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特产网转自青海新闻网 金秋九月,天空是湛蓝的,大地是金黄的。这是一年中最值得骄傲的季节,是大地回馈农民辛勤耕耘的季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人们脸上。
今年的农展会上,一大批青海高原名优农畜产品集中亮相,引来不少客商、游人前来洽谈、购买……
“哇,妈妈你看那是用大蒜、辣椒、南瓜做成的帆船,真好看!”前来逛展会的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走进了乐都展馆。据了解,此次农展会138个本地农产品亮相乐都展馆内,工作人员忙碌着为来往的游客介绍着特色产品,有紫皮大蒜、乐都长辣椒、洋芋粉……
海东市乐都区是青海省重点农业区,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地处湟水河中下游。相传自明朝开始,乐都区就有沙果、软儿、小冬果等果树栽培。过去,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求生存,如今乡村振兴的春风,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内涵,农民在这片土地上谋富路。
特色农产品是农展会上的“主角”,海东市各县(区)紧紧围绕各自的文化、产品优势,突出重点,精心筹备,布置了极具各县特色的展馆,迎来了众多市民参观。
化隆拉面经济经过几代拉面人的艰苦创业后,不仅规模发展壮大,也逐步形成了劳务品牌,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农展会上,化隆县将拉面经济融入到布展工作中,将展馆布置成了拉面小镇,并且把展馆中央打造成了一个展示农耕文化的平台。同时,专门设立拉面展示区,为市民展示拉面的技艺和烹制过程。
提起三文鱼、虹鳟鱼这些冷水鱼,你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觉得这种高大上的鱼只能是南国水乡外国养殖?那你就错了,在农展会上你便可以品尝到本地养殖出的冷水鱼。在展馆右侧,许多市民排队品尝都表示味道鲜美,聚集在一旁咨询着价格。近年来,化隆县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走出了一条具有化隆特色的农牧业发展之路。
循化辣椒酱、薄皮核桃以及核桃制品,化隆的香醋,互助的青稞美酒以及民和的特色蜂蜜……在海东展厅,来自海东市的清真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力。“循化的核桃知名度很高,我们都知道,孩子也经常买给我吃,味道确实不错。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循化辣椒酱,就着馒头或者面条吃,味道棒极了。”市民袁静说。
互助县展馆里,土族元素凸显了浓郁的土族特色。互助八眉猪肉、青稞酒、葱花土鸡蛋、互助马铃薯、树莓酒、黎麦酒、酸奶等多种名优特农畜产品亮相农展会,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品尝和购买。
据了解,此次展示的农产品全部都是各地特色农牧产品,而且都是纯实物展出,部分展馆还可以试吃。很多老百姓都说一天看不完,品不尽,第二天还要继续再来。(作者:尕桑才让 周晓华)
第三届农展会海东签约29亿
9月19日,青海省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高原第三届农产品展交观摩会签约仪式,在海东市乐都区会议中心举行。海东市共落实签约项目25项,签约金额达29.22亿元。市政府副市长李青川,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巴基斯坦萨戈达商会和项目企业代表参加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乐都区人民政府与青海荣泽农业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乐都区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扩建项目合作协议;平安区人民政府与青海宏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平安区大红岭生态田园综合开发项目合作协议;民和县人民政府与青海聚正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民和县中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合作协议等。
赛博乐绿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艾斌表示:“此次与互助县政府签订了互助县出栏20万只高原生态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希望与互助共同发展,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全国生态农业的标杆,也打造成互助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了解,本届农展会海东市共落实签约项目25项,签约金额达29.22亿元,其中,养殖及畜产品加工6项,总投资11.99亿元,占41.03%;种植及农产品加工13项,总投资11.78亿元,占40.33%;农用化工1项,总投资2.2亿元,占7.53%;商贸4项,总投资0.25亿元,占0.84%;旅游资源开发1项,总投资3亿元,占10.27%。这些项目的签约与顺利实施,对促进海东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张娜 颜金梅)
“取经会”上品牌建设成共识
9月19日,记者在海东馆各县(区)展馆采访时注意到,今年海东各县(区)非常重视品牌打造和品牌建设。几天时间里,他们各自有什么收获?下一步又是如何打算的?记者就此对各县(区)展馆进行了采访。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打造青藏高原富硒标准,打造平安文化,这次首次进入展馆的羊肚菌对于硒元素的吸收程度更高,更适合在平安种植。这次展会,农展品科技含量逐步提升的同时,品牌意识也成为大家的共识,没有品牌,农产品每走一步步履维艰。”平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安志忠表示。
记者在采访时有部分县(区)展馆的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农产品在展会期间销量不容乐观。“与海东各县(区)展馆相比,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玉树展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举办了试吃等活动,宣传力度很大,而且很多产品已经打造出了品牌,在群众中口碑非常好,相比品牌打造这块,我们很多农副产品就弱一些。”为此,在展会期间他们还专门跑到其他展台“取经”。
乐都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国业告诉记者,品牌打造非常重要,目前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大樱桃获得国家农业部原产地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加速了乐都区延长农业产业链,培育和打造农业发展的自主品牌、精品品牌。“品牌打造才是关键,没有品牌和产品认证,就很难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原来乐都长辣椒和紫皮大蒜都是以量取胜,今后我们将以精品取胜,将原有的品牌维护好,打造出精品品牌。”马国业说。
化隆县农牧局副局长马玉麟说:“目前化隆已经建立了很多品牌,尤其是化隆牛肉面已经走入了国际大都市,正逐步走出国门。品牌是产品的助推器,做好品牌,产品才能走得更稳更远。”(作者:张永黎)
新技术!鱼缸上长出新鲜蔬菜
鱼菜共生、盘装芽苗菜、植物工厂、脱毒马铃薯培苗……这些无土蔬菜栽培技术几乎占据了农展会互助馆的半个展厅,也成为海东馆最吸睛的地方之一,引得许多嘉宾驻足拍照。
19日,记者走进海东展馆,看到互助馆内被各种绿色蔬菜笼罩,最惊奇的是各类蔬菜均没有种在泥土里,而是长在鱼缸上、无土托盘里、塑料泡沫上以及玻璃瓶里。其中,摆放在正中的鱼菜共生最为引人注意,鱼儿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着,而鱼缸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生菜,且长势旺盛。
“鱼的粪便分解以后变成肥料,上面的蔬菜插在海绵上,蔬菜吸收养分便能正常生长,这样鱼缸不需要换水,蔬菜不需要施肥,一举两得的事。”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的技术员马长莲说,这是一种新型的种养一体循环农业模式,这类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虽然还没有实现大规模栽培和向市场发展,但相信这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趋势。
在鱼缸一侧,一个5层的架子上依次摆放着红芸豆、绿豆、黄豆、小红豆、蚕豆这五种芽苗菜,上面用白炽光照着,长势喜人。据介绍,这是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今年新引进的盘装芽苗菜,它的栽培过程是选好种子放到托盘里,装上清水,室内温度控制在20至25℃左右,种子经过浸泡、淋水长成小苗,20天左右出一茬,摘下后便能当普通的蔬菜食用,平时也可以自己在家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吃到新鲜没有污染的蔬菜。
要说互助种植业的一大特色,那要当属马铃薯茎尖脱毒、引种和育种技术了。在展馆另一侧的两层架子上,记者看到了标有青薯9号组培苗和下寨65组培苗的培养瓶,里面装的便是互助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致力于研发的脱毒马铃薯培苗。
据互助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贵全介绍,马铃薯脱毒是一项从种子源头解决马铃薯病毒病危害的技术措施,不带病的种薯长势好,产量和品质高,有益于老百姓增收。这种脱毒马铃薯从实验室开始培育到提供给老百姓最好的脱毒种薯,需要4至5年的时间,30多年以来,他们从未间断过这项工作,如果间断,会影响种子质量,而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也会下降。
目前,互助县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马铃薯制繁种基地和全省重要的马铃薯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播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鲜薯55万吨以上,规模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商品薯产量高、薯块大、淀粉含量高,深受国内消费市场欢迎,而海拔较高的脑山地区繁育的马铃薯种薯,更是具有病害感染轻、生长势强、丰产性好的优势。(作者:杨璐)
阅读:
青海人最爱吃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青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气候相对温暖,雨量充沛,没有任何污染。以粗粮制作的各种小吃和各种羊肉美食
苍蝇头、狗浇尿、包脚布…这些名字奇怪的美味你吃过吗?
很多菜肴都有诱人的名字,好比“芝麻凤凰卷”、“七彩冻香糕”,口味先放一边,单从名字上就让人赏心悦目。
青海这十道菜三大宴入选“中国名菜名宴”榜,你吃过哪道?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 姜俊贤 发布“中国菜”榜单近日备受关注的2018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
明天冬至,咱青海人是这样过冬至的!
明日12时47分,冬至。古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也昭示着一年之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天气正式拉开大幕
太馋了!你想吃大青海的美食吗?
熬茶 熬茶是一种煮开的红茶。喝熬茶是青海的一种饮茶习惯。熬茶是用川湘茶区出产的砖茶加水煮开,再加上青盐、花椒,讲究点的还要加上姜皮、荆芥,味道更美
3000米以上高寒地区,成就每一头青海牦牛
这个时节,风雪弥漫的青海高原一望无际,遍布在山坡上的牦牛成了点缀其间的小黑点。 据统计,世界现有牦牛头数约1500万头,中国是牦牛主产国,有牦牛1400多万头,占94%以上。而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青海乡间挖掘传统年俗 “烹调”传统河湟年味儿
图为大红灯笼高挂的青海湟中云谷川印象小镇。 张添福 摄 (新春走基层)青海乡间挖掘传统年俗 “烹调”传统河湟年味儿 中新网西宁1月16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炸油饼、挂灯笼、祭先祖、喝年酒、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