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江源核心区域,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为了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有不少地区的牧民群众搬离了江源区,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草场、牛羊。
远离了传统畜牧养殖的生存方式,如何让42个村的1000多户、3000多人过上好生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兴海县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而在这条谋发展的道路上,一位名叫叶西措的女大学生成了领头羊。
叶西措个子很高,皮肤黝黑,是个典型的藏族同胞。虽然说话声音温柔,但是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她的语气里透露着坚定。她和她的家人就是从三江源核心区温泉乡盖什干村搬迁过来的,作为第二代“移民”,他们已经搬出来11年了。她说她很幸运,从草原搬迁下来,她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眼界也开阔了,而且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叶西措目前经营这一家名为青海三域丝路藏文化有限公司的企业,主营业务是“藏绣”。这家店位于兴海县县城中心的格萨尔商业街上,店名叫“格拉夏”、门面装修极具藏族地方特色的商铺,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家商铺不仅出售藏族服饰、手工艺品,还有机绣的“藏绣”、藏式家纺等商品,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
据叶西措自己说,她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08年毕业后开始创业。起初她从事虫草生意,但是随着虫草生意日渐式微,在2012年,叶西措开始前往深圳等地进行考察,她发现,富有民族特色的“藏绣”有着广大的市场。不过因为藏绣多为手工完成,成本高导致售价也高,因为叶西措开发流水线生产,通过机器绣制来达到量产,从而拓宽了市场。目前,有200多人都靠这门“手艺”解决了就业问题。
她说,目前自己的产品远销尼泊尔、印度、法国、加拿大等地,仅国外的销售额就高达280多万,而9月份,叶西措还将远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设体验店,真正将民族特色传遍世界各地。
事实上,这样的事迹还在格萨尔商业街的每个角落里萌芽、成长。格萨尔商业街项目总投资近一亿元,建筑面积达三万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商铺172套。为了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推进农牧民进城定居后续产业的稳步发展,兴海县7个乡镇的42个村庄,其中贫困村23个,购置商铺62套,实现年创收120多万元。农牧民群众根据自身实际从事商贸、餐饮、民族传统手工艺加工行业等,增加了他们的增收。
8月16日——22日,来自山东、浙江、江苏、吉林、北京、深圳等全国近30家省、市,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传媒》杂志的80多名记者、编辑、主持人将聚焦大美青海,“访大美青海,讲海南故事,看藏区发展”——省级新闻广播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
阅读:
"雪域圣境·唐卡释界" 瀚唐热贡派唐卡展圆满落幕
"雪域圣境·唐卡释界" 瀚唐热贡派唐卡展圆满落幕2015年7月29-30日,由石家庄130万中式哲学
青海热贡破题“非遗”后继乏人
中新社青海黄南6月9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非遗”后继乏人?青藏高原东部人口不足30万的藏乡“热贡”提交一份有力答卷——330项各级“非遗”、128家示范户、257名代表性传承人及3.7万文化产业从业
青海“高原瑰宝”亮相深圳
图为2019青海省黄南州特色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的金书展位。 张添福 摄 图为五谷画。 张添福 摄 图为青海省黄南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夏吾角向客商介绍唐卡文化。 张添福 摄 图为青海黄南州牦牛
柳湾彩陶杯劳动路小学“陶艺文化在身边”评选活动启动
青海新闻网讯 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落户西宁市城中区劳动路小学,这是我省首个入选传播交流推广
23年策划4年创作400位画师带你看世界最长的唐卡
第二次来到青海西宁,是十一月上旬。离上一次到达这里,时隔不到三个月。是什么吸引我再次到达? 这个季节,青海的旅游景点基本都是淡季,天气也渐凉,不是很适合户外游览。吸引我的,是这里的美食与多民族的文化。
手工藏毯编织培训助青海玛多黄河源头牧民增收
图为手工指导老师教牧民编织藏毯。供图 中新网西宁9月18日电 (孙睿)“以前天天在家做饭带孩子,自从村里办理藏毯厂,我就成了藏毯编织工,以前我不会编织,但是经过培训后,我的编织技艺也越来越好了,收入也
青海非遗主题展吸引人们的眼球
热贡唐卡、果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玉树黑陶、蒙古毡包、土族服饰、撒拉族口弦乐器、精美“青绣”、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