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土族“绣娘”参加刺绣大赛。 李隽 摄
图为土族“绣娘”参加刺绣大赛。 李隽 摄
中新社西宁11月2日电 题:中国土族绣娘们绣出致富“非遗花”
作者 孙睿 薛攀 韩世峰
“一针两线,上拉下盘。”头戴彩色方巾的土族绣娘张卓玛什姐指尖游弋如鱼,不一会,绣布上一朵鲜艳的“太阳花”慢慢绽放开来,图案鲜艳夺目。
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盘绣流传其中,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土族盘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土族绣娘李发秀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传承人。
家住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的李立木卡今年65岁。三年前,李立木卡一家和村民们居住在被当地人称为“脑山”的班彦村。这里海拔高、经济发展滞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严重缺水、交通闭塞,贫困如大山一样横亘在眼前。
2016年10月,李立木卡一家刚搬到班彦易地扶贫搬迁新村的时候,就在想:“种的地没了,靠什么生活?”“吃水方便吗?孩子上学远不远?”……
“为让村民们搬得出、住得稳,我们与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在当地建立了盘绣园,将村里会盘绣技艺的土族阿姑们聚集起来进行盘绣制作,运作产业承接订单,使村民们找到了赚钱致富的新路子。”班彦新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说,同时,当地税务部门还将税收优惠政策第一时间送达到盘绣园,使大家了解到了相关税收政策。
日前,记者在盘绣园里看到,绣娘们三人一班,五人一组,正根据订单赶制着盘绣,一幅幅样式各异、色彩丰富、图案精美的盘绣工艺品琳琅满目。
“我从事盘绣三年了,一年下来可以赚1万多元(人民币,下同),加上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还能赚些钱,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绣娘李立木卡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
“盘绣园从建立到不断发展壮大,已带动了全村145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加之税务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盘绣园享受优惠,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仲关因保说,据统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减免税款12万元,他们用这些钱又为盘绣园购进了一批缝纫机,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在班彦新村,一排排富有土族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砖墙彩饰,院门上的“七色彩虹”和太阳花图案尤为醒目。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和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兴起和热络,中国传统民族手工艺特色产品“土族盘绣”在市场上不断走俏。
“心肝花腔子里放实了,栽哈个摇钱的树了……”正如中国西北民歌《花儿》唱的一样,说起如今的美好生活,李立木卡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步行10分钟就到卫生院,小学在旁边,幼儿园有校车,还可以在家门口挣钱,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以前根本不敢想。”(完)
阅读:
我省柳湾彩陶博物馆省内巡展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柳湾彩陶博物馆将省内巡展的107件文物运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于7月
5小时去青海!成都至西宁高铁计划年内开工
西宁至成都铁路 离开工又进一步! 来自四川省发改委的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 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成都到西宁,单边5小时 新建的西宁至成都铁路位于青海、
河湟“陶甑”: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冶廷林蒸笼(坨笼)是青海人家必不可少的厨具之一,民和人对蒸笼情有独钟,爱不离厨。用蒸笼制作的美食有
展示“一带一路”上玉树的文化魅力
5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以“三江之源 圣洁玉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