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红灯笼高挂的青海湟中云谷川印象小镇。 张添福 摄
(新春走基层)青海乡间挖掘传统年俗 “烹调”传统河湟年味儿
中新网西宁1月16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炸油饼、挂灯笼、祭先祖、喝年酒、唱大戏、演社火……中新网记者日前走访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当地正挖掘、推广青海河湟地区年俗文化,全面展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风采,烹调传统年味儿。
走进即将举办湟中县第一届河湟年俗文化艺术节暨湟中暖锅美食节的现场李家山镇柳树庄村云谷川印象小镇,里面灯笼高挂,传统节日氛围浓厚。
图为传统建筑样式的木楼。 张添福 摄
湟中县文体旅游局局长李玉寿介绍,本次活动将持续到2月9日,期间,将展示特大湟中暖锅,制作、展示和品尝湟中暖锅宴,举行河湟年俗文化论坛,宣传推介云谷川印象小镇,以及包括炸油饼、挂灯笼、祭先祖、喝年酒、唱大戏、演社火等在内的河湟地区年俗文化展示活动。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流传下了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孕育着团圆与和谐的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对吉瑞、健康、团结、和谐、圆满等善良愿望的文化表达。”中共湟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国武说。
图为云谷川印象小镇一角。 张添福 摄
而为了挖掘民族的、地方的、独特的民间民俗和节庆文化,政协湟中县委员会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湟中节庆文化》,以文本的形式,探求和记录当地主要节日的渊源、民俗活动及节气庆典。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千户营高台,以及浓郁民族色彩的塔尔寺酥油花等。
图为挂满红辣椒的辣子坊。 张添福 摄
赵国武说,举办本次活动,目的除了宣传推介湟中文化旅游资源、展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风采、推动湟中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外,更重要的就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让民众在年俗活动的参与体验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完)
阅读:
梅花鹿鹿茸是怎么长出来的?
鹿茸外表覆盖着一层柔软的茸皮,茸皮长有的茸毛是真皮衍生物,分杈多枝。茸的内部是致密的结缔组织、软骨组织与骨组织,布满血管,有血液流通,可以输送营养,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很快。 鹿茸是怎么长成的? 初生
世界上的第一碗面出自青海造,你知道吗?
小编先普及一下历史知识,世界第一碗面条,居然就是青海人做出来的,当然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多久?????4000年前!!!!小编惊呆了!
高原馈赠,健康新品(一)——青稞产业现状
“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在藏区,像这样歌颂青稞的歌谣和传说数不胜数。青稞作为西藏高原悠久农耕传统和独特气候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已经具有
瓠山才子诗词:「采桑子」甜醅
甜醅掺水终非酒,热也甜醅,冷也甜醅。小碗尝尝莫干杯。莫言能醉皆为酒,鸠食桑颓,鸠醉桑颓,笑杀杜康冤作
青海特产-牦牛肉干,冬虫夏草,黑枸杞,红枸杞,西宁大黄
青海牦牛肉干青海牦牛肉干选用生长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世界之颠青藏高原牦牛肉为原料。牦牛肉富含蛋白质
五彩藜麦成柴达木农牧民致富新产品
图为五颜六色的藜麦地一片丰收。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10月10日电 (孙睿 李莎莎)金秋十月,地处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盆地深处的格尔木河西农场藜麦长势喜人,一簇簇色彩鲜艳的藜麦既是大家餐桌上的营养美味,
如何提高鹿茸产量,教你如何来提高鹿茸的产量
本为为大家讲解了一些提高鹿茸产量的方法,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控光养鹿增茸快:养鹿户可因地制宜建筑几个简易塑料大棚,占地面积约为125平方米~225平方米,棚顶安上100瓦~150瓦水银灯4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