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产地「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5-17 19:33:34 来源:西北特产网

有人说过

如果能将兴趣变成工作

那便是极大的幸福

有这样一个人做到了

他不仅成功的将兴趣变为了工作

更让这份兴趣在自己手上发扬光大

同时

他还用这份兴趣

帮助了身边许许多多的人

他就是

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白玛群加的梦想启始于内心对藏黑陶文化的崇敬,凭着这份崇敬,他终将囊谦特有的藏黑陶推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让藏黑陶文化在泱泱国粹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囊谦藏黑陶基地的黑陶展厅里,一件件黑里透亮的器皿弥漫着沧桑古迹,前不久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作品也陈列其中,白玛群加说,自己特别渴望拿到这个大奖,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而是希望藏黑陶用本身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目光,让藏黑陶文化走的更高更远,这也是囊谦的光荣和骄傲。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出生在以手工艺谋生的家庭,白玛群加从小就看着父辈们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着生活,在机缘巧合的人生轨迹里,他遇见了囊谦黑陶传承人扎旺老师,在扎旺老师的悉心教授下,本身基础厚实的白玛群加更是废寝忘食,付出了所有的时间专研黑陶。“在扎旺老师手里黑陶是当地农牧民喜爱的生活用品,在我手里我要把它变成真正的艺术品”,为了实现目标白玛群加不断思考研悟,不断尝试,终将黑陶的制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白玛群加的家乡——囊谦县,因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致富门路短缺。看到这样的状况,白玛群加决心要为父老乡亲们做点什么。想起了自己的特长,于是他打算让更多的人掌握黑陶制作技术,增加大家的收入渠道。想法很快就被他带到了现实中,2006年白玛群加创建了工艺厂,“当时我只能拿出3000元,与实际相差甚远,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几度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给了我创业金,帮助我走好了创业的第一步,我十分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一开始我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从特困户、孤儿、残疾人当中招收学徒,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掌握黑陶技艺,能够自力更生。”白玛群加说,随着自己的创业成功,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娘拉乡位于河谷地带,草山少、耕地少、牲畜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作为全县致富带头人白玛群加率先响应,在娘拉乡娘多村办了分厂,招收当地贫困户务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的家庭困难。

  “我总计教过1773名徒弟,目前靠手艺谋生的有50多人。现在有23名徒弟,为了激励他们,谁做的好我就给他多发工资。”随着社会就业率的压力加大,白玛群加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每年招收一定名额的学徒,给他们发工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从2017年开始,我不在注重盈利问题了,注心于扶贫和黑陶文化挖掘工作。我把收入一部分用于贫困户救助,另一部分从边远牧区地方收来了一些‘老物件’进行研究,趁着年轻去深层次地挖掘藏黑陶文化,多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事。”白玛群加说,自己已经确定了一个奋斗目标,就是通过县政府建设一个囊谦陶器博物馆,将自己的珍藏品都捐出去,展现给所有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囊谦的文化价值。

「脱贫攻坚」藏黑陶匠人白玛群加:追梦路上不忘扶贫

从最初到最终

从一鉢红土开始在时间的催促下

融汇了人生起伏的藏黑陶

......

不论外界如何改变

白玛群加热爱藏黑陶的心和帮扶他人的行动从未改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