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喜欢绣花,衣服上有花花看起来多安逸嘛,只是以前没想过能挣钱。”坐在冬日的阳光里,罗金莲正低头飞针走线。这位53岁的藏族绣娘绣了多年“花花”,直到3年前加入合作社,她才发现了藏绣更大的价值。
罗金莲的家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二郎村,属大渡河流域。这里高山林立,峡谷幽深,世代居住在此的藏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独特的贵琼藏绣,古朴自然,颜色艳丽,被誉为“指尖藏花”。
近年来,为传承民族手工艺,带动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当地纷纷成立“指尖藏花”民间藏绣专业合作社,激活民族手工艺“一池春水”。
临近鼠年春节,深山中的二郎村笼罩在暖阳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还未回来,村里以老人和妇女居多。合作社前的院坝里,不少绣娘正在绣花。绣上个把小时,颈椎酸疼,她们起身跳起古朴的锅庄舞。
与眼前的活力相比,深山里的生活曾显得单调。“以前我们就是在家干干农活,带带孩子,也绣花,但不多,自己用。”罗金莲说。
如今,得益于合作社规模化的培训、绣品销路的打开,绣娘们得到了更多收入,也有了更高积极性。
罗金莲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通过绣花能赚1000多元人民币,一有时间就绣。“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一定更努力,现在眼睛和颈椎都不好,但我不想放弃,继续努力,继续坚持。”
“合作社吸引了100多名妇女参加,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康定。”合作社社长杨金花说,传统的贵琼藏绣大多绣在围腰、头遮和腰带上,如今她进行了改良,也绣在传统服装、抱枕上,产品很受欢迎,不愁销路。
在距离二郎村几十公里的泸定县烹坝镇,合作社也已成立几年。因有贵琼藏绣州级非遗传承人余继莲“坐镇”设计,这里的藏绣产品更加丰富,有旗袍、手袋,合作社还打开了对外合作的道路。
余继莲告诉记者,合作社2019年与浙江的一家公司合作成立了新公司,对方提供产品需求和订单,合作社设计生产,预计2020年这一模式将带来更多收入。同时,绣品已开始通过电商销售,未来将走向全国各地。
“我最大的心愿是让我们这儿的妇女都学会绣花,人越多越好,不然哪个给你传承?”余继莲说,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如今已是一把好手,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加入,给民族手工艺带来更多创新想法。
阅读:
热贡,有一片会说话的林子
不知道从哪天起,我养成了怀旧的习惯。家里的人说:“你老了吧?”我想可能是吧!清明节前,我工作的海北藏
古法藏香的年轻传习人
8月10日,壤塘县时轮藏香传习所的学员手工制作藏香。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壤塘县完整地保留着时轮藏
羊绒昔日辉煌能否重现?
自从上世纪羊绒涨到超过一百多万一吨以后,就再也没出现过这样的高峰,原因是那时羊绒是唯一的世界奢侈品,现在不可能再出现那样的辉煌了,但是多次的羊绒涨价确实让许多人暴富。自此羊绒进入萧条——复苏——高涨—
一个在高原深处绽放的热梦,一个把艺术传遍全国的奇迹
热梦,在藏语中是理想、追求的意思。这个热梦,始于八年前的2012年2月,两个来自内地的老师带着大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