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民间流行的一种山歌,主要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花儿是一种以唱为主,兼有说和唱两种形式的音乐。花儿曲调清新优美,旋律抒情流畅,以西北方言为演唱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清新流畅,歌词纯朴自然,感情真挚热烈,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8年6月7日,“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的唱词、唱腔一般在叙事抒情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节奏自由、意境清新。“花儿”的演唱具有“接地气”的特点,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活动。
花儿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西北地区多是“靠天吃饭”,人们为了生活,常常会唱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花儿的演唱内容是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历史渊源
花儿的产生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有了民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歌。据《诗经》记载,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击鼓而歌”的说法。《礼记·郊特牲》记载:“击鼓其党,唱曰:‘暮春之交,扬于渭水之阳。’”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花儿”的记载。
秦汉以后,“花儿”逐渐与民歌相结合,流传到西北地区。南北朝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中已有了“花儿”的歌唱。唐、宋时期,“花儿”更广泛地流传到了我国西北地区以及内蒙古、新疆等地。元代时,“花儿”传入西藏后又逐渐流传到内地。
二、基本形式
“花儿”的基本形式为四句式,有固定的押韵,两句、六句不等。这类形式的“花儿”,也可分两种:一种是叙事体“花儿”,即在叙事过程中穿插描写的“花儿”;另一种是自由体“花儿”,即在叙事过程中即兴演唱的“花儿”。
青海、甘肃、宁夏等地的“花儿”多为叙事体,其他地区则多为自由体。在具体表演时,两种形式常常配合运用。如青海河湟地区“花儿”中,叙事性的演唱时采用叙事体,而自由体歌唱则和说唱形式结合起来。与其他民歌相比,花儿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多样,演唱技巧比较灵活,更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三、文化背景
“花儿”是西北地区群众生活中的一种歌曲,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都有流传,“花儿”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汉代从西域传入的“胡歌”,也有人认为是源于唐代的“胡旋舞”。
花儿产生于河湟地区的文化背景是农耕文化,在农耕社会里人们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家庭生活离不开音乐、舞蹈、歌谣等。“花儿”就是在劳动生产中即兴创作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
“花儿”是民歌的一种,它来源于民歌,但又区别于民歌,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有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四、艺术特色
花儿具有民族性、流行性、艺术性等特点,反映了西北人民的生活,抒发了西北人民的感情。花儿在艺术构思上大量地运用“比、兴”,但又打破了“比、兴”使用常态,将“比、兴”的运用达到无所不能的境地。通过充满生活智慧的联想和巧妙的艺术处理,把抽象的变成具象的、朦胧的变成清晰的、无形的化为有形的、僵硬的变为鲜活的.让平实的语言妙趣横生、真切感人,让世间百态跃然眼前、栩栩如生。
如果仅从文学角度看,花儿的“比、兴”确实不够优美,但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却是一般的“比、兴”很难达到的。花儿的创作构思是就所见所想通过“比、兴”手法即兴编创,因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切感。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五、传承与发展
花儿既有西北民歌的共同特征,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自然地理条件下的多民族杂居共融、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心融合是构成花儿文化体系的最主要元素,花儿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才得以广泛传唱,在传唱中不断汇集民众智慧,并最终演绎出一种表现民众内心世界的共同精神。
花儿艺术独特的民众智慧和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蕴,在带给人们生活体验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文化艺术离不开群体性的土壤,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和传承与群体性行为始终连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在反复证实的问题。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