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鉴赏湟中的暖锅是这样制作的

湟中的暖锅是这样制作的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2-06-09 11:27:07 来源:西北特产网

7月29日晚,西海都市报《请进,我们的直播间》栏目组,来到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手工艺品产业基地,与李友银、李发龙、王富邦三位青海民间工艺师,同时也是当地银铜器工匠的优秀代表,一边品暖锅一边讲述他们制作暖锅的故事。红珊瑚、绿松石点缀在制作精良的铜锅上,锅盖上的八瓣莲花代表着当地的八种传统技艺,锅身镶嵌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吉祥八宝图案,代表地方特色的同时,也有着喜庆吉祥、生活美好的寓意。“打造这样一个铜锅,需要花费40天时间,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包括绘图、雕花、敲打等工序,非常复杂。”有着25年银铜器加工经验的王富邦说,制作过程中,一天需要用小锤子敲打五万多次。王富邦说,每个地方的暖锅都有着不同的造型,有的边沿处是直的、有的是敞开的,各地的特色不一样,刻的花纹也不一样。他们在敲打好暖锅外形后,都要依照老一辈匠人传下的技艺,在暖锅里面隔一层锡,起到一个铜中和的作用,这样吃不完的食材,隔天用暖锅加热后,食物不会变色,这也是为什么暖锅外部是紫铜色,内部是银白色的原因。说起暖锅的发展历史,李发龙深有感触。他说,20岁那年,因为家中有亲戚在做暖锅,耳濡目染,加上自己本身有绘画的功底,时不时会帮助家人画一些图案, 慢慢对这一行有了兴趣,一干就是30年。“在我的记忆中,最早的暖锅是用陶烧出来的,后来才演变成为铜制和铁制。”李发龙拿起桌边雕有精美花纹的银筷子介绍说,不光是暖锅,民间艺人和传承人打造的银铜器也各有特色,这双银筷也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他们制作的湟中特大暖锅有三最:用的材料最多、用的传统工艺最多、参与的匠人最多。湟中特大暖锅展现出的不光是湟中银铜器工匠的手艺和风采,更展现了我省对民族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这一技艺还有力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王富邦说,现在村里的人都通过掌握银铜器手艺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村里还成立了产业基地,在相互学习的平台上,实现共同致富、共同发展,从而形成规模。“谁的锤子声音大,谁的收入就高,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产业园里致富的声音。” 王富邦说,在这里不仅呈现出银铜器制作的过程,还能品美食,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让人体验各种加工技艺。对此,从业26年的民间工艺师李友银表示赞同。他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匠人,正因为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技艺的肯定,这才为大家提供了平台,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担负起他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正如他们的师傅和前辈将手艺一代代传下来一样,他们也要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我觉得传统的技艺不是守旧落后的,它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我们也一直在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了解纯手工铜锅的制作过程,在顺应市场需求时,从设计理念到产品创新要与时俱进,这样才有发展空间,持续地发展下去。”王富邦说。

(记者 李延绯/文 李洪霞/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