恢复,已经从濒危动物转为了近危。
虽然数量不再稀少,濒危到近危,好像也让现存的藏羚羊不那么金贵了,但是这种转变,恰恰是一件值得喜大普奔的事情。

可以说,在恢复由于前几十年野蛮发展对自然界造成的创伤这方面,我们每个国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许只是亲手种一棵树,也是只是少开一天车,也许只是少制造一些垃圾,由衷希望我们可以和野生动物共享这个美好的世界,因为它们同样也是这个地球的主人。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达则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达则错

在距离达则错不远的草场上,又遇到了几头雄性的藏羚羊,仿佛带着面具的黑武士,高高耸立的黑色长角,雄健的体型,显示出他们在种群中高高在上的地位。

隔着车窗,对着这些大自然的精灵,静静欣赏了好长时间,然后便轻踩油门,默默离去了。这里是它们的高原、雪山、湖泊和草原,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还是趁早离去,把这片天地彻底交还它们。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达则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达则错

除了藏羚羊之外,达则错湖畔还有不计其数的羊,黑的白的黄的,还有几种颜色混搭的,看见有陌生人走过来,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扭头多走几步,换个位置继续吃草而已。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达则错

恰规错,温柔的前戏

在正式到达 西藏 面积第一大的湖泊——“色林错”之前,我们会在 那曲 的藏北大地上路过一连串规模不等的湖泊。从尼玛县到 班戈 县的一百多公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史诗级的高原湖泊线路,网络上流行的“一错再错”放在这里,绝对名副其实。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恰规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恰规错

与色林湖是咸水湖不同,恰规错是如假包换的 淡水 湖。尽管在 西藏 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中,咸水湖的数量占了大多数,可是在 西藏 三大圣湖中, 淡水 湖的数量还是占了上风,羊卓雍措和玛旁雍错都是 淡水 湖,唯有纳木错是咸水湖。

恰规错的湖水极蓝,即使湖水周围没有雪山拱卫,但由于湖岸线条曲折,湖面与湖滩交错混融,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就算不登高,也能把恰规错拍出十分高级的美感。

尽管跟后面在色林错要看到的碧空万里截然不同,但是在恰规错,云层笼罩阳光而蓝天却映照在湖水中,光线温柔,恰似一段温柔的前戏,令我们对后面的证据充满了期待。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恰规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恰规错

到色林错,来挑战真正的海天一色

来到色林错,当地藏民弄了个路障收费,其实也不过一人十块二十块的标准而已,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吐槽这里商业化,铜臭了,亲自来过之后,我着实不明白这是哪门子商业化,你坐着飞机开着越野车花了上万块钱来到人家这里看风景,人家问你收个十块钱就铜臭了?凭什么人家靠山靠湖就不能借此取得一点收入,就应该白白打开给你看,然后你还扔一地的垃圾,然后藏民就继续穷困下去?

更何况,看着收费的藏民带着两个扎着辫子小小女娃,用羞涩的笑容面对每一个跟她们打招呼的游客,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天使,二十块钱很多吗?

当然,作为不愿意学其他游客把车一口气开到人家山顶上去的游客,再一次辛苦手脚(有些陡峭的地方必须手脚并用)和心肺(在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爬山,想想都替心肺君感到担心),爬到原生态的山顶去看色林错的绝美风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带着几乎要蹦出嗓子眼的小心脏,气喘吁吁爬山到一半,就已经能够看到色林错部分美丽的曲线,这种视角在平地上无缘得见。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登顶后必然会看到玛尼堆和经幡,在藏区走的地方多了,这种关于信仰的小小常识,也成了我们旅行者心中的坐标,看到玛尼堆和经幡,基本也就到了视野最好的位置。

从照片上,难以准确感受当时登高看到色林 错那 种无法言说的碧绿色时的巨大震撼。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站在高处,从这个角度可以同时看到色林错和另一边儿的错愕湖,看到这一大一小两座高原湖泊离得如此之近,就可以体会到色林错和它众多的卫星湖之间的大致位置关系。

色林湖水偏绿色,错愕湖水偏蓝色,两座湖泊又被黄褐色的丘陵山体分隔在两端,近在咫尺,却又无法握手,此情此景突然让我想起了鹊桥两端的牛郎和织女。

但据说在近几十年间,色林湖的面积在不断扩大,湖面不断抬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色林湖就会跨过中间的丘陵地带,不由分说将错愕湖拥进自己的怀抱里,彻底把卫星湖跟自己融为一体,永不分离。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在往更高的山顶斜插的途中,可以看见山体上密布的数以千计的小洞,洞口倾斜往下,洞底不可见,这是鼠兔的巢穴。

这种小动物还是极其害怕人类,估计是在食物链底部待久了,只要是个活物都能把它们吓得飞速逃离。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色林错周围的可视范围内,没有什么高耸巍峨的雪山来衬托这座高原湖泊,但色林错就是凭借着本身无与伦比的巨大,以及无与伦比的清澈碧绿,硬生生给到此一游的旅行者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就是硬实力,不服不行。

在 中国 广袤的国土和海疆内,有不计其数像色林错这样无须任何雕塑和粉饰,仅仅靠着自身实力和颜值就可以包打天下的美丽风景。每每身边有些朋友跟我安利境外风景这好那好时,我都会说,我也喜欢去境外旅行,想要走遍全世界,但在此之前,请先在自己的国家走一走,看一看,因为大自然最好的风景其实就在 中国 。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本地藏民有时会在亲属或前辈的祭日,请附近寺庙的喇嘛,到色林湖畔做一场简单的法事,祭祀也好,凭吊也罢,让纷舞的彩纸在湖上飞扬,白色的哈达在风里飘动,诵经的声音由远及近,虽听不懂半句,却仍然觉得肃穆又庄严。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有时候我会觉得在大自然面前,自己感觉特别渺小,这些天地之间的风景让人上头,特别上头,每次都有那种从脚底到头皮一次性过电的悸动感觉。

来吧,在色林错,一起悸动。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

色林错所在的 申扎县 是藏羚羊的栖息、繁育保护地,今天从达则错到色林错这一线,倒是真正过了一把看藏羚羊的瘾,时时刻刻都有藏羚羊从车窗外闪过。

看来在网上查到的数据,说是 中国 境内的藏羚羊数量已经恢复到30万,应该是没错的,毕竟也就这一天的工夫,我们在路边看到的藏羚羊,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班戈县城外,再次遇到双庆大联欢

进入 班戈 县境内,预示着这趟 阿里 大环线也快接近尾声了,明天就是此行最后一个目的地,也是压轴的高潮——纳木错北岸的“圣象天门”。

由于连续十几天的高海拔生活导致的头痛、胸闷等不适反应,让我内心希望能够快点回到 成都 去吃火锅,但是这雪域高原壮阔而磅礴的风景,却又让我依依不舍,不想一走了之,心情十分矛盾。

对于这一路看惯了各种湖各种错的美丽景色,已经养刁了胃口的本人来说, 班戈 错确实只能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原湖泊,走近湖边看几眼,行注目礼,算是一种正式进入 班戈 县的仪式感。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班戈

这一年是建党100周年和 西藏 自治区 和平 解放70周年,双庆大联欢在 西藏 各地火热的展开,而 班戈 县也不例外。我们来到县城外围时,正巧撞上了藏民们为了即将到来的演出在进行热烈的彩排。

台上的大喇叭不停地指挥演出队伍注意队形和变换动作,藏民演员们也十分配合,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演练,而不上场的演员们,则围坐在一旁,聊天嬉闹,气氛祥和。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班戈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班戈

雨势渐渐大了起来,我看着藏民们挥舞着五星红旗离开演出场地,竟然有些热血充上了脑门,心中感慨万分,汉藏满蒙回亲如一家,说起来容易, 中国 已经努力了一百多年。孙文先生如果天上有知,也会为了如今的民族和谐、国家强盛而欣慰吧?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班戈

圣象天门,此行最华丽的终章

离开班戈,出了县城没多远就会路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湖,有人说这里是巴木错,我看着也不像,但看地图也没有其他选择,姑且就当它是巴木错吧。

况且,这个距离县城不远的小小高原湖泊,风景是极好的,蓝天、青山和白云倒映在湖水中,旭日躲在云后,慢慢漏出金灿灿的光芒,牛群在悠闲地吃草。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巴木错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巴木错

从北面而来,到达纳木错后,第一站遇见的是“三生石”。这是三根从远处看整齐排成先后顺序的 石柱 ,就连每根 石柱 之间的距离都相差无几,颇为神奇。
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生指的是“前生、今生、来生”,也就是一个人的三辈子。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作为 阿里 大北线上唯一一个要买票的景点,建议各位亲朋好友尽量在各个购票网站上买票,我们就是一时大意,在 班戈 一个小旅行社买了纳木错的门票,结果到了门口说是过期的(说实话我们也没看出哪里过期了),被拦住不给进,我们说现场补票,又答复说进场名额已满,买不到今天的票了。

大老远几千公里赶来圣象天门,遇到这种糟心事.

后来遇着一位领导模样的人来景区检查工作,我赶紧上去拉住他吐槽,其实我们的遭遇他是丝毫不关心的,但被我大白天拦住对景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他光天化日又不能赶我,最后只得打了两个电话核实情况(也不知是真打假打),就把我们放进去了,总算把我给打发了。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遇上糟心事,千万不要气馁和放弃,反正最坏结果也就是进不去了,为什么不去再争取一下呢?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虽然在网上看过无数遍圣象天门的月亮湾,闭上眼睛都能在脑海中勾画出这几个湖湾的造型,但是真正在山巅之上,在碧空之下,在峭壁之侧,俯视这人间至美的风景,还是被彻彻底底地震撼了。
这是一种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明白的震撼,大自然的造物神奇在纳木措的月亮湾,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在纳木错的北岸,还可以清晰看到湖南岸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纳木措的湖水大多来自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山 融水 ,但由于湖水不能外流,高原 日照 强烈,水分蒸发较大,导致湖水又苦又涩,不能饮用。纳木措是我国仅次于 青海湖 的第二大咸水湖。

很多朋友在地理知识上有一个误区,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而不是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虽然名字看起来很像,只差两个字,但在地理意义上却是两座完全截然不同的山脉。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站在山顶高处的悬崖边,可以看到两片拥有完美圆弧的月亮湾的交汇点上,有一尊巨大的天然石块,整体呈圆拱形,圆拱中心一个空洞,就像一头从战场上征伐回来的战象,正准备将鼻子插入碧蓝的湖水中痛饮一番。

同时,石块的造型又像一座矗立在湖边的巨大石门,引导人们从人间通向美好的天堂。

所以,这里就是纳木错乃至整个 拉萨 周边目前最火热的自然景观——圣象天门。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从山顶下到湖边,山上凛冽的风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而能够把人的皮肤刺得生疼的高原 日光 ,一举接管了天地之间,纳木措方圆好大一片区域都沐浴在炙热酷帅的阳光中。

从这个位置平视圣象天门,发现即使换了角度,圣象天门仍然酷似大象和天门,这才是真的形神兼备,不像有些地方的景观,从这个角度看像天女散花、天王扛鼎,换个角度就啥也不是了。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圣象天门就在眼前了,一股从沧桑的远古气息扑面而来,通过天门窥见的那一小片蓝天,似乎都与其他天空有所不同,显得更加深邃或辽远。

我知道这十有八九是心理作用或是视觉误差,但我还是希望所有大自然的风景里,一山一石一花一木,都有自己的灵魂,都会与众不同,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真正的精彩缤纷。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离开纳木措北岸,驾车来到南岸,在圣象天门大火超火的今时今日,南岸几乎没有游客,我只看到两匹马,默默陪着一位正在草地上酣睡的藏民,还有微澜拂岸、无休无止的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纳木措

那根拉山口和念青唐古拉,归途上的风景

回程途中,在 当雄 县翻越了那根拉山口,这里有无数从南边来去纳木措的游客,正簇拥在5190米的大石碑附近拍照留念,而对于我们从 阿里 返回的人来说,真的就有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了,不是那根拉山口不美,只是我们见过了太多更美的风景,只能说一声抱歉,就此别过了。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那根拉山口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那根拉山口

仍然是在 当雄 县的一个休息站,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与我们似乎只隔着一堵围墙,仿佛触手可及。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念青唐古拉山

不想说再见,原来你是这样的拉萨河谷

又在 拉萨 晃悠了一日,八廓街饶了几圈,玛吉阿米喝杯甜茶,然后便登上了返回天府之国的飞机。

在飞机上,可以清楚看到 拉萨 河谷的地理构造,以及拥有整个藏区难能可贵的灌溉条件,大概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里能够成为整个前藏的心腹地区。

别了, 阿里 。

别了, 西藏 。

别了,那些圣洁的雪山和湖泊。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贡嘎国际机场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贡嘎国际机场

不想说再见丨西藏(四)

恰规错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