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以来,青海省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顶层设计,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全省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和旅游产业人员达到106万人,文旅产业正在成为绿色产业、幸福产业和富民产业。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16年至2018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0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158.13亿元。其中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达2870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20%。今年1月至8月,全省文化旅游企业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有393家。
从远销海内外的青海特色文化产品,到百姓家门口的非遗就业工坊,青海省一些地区依托民间手工艺等文化资源,将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与农牧民脱贫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等创意设计理念,研发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的文化创意产品,加快传统工艺美术业优化升级,发挥着文化产业在推进扶贫、就业领域的重要作用。
以往,青海的文化产品给人的印象大多都是品种单一的纪念品。如今,随着全省文化企业技艺不断成熟,产品日趋精美,在各大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民族服饰、藏毯、唐卡、藏式木雕、掐丝画等上万种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创意文化产品大出风头,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商的眼球。
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海南州贵南县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藏绣艺术之乡”“中国唐卡艺术之乡”“中国藏绣生产基地”,藏绣、唐卡从过去单独个体劳作发展为多元化经营,在省内外各大展览展会中受到青睐。
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青海省培育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青海省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103家。通过举办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文化旅游商品大赛,为全省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搭建平台。目前,青海省7家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已开发文化创意产品605款,其中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在省内景区设立6个文博商店和两个文创产品专柜。
青海省还先后与广东、西藏等地文旅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与海东市、黄南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州签订合作共建协议,通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阅读:
巧手捧上金饭碗 青绣绣出幸福路——全省第三届“民族团结进步”“青绣”大赛侧记
西北特产网转载整理:金秋九月,大美青海五谷丰登。9月26日上午,800名来自全省各地、各民
西宁湟中县电商助力农民精准脱贫
西宁湟中县电商助力农民精准脱贫 刘启文 通讯员 胡进胜 2016年以来,湟中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着力在搭建公共服务、品牌销售、物流网络、人才孵化四大平台上下功夫,以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现“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藏族姑娘从服务生到工美大师的涅槃之路
从西宁海东开车俩多小时到达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德县,稍事休整又出发。经过很多尘土飞扬颠簸的道路,我想起了俩月前在非洲草原上的免费马杀鸡,我们都不知道,5个小时的旅程去青藏高原上一个土土的小村子,到底值不
玉石市场的主力军-青海玉
哈喽啊,小编又来了,今天咱还是老样子,接着来聊一聊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这几种料,要想玩玉,那最起码也得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