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 面食
小编先普及一下历史知识,世界第一碗面条,居然就是青海人做出来的,当然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多久?????4000年前!!!!小编惊呆了!
这就是在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沉睡了4000年的面条在青海露出“芳容”!
小编在此惊呆了,怪不得我们青海人这么爱吃,原来有4000年的传统!
震惊了世界考古界:世界上第一碗面条青海造
青海人的主食是面食,青海的面食名目繁多,种类多样,它们或因工序之不同而别名,或因面食参杂成分不一样而叫法各异,可见面食之丰富。
尕面片
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按尕面片形状、配料和烹任方法不同,有做工细致纤小玲城的"指甲面片"、"雀儿舌头";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有不带汤而用炸酱拌吃的"烩面片"。回族人民清真面食中还有和牛羊肉、粉丝、辣椒混炒的"炒面片"。农村里还有常吃的"菜瓜面片"等。
板凳腿
青海的板凳腿面不同于四川的板凳面,主要是杂面(青稞面)擀制而成,再接着就是切成手指长平常面条的宽,跟青海人做的连锅汤一样,用土豆、萝卜、小油菜切碎调好汤底然后直接加入切好的面条,这样一碗素素香香的板凳腿就好啦~当然别忘了加入韭辣哟~(韭辣我会在最下端介绍出制作秘方,记得只要是面食你要放点韭辣,那真的会挑战到你前所未有的面食感唷~)
秃秃麻食
“秃秃麻食”,简称麻食,意为手搓的面疙瘩,是古代突厥人的一种常见面食。先将面和好,反复揉匀后切成小方块,再用拇指搓碾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称“猫耳朵”;最后将做好的麻食投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后加入各种作料,或煎炒或凉拌或焖煮,食用方法很多。一般是放羊肉、浇肉汤,下葱蒜末,香菜末调味食用。麻食的做法比面条费工,关键是和面、揉面、搓面,因吃法讲究,富于变化而成为撒拉族人敬客、迎宾、聚会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破布衫
青海风味面食之一,擀好面后,不用刀切,而直接用手揪成碎片下锅,配上土豆、萝卜、菠菜等各种蔬菜,煮熟即食。一般用青稞面等杂面制做。如果能配上当年揪好的野葱花用油炝好,浇在面上,此刻只有用完美来形容口感了。
旗花面
旗花面又称奇花面,是青海人晚饭主要面食之一的一种汤面。这种面型有独特的形状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如果追求最淳朴的吃法就要用当时的时令蔬菜,一般最地道的吃法就是萝卜、萝卜叶子、土豆等都切成小片,面型呢就是菱形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 人们概括到:“挑起如旗,放下是花”,旗花面也因此而得名
寸寸面
寸寸面是很长的一根擀面杖擀出来的!擀成大园片,然后切,最好切成一寸长的丝!跟其他汤面一样先要做好汤水,所谓的汤水就是要用肉丁、菜叶、萝卜小片等,等汤水沸腾时就要把切好的面放入汤水中煮沸时即可!一碗地道的青海晚饭做好啦~
搓鱼
搓鱼面,是青海特有的面食小吃品种,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主要是杂面(青稞面)揉好然后揪出一小撮面疙瘩开始在砧板上搓出面型,然后下过煮熟,捞出;辅料是很有讲究的,要想味道好首先要调搭炝好的韭菜(青海人称之为:韭辣),此刻再有盘酸辣洋芋丝,那就是绝配啦~
炮仗
炮仗面,形似炮仗(爆竹),面条劲道弹韧,辅菜香辣爽口,是西北穆斯林经典面食。特别在青海地区,深受各族人民喜欢。炮仗就是把面条揉的很硬很滑,比一般面条的面要多揉几道,揉 好面之后,醒上十多分种,然后把面条揉成直径0.3厘米那么圆,掐成25—3厘米那么长,个个如小炮仗一般。吃到嘴里有放炮仗的味道,吃着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开。有些巴音郭楞人伤风感冒是不吃药的,用此汤来发汗去病,往往喝上一碗回族的炮仗面就痊愈了,不少的人还称它为感冒汤呢!
干拌
干拌是一种先经水煮,而后加入丰富的佐料炒制而成的拉面,辣椒和醋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添加,别送一碗牛肉清汤,味道独特、极为爽口。
搅团
青海特色饭食。将豆面或青稞面等杂面徐徐撒入沸水,并不断用擀杖搅动,文火焖烧约20分钟。吃时配油炝腌菜、辣子、醋、韭辣、炒菜等。酸辣为主。
炒面片
青海风味面食。在面片下锅的同时,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起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凉面
青海夏季家常面食。将长面条煮熟拌以植物油,吃时调用盐、醋、油炝辣子、蒜泥、芥末等佐料,并凉拌有韭菜、黄瓜丝、青笋丝等。主要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吃。
哨子面
青海家常面食。将牛、羊、猪肉丁或肉末在锅中煸炒,加盐、味精、花椒粉等调料及白萝卜丁和水烧沸;再加进黄花、木耳,打上鸡蛋花,用水淀粉略加芡汁,即成为臊子。将手工擀的或机压的韭叶宽的长面条煮熟,捞在碗中,浇上臊子,再佐以醋、油炝辣子和凉拌的红萝卜丝、青笋丝、辣椒丝或酸菜等就饭。西宁习俗,招待客人,过生日,婴儿满月,过百日(本地称百岁)时要吃哨子面,取长福长寿、常来常往的意思。
拉条
传统地方风味食品。拉条和面片的制作方法大体相似。不过,拉条的面团要多揉,且稍软一些,待面醒后才能拉开。拉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扁形的,又叫“兰叶”;一种是圆形的,又叫“鸡肠子”。
牛肉面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是青海牛肉拉面的特点。一清是汤要清;二白是面要要白筋,三是辣油红润;四绿是香菜、蒜苗鲜绿。品种共有:大宽、二宽、荞麦楞、二柱、韭叶、二细、毛细(又称一窝丝)等八种。"青海牛肉拉面"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藏高原牦牛肉、牛油、牛骨熬汤,再配上三十多种天然佐料,食之味美可口,清而不腻。
羊肠面
羊肠面是青海省省会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它以羊肠为主料, 并伴以热汤切面共食。羊肠分为肉肠和面肠之分,肉肠之中是羊的内脏等经过调味制作而成的。同时,有些地方还有用煎锅煎出来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可谓是色香味美。食时,先喝一口热羊肠汤,而后切豆面肠为寸段一小碗, 再吃一碗梢子汤浇的面条。羊肠面汤色淡黄,肠段洁净,肥肠粉白,面条金黄葱末浮上,萝卜丁沉在碗中,肠段细脆馅软,面条悠长爽口,夏天吃凉 冬日可吃热,实属实惠之小吃。
蜜馓
蜜馓是青海风味油炸面食。炸出后形如一个小面圈,俗称油圈圈。在盆中将小麦粉用温水加进酵面调和成特软的软面团充分发酵,再掺进青油、蜂蜜和匀。然后在锅里倒入青油烧熟,用手揪上一个个面团,随手用手指在面团上捣一个小洞,下进油锅,用慢火炸成金黄色捞出即成。外脆里酥,香甜可口,存放时间长。
焜锅
焜锅是青海人钟爱的食品。将发面加清油、香豆等调料,放在圆形焜锅内,将焜锅埋入草木火堆中,慢慢烤制即成。内软外脆,酥香可口。既是餐桌上的主食,也是馈赠的礼品。亦常作出远门的干粮。
狗浇尿
狗浇尿, 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 用菜籽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在白面饼上擦好香豆粉(用香豆叶磨成)、花椒粉、食盐等调料,烙时用尖咀油壶盘旋式浇油其上,状如狗撒尿。初来青海之人,一听“狗浇尿”还真弄不清到底是指什么,只知道这是一种薄饼,而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不雅”的一个名字。青海因受青藏高原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影响,粮食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因此,青海的饮食也多以面食为主,“狗浇尿”便是其中之一。
香豆花卷
香豆又名葫芦巴,是一种草本植物取其叶片晒干后碾成粉呈绿色极具香味,药用和食用价值极高。是青海人家最为普遍的香草调料,主要用来蒸花卷和烙饼。正宗的香豆花卷,一定要配菜籽油才更香,而且品相也更好看。
青海月饼
青海的中秋月饼别具一格,与市场上销售的月饼迥然不同。 在青海,做献月的月饼,是各族妇女显示炊事技艺大好时机。中秋月饼,分大月饼和小月饼两种,均用扇蒸笼做。大月饼一扇蒸笼只蒸一个,小月饼根据蒸笼大小,一扇蒸茏可蒸4-8个。各地都用色香兼备的苦豆粉(有些地方叫香豆)、红曲、姜黄等,分别研细作为“色素”。将上等粉发酵后,揉好擀开,上面涂上一层清油,撒上一种“色素”,用手摊匀,把它卷起来,揉成圆块,又擀开,再上涂清油,加另一种“色素”。就样三次、四次、五次,把“色素”逐层加进去,有时还加红糖之类的糖粉。蒸好后当你切食月饼时会看到十层八层的月饼层,五色俱全,芳香可口。大小月饼的做法大体一致。不过对大月饼的加工格外精心。
锅塌
青海家常面食。在锅中焖成的底部似烙饼、上部似蒸馍的面食品。过去多用青稞面,现在也用小麦面、豌豆面或包谷面。可做成单个的,也可在锅中把好几个贴到一起,做成一个大锅塌。
酿皮
酿皮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再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后,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物时,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将其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就是上好的酿皮了.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曲连
曲连称炕曲连、眼曲连,中间挖有圆孔的蒸或烙熟的大面饼,是青海风味面食。按青海风俗,曲连是女眷们看望产妇时必不可少的礼物。在发酵好的面团中掺上青油、鸡蛋、红糖等揉匀,做成大厚饼,中心用碗扣出一个圆孔,在蒸笼中蒸熟,或在锅里或在鏊里烙烤熟。按青海风俗,曲连是女眷们看望产妇时必不可少的礼物。有的地区看望生了男孩的产妇时,曲连中间不挖眼;看望生了女孩的产妇时,曲连中间要挖圆孔。
阅读:
青稞在西藏人眼中有多重要?
明朝的何孟春曾写过一首诗叫《洮岷道中》,里面有句话: 几处青稞熟,深忧白雨伤。虽然说,这是对明朝境遇
狗浇尿、棺材板、菜蟒、包脚布......这些全都是吃的?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天南地北的美食各种各样。河南的胡辣汤、烩面,北京烤鸭、驴打滚、炸酱面、涮锅。上海的
高原牦牛奶的“致富经”
牦牛奶加工厂一角。 本报讯(益西银巴 杨丹 文/图)“今天15斤牦牛奶卖了105元。以前的牦牛奶做成酥油、奶饼子、奶渣子还有很多浪费的,现在好了,我们的牦牛奶有销路了!”近日,手里攥着卖牦牛奶赚的钱,
国内最累的一趟旅行之一,8天7晚行驶里程3000公里
行驶里程3000公里,国内最累的一趟旅行没有之一,这条超远的8天7晚旅游攻略,让你感受什么才是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