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12月18日电(王柯岚)在青海湖畔贡公麻村的一座榨油坊院里,菜籽油浓浓的香气早已飘到了屋外。伴着冬日暖阳,这香味让人周身熨帖、沁人心脾。
“我们的油菜籽就长在青海湖边上,榨出来的绝对是绿色无污染的放心油。”57岁的藏族阿爸华太合正在和儿子一起榨油,他说:“自从村里建了榨油坊办起集体经济后,我和儿子都从牧民变成了职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老阿爸华太合的好日子,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实践。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整合近6亿元资金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今年11月,全州214个行政村累计实现收入近4300万元。政府搭台、市场拉动、政策扶持、村民“唱戏”的村集体经济正在青藏高原落地生根。
“不放牧,要吃啥?”
可别小看这个村子,虽然村里人不多,但是仅去年就靠村集体经济挣了72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也是海北州唯一一个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0万元的牧业村。说起如今的日子,村党支部书记热什则加表示,他想都不敢想。
过去,这里的牧民世世代代都过着走圈放牧的生活,满山的牛羊是大伙营生的唯一来源。为了保护生态,青海省全面启动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等机制,牧民们自觉自愿地以减畜换绿色。
牛羊减了,生态好了。可这老百姓“吃好饭、奔小康”的目标从哪里实现呢?这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下,我们先后走出家门到山东、沿海等地学习,看看人家的乡村都是怎么搞发展做经济的。这走出去看看,还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呢。”村党支部书记热什则加说。
“取了经”的贡公麻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向外地学习,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想搞村集体经济,就得有个合适的项目。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村两委把目光锁定——种油菜。
种油菜,是环青海湖地区素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一。几乎家家都有油菜地,户户都种油菜花。可当时,谁也没想过这娇娇艳艳的油菜花,居然能让全村人换了个活法。
贡公麻村村两委向全村提出以种油菜来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想法后,最先响应的就是村上的党员村民。从2005年起,村两委就带领党员和村农业队在3000亩土地上全部种上了油菜。同年,村里的第一座小规模榨油厂诞生了。当年,村里油菜籽收入就达到356万元,榨油厂纯利润达到40多万元。绿色无污染的菜籽油,不仅走上县城老百姓的桌餐,更是一路销到了省城。
有了第一桶金,贡公麻村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村两委有了新的想法,要走出一条依托资源、发挥优势,不断壮大规范村集体经济实体的新路子,让集体经济和村民利益同频共振。
“要发展,怎么干?”
有了思路,贡公麻村“撸起袖子加油干”。
从2014年开始,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利用历年积累下来的集体资金和耕地、草场等资源优势,在县城、镇驻地发展集贸市场、榨油坊、宾馆等产业,在村内发展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
说干就干!2006年,该村成立了宗格农机具专业互助社,2008年该互助社的分社成立。2014年,村民们在刚察县城北大街打造了环湖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面最广的综合集贸市场。2016年在镇上修建了2条占地9700平方米商贸步行街。同年,贡公麻村在315国道边又建设了宾馆和24间商铺。
“现在我们的牧民都成了职工,有的还当上了老板;赶羊的牧鞭变成了现代化的农机具;国道边的土地也变成了经济价值更高的商业用地;我们的油菜地突破了2万亩。短短十几年,我们的一二三产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贡公麻村宗日盖农机具专业互助社副理事长角巴太笑得合不拢嘴。
截至目前,贡公麻村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年纯收入1000多万元;150多位村民不仅在村办企业里拿工资,每年还能拿到一笔丰厚的分红。
“老支书曾说过,当干部就是要为村里干实事、好事,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富起来。多年的实践证明,当年村里的决定是正确的。现在生态更好了,村民的腰包也更鼓了,我们离小康越来越近了。”村党支部书记热什则加说。
如今,以党支部为主心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贡公麻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村里还让25名德高望重、有责任心的“德瓦尕宝”(“德瓦尕宝”藏语意为村里有威望的老人)组成村务监督组,进一步加强村级事务,特别是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为了建设美好生活,村里上上下下,老老小小都握指成拳,拧成一股绳。
把握住市场的脉搏,才能跟随时代发展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热什则加有了一个更“潮”的想法。他说:“明年,我计划投资3500万元,把产业拓展到省城西宁去。”热什则加信心满满。
贡公麻村又准备大干一场呢!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