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县扎巴镇千亩油菜花海
平安白沈沟富硒油桃采摘
白庄镇乙日亥村花海
平安区古城乡石壁花海景区
互助县卓扎滩旅游景区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海东是河湟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河湟文化的主要承载区,更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农耕区,这里山川风貌斑斓多彩,人文历史悠久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农耕底蕴厚重,发展乡村旅游的后发优势明显,与省内其他地域比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海东市依托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发展传统农业产业的同时,积极打造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休闲观光农业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助农增收。
观光采摘受青睐
“闲暇时间和家人在海东来一场农业观光旅游,可以放松日常工作紧张的心情,还可以体会久违的农业生产乐趣。”游客韩平说。
近年来,海东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在突出海东高原特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载体。同时,自2014年起成功举办现代观光农业采摘节,打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品牌,现代观光农业全面发展。
“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短距离亲近自然、体味自然的旅行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青海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杨晓燕认为,海东农业永远是基础性产业,完全可以依托独特的优势农业而转向服务产业,观光农业是一条提升农业效益的“巧”路子。
2018年,海东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1019家,其中,农家乐868家,休闲农庄122家,休闲农业园区21家,民俗村8个,年接待游客3936.8万人次,营业收入6.7万元,其中农副产品收入5106万元,利润总额达到2.3万元。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2万人次,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8万人,带动农民将普通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年,海东市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休闲农业。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功能效益、人文理念、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农为本理念,讲求区域特色,强化内部设计,优化分区布局,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着力打造山水人文休闲带,田园风光体验带,人文民俗风情领略带等精品休闲观光线路,打响海东市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休闲农业潜力大
安小龙是来自平安区润源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总工程师,他所在合作社种植的富硒果蔬如今已经卖到了淘宝上,生意非常好。
从过去单一的种植销售,到如今的农产品采摘观光游览,近年来,海东市充分利用农产品知名度提升的有利时机,开辟了一条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采摘富农的新路子。如今,海东每年都能吸纳成千上万名游客前往采摘,尤其是种植的油桃、葡萄、草莓等富硒水果和西红柿、茄子等富硒蔬菜,更是广受欢迎。
近年来,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以科技研发为支撑,在塘川示范区种植草莓的上市后,以旅游观光采摘为主,产品供不应求。通过采摘,全年实现产值80万元、纯利润为20多万元。
来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金星村,一栋栋日光温室整齐排列,在火热如夏的温室大棚里,村民魏玉林正在自家的棚里整理人参果枝。在魏玉林的温室大棚里,满棚都是一米多高的人参果苗,秧苗上挂满了人参果,空气中弥漫着瓜果的香味。民和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河湟谷地的瓜果之乡,休闲农业产业作为民和县乡村旅游新型产业发展迅速,在助农富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化隆回族自治县在连续成功举办五届杏花旅游文化节后,积极打造群科“摘杏子·享幸福”农业休闲旅游品牌和“决战黄河”体育文化赛事品牌,进一步推动群科镇“旅游+”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带动当地老百姓实现致富增收。
以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出发点,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海东市休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载体,不仅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繁荣,而且带动了农民将普通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乡村旅游富村民
“要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看得见巨变,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富民增收产业。”民和县七里花海景区负责人付成才谈及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前景,显得格外振奋。休闲农业不仅打响了海东农业“品牌”,鼓起了群众的“腰包”,而且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为打响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民和县古鄯镇山庄村的七里花海景区作为民和县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走“企业+景区+贫困户”的旅游助力脱贫模式,不仅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成为助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
时间回到三年前,七里寺风景区还没有“花海”,只是古鄯镇村民付成才与他人合伙,打造的一处休闲度假区。随后,在民和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七里花海景区规划面积900亩,分赏花观光区、运动体验区和餐饮烧烤区,景区逐步实现了“提档升级”。
与此同时,花海景区所在的山庄村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脱贫攻坚、旅游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工作相结合,探索推广了集体经济“破零”增收的新办法,依托山庄村独特优厚的旅游资源,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国家扶持的发展集体经济资金投入到“七里花海”景区建设中,以年底按股分红方式力促村集体经济“破零”、老百姓增收。农旅“联姻”催生的“美丽经济”,带热了海东乡村旅游,也让越来越多海东群众鼓足了腰包。
阅读:
宗喀巴大师为什么称为“第二佛陀”?原因是什么?
藏传佛教中不论绘画艺术,还是造像艺术,宗喀巴大师像都是题材最多的一项作品,可见宗喀巴大师在藏民中崇高
贵南藏绣与杭州密扇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 (记者 潘玲) 为进一步弘扬保护优秀传统民族艺术文化,提升藏绣艺术设计和品牌升级,创新藏绣产
青海朋友圈越来越大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踏着深度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成功举办首届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的新步伐,青海企业收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订单,朋友圈好友新增无数,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对外开放
“青绣”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青绣”品牌和“八个一工程”决策部署,努力把“青绣”打造成展示我省非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