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距西宁845公里,距拉萨1200多公里,海拔2800多米,其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1234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一座城市的诞生,可以有千万个理由。它或许缘起于一个小小的聚落,它或许肇始于祖先一次无意的回眸,可是当这座城市与一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时,便注定会是一幕传奇。沿着格尔木一路走来的足迹回溯,在这座城市诞生的地方,你的目光定会与一个背影相遇,他就是 “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奠基人”慕生忠将军。
在将星闪耀的共和国开国将领中,慕生忠将军不仅有着辉煌的战绩,他的名字还和举世瞩目的青藏公路紧紧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慕生忠曾两次进藏。第一次是1951年8月,西藏和平解放,国家征用4000多峰骆驼,组成大型驼队运送货物。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要留下12具骆驼的遗骸。第二次是1953年春,西藏遇到了空前的粮食饥荒,几万进藏解放军面临断粮的危险。慕生忠受命担任西藏运粮纵队政委,率领驼工2500余人及2.8万多峰骆驼,执行紧急运粮任务。当时,每运送100万公斤的粮食,就要付出30多人牺牲的代价,4000多峰骆驼也相继倒下,而当时全国的骆驼仅有20万峰。面对这悲壮、惨烈的场面,慕生忠百感交集:一定要修一条通向拉萨的公路!
“郭里峁?”这是慕生忠在1953年一直都念叨着的地名。慕生忠听运粮队员说,从都兰县香日德向西约600多里,有个名叫“郭里峁”或“格里峁”的平川,旁边还有一条南北向小河。沿那河往南,就能沿雪山边缘,越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经那曲去拉萨,极少沼泽,河床平浅。这条被岁月尘封的古道,曾是七世吐蕃王北上安西的和亲之路,从哪里向南进藏应该好走。后来,慕生忠找来一张马步芳时期留下的地图,终于找出了“噶尔穆”三个字和一个小黑点。“噶尔穆”会不会就是“郭里峁”?他叫人去问周围的牧民,回来的人兴奋地冲着他喊,“噶尔穆”是蒙古语名字,意思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而且,马步芳时期的地图上还标示出从香日德通往“噶尔穆”的一条公路。
也许在柴达木盆地几千年的人类活动史中,“噶尔穆”曾经水量丰沛、牧草肥美,游牧民族便逐水草而来到了这里,于是在蒙古族牧民的口耳相传之下,“噶尔穆”这个名称模模糊糊地标注在了地图上。据《中国国情丛书》格尔木卷记载:“在西藏运输总队进驻到格尔木河西岸之前的1952年,居住在格尔木周围的人口只有825人,全部是少数民族牧民,而且居住分散。”格尔木作为一座城市出现在我国的版图上,正是因为青藏公路。慕生忠带领人马来到格尔木河畔遍布沼泽的荒滩上,向南望去,昆仑山巅白雪皑皑,向北看去,沙丘一座连一座。当时的“噶尔穆”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无人说得清它的具体地理位置。将军带领的人马只有6顶帐篷。随行的官兵问,“噶尔穆”到底在哪里?慕将军将手中的铁锨奋力地往地下一插,说,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噶尔穆”!从那一刻开始,格尔木才真正地诞生了。
1953年10月,西藏运输总队噶尔穆站正式成立。慕生忠派人赶着一辆胶轮马车,从“噶尔穆”出发,翻越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向藏北重镇黑河(那曲)探路。这年年底,经过50多天的奋战,探路人员从900公里外的黑河发来电报,胜利完成探路计划。慕生忠兴奋异常:胶轮马车能通过,说明在世界屋脊上是可以修筑公路的。在得到中央同意后,1954年5月11日,在财力匮乏、技术短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慕生忠带领数千军民,靠铁锹、钢钎等极为简陋的工具,切断25座横亘的山脉,仅用7个月零4天的时间,就在“人类生命的禁区”的青藏高原上打通了“噶尔穆”至拉萨1200多公里的“交通生命线”,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路透社于1954年12月28日发出一条部分失实的消息,称:“共产党动用十万工程部队,花了几年时间,秘密修通了从青海到拉萨的近1200公里的战略公路。”
1955年,青藏公路管理局在“噶尔穆”成立。慕生忠被任命为青藏公路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青海省委常委、柴达木工委常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青藏公路运输指挥部总指挥。1956年10月,慕生忠带领大家打土坯、烧青砖,在“噶尔穆”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房,作为青藏公路管理局的办公用房。小楼上下各有三四间,楼梯建在外面,青砖白灰墙,十分简陋,但它却是“噶尔穆”当时最早的一座楼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将军楼”。据说当年站在将军楼的楼顶,“噶尔穆”全城便一览无余。华夏版图上,从此出现了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格尔木的辖区面积超过整个江苏省,堪称世界之最。1960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噶尔穆”简化为格尔木,同年设格尔木市,后又曾改设格尔木县,2000年9月升为副地级市。
从广义上说,每一个西藏人,到过西藏的国内外人士以及走过青藏公路的人,都受惠于慕生忠将军和他的筑路大军。在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前的52年间,西藏85%以上的军用和民用物资都是通过青藏公路运往西藏的。然而这条路的数以千万计的过客能想得到这条路和这个人的,恐怕不多;能想得起此路与此人是如此密不可分的人,更是少得可怜。为了这条青藏动脉的建成,762名烈士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这条线上的每一块里程碑,都代表着一个年轻的生命。世界是联系的,格尔木、青藏公路和慕生忠将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20世纪后半叶最为伟大的联系和关联之一,这种关联将会一直持续、一直持续……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