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紫花苜蓿为牧草之王,是全世界栽培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品质优良的蛋白质饲草料作物。紫花苜蓿是甘肃最早栽培牧草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位居全国首位;燕麦又名铃铛麦、香麦、有皮燕麦,是优良的饲用麦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4%~15%,高者可达19%。茎秆柔软,叶片肥厚,各类畜禽喜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在我省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万亩以上。本报重点介绍苜蓿、燕麦栽培技术,敬请关注!
紫花苜蓿
一、种植技术
(一)土地准备
苜蓿忌酸、强碱、重盐、黏重和积水。酸性土壤需施用石灰或石灰石粉。pH8.5以上的强碱土壤需施硫磺或石膏等,然后灌水淋洗。含盐量0.3%以上的重盐土壤需进行水洗排盐。过于黏重土壤应予掺沙,易积水地块应建立排水系统。
苜蓿种子小,对整地要求比较严格。宜深耕、细耙、耱平和压实。深耕利于根系生长。细耙、耱平和压实利于控制播种深度和萌发出苗。压实还可避免自然沉实过程中时常发生的“吊根”现象。
(二)播种技术
1.根瘤菌接种应选用苜蓿专用根瘤菌剂,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根瘤菌接种处理。接种方法包括包衣、拌种和浸种,包衣效果较为理想。
2.选择播种期一般而言,寒冷地区早春、温暖地区秋季、干旱无灌溉地区雨季为苜蓿最佳播种期。
复种地区前茬作物收获期对于苜蓿播种期选择是一个硬性约束条件。
3.选择播种方式条播。便于田间管理,广为应用。牧草生产行距通常为15~30厘米;种子生产则以90厘米左右为宜。
撒播。便于田间机械作业,广为应用;干旱地区低畦播种便于畦灌;多雨地区高畦播种便于排水;起垄播种利于早春提高地温、便于沟灌和沟排,坡地上还具有减轻水土流失之功效;干旱且无灌溉条件地区犁沟播种利于出苗和蓄积雨水。
保护播种。适用于高寒地区,常采用伴播一年生保护作物,如油菜、燕麦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轻水土流失。
全膜覆土穴播。播种前,在施肥深翻整地之后,用农膜全地面覆盖,膜上又均匀铺一层厚度约1厘米左右的细绵土,然后用穴播机械播种的一种旱作农业栽培方式。此方法可以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地表水分散失,提高出苗率。
4.确定播种量正常情况下,用于牧草生产草地建植的苜蓿播种量1公斤/亩左右。当土壤性状优良、整地精细和气候较为适宜时,播种量可降至0.8公斤/亩。相反,播种条件较差时,播种量应增至1.2公斤/亩以上。撒播时播种量应增加20%左右。用于种子生产草地建植的播种量仅为0.2公斤/亩。
5.确定播种深度苜蓿种子小,适宜的播种深度(覆土厚度)为1厘米;超过3厘米出苗缓慢,出苗率降低,苗弱。
6.镇压播后镇压可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镇压还具有提墒的功能,有利于种子所处的浅表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三)水肥管理
1.灌溉苜蓿灌溉需要量因栽培区域而异。河西走廊约600~1200毫米,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增加。西北其余地区约100~800毫米,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灌水深度通常为600~1000毫米。苜蓿的最大灌水定额通常为60~100毫米。
北方春旱普遍,第1茬为重点灌溉期。寒冷地区土壤水分对苜蓿越冬十分重要,结冻之前须进行冬灌。西北荒漠气候区降水极少,各茬皆应按需灌溉。灌水次数主要决定于灌水定额,西北地区5~10次/年。
2.施肥
(1)有机肥。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必须通过施用有机肥把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施有机肥3000公斤/亩,约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有机肥宜全耕层均匀基施。
(2)氮肥。紫花苜蓿根瘤固氮功能强大,一般不需要施用氮肥。但当土壤氮素过于缺乏时,可以考虑播种前基施少量氮肥,播种时作为种肥施用亦可,施用量应在0~5公斤/亩。
(3)磷、钾、钙、镁、硫肥。养分施用量。依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丰缺指标和目标产量养分移出量确定紫花苜蓿磷、钾、钙、镁、硫推荐施用量。
施肥方法。对于磷、钙、镁、硫而言,可以在播种前一次性地将3~5年所需肥料作为基肥全部施入土壤,亦可基施和追施结合。钾肥每年施用1次,第1年宜基施,其余年份追施。雨养农业宜在雨季刈割后进行追施。灌溉草地既可在雨季刈割后追施,亦可在返青前或刈割后于灌溉之前追施。常用追施方法有3种:一是行间开沟条施,深度5~10厘米,覆土;二是地表均匀撒施;三是溶水灌施,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随水渗入土壤。
(四)病虫杂草防控
病、虫、杂草的防控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安全,有效,经济,简易。注意事项是:牧草收获或放牧利用前半个月不得使用农药。
1.病害防治
(1)锈病。植株密度过高,倒伏,田间湿度大,易发生此病。在发病初期,选用20%粉锈宁乳油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药1次。
(2)霜霉病。冷凉潮湿条件下易发生此病。在发病初期,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2%普力(霜霉威)克水剂600~800倍液进行喷雾。
(3)白粉病。温暖、昼夜温差大、湿润条件下易发生此病。在发病初期,选用20%粉锈宁乳油3000~5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福星(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进行喷雾。
(4)褐斑病(叶斑病)。湿润条件下易发生此病。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
(5)炭疽病。气候温暖湿润,或植株密度过高、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生此病。在发病初期,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锌双合剂)可湿性超微粉500倍液,或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喷雾。
(6)菌核病。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此病。在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
2.虫害防治
(1)蓟马。于蓟马发生初期,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或3%啶虫脒(莫比朗)乳油2000~25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蓟马活动盛期进行喷药。
(2)蚜虫。干旱年份易大发生。于蚜虫发生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喷药时要注意喷叶片背面。
(3)夜蛾科害虫。于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选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亿活芽孢/克)500~1000倍液,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100亿/克)500~1000倍液,或24%米满悬浮剂1200~2400倍液,或1.8%爱福丁(阿维菌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40%辛硫磷(倍腈松)50毫升/亩对水40升,在早晨或傍晚夜蛾科害虫活动盛期进行喷药。
3.杂草管理苜蓿苗期易遭杂草危害,应尽量避开杂草危害高峰期播种。对于多年生杂草为害较重的地块,应在耕翻前杂草旺盛生长期进行防除。可采用41%农达水剂0.4~0.6升/亩,或10%草甘膦铵盐水剂1.2~2升/亩,对水40升进行茎叶喷雾。喷药6天之内不要放牧或割草,6天之后耕翻播种。
播种后出苗前,可以考虑进行土壤化学封闭处理,将杂草消灭在萌发出苗阶段。可采用96%金都尔乳油50~70毫升/亩,或90%禾耐斯乳油80毫升/亩,或5%普施特(豆草特、豆施乐)水剂250毫升/亩,或48%地乐胺乳油50~70毫升/亩,对水30~40升进行土壤表面喷雾。
出苗后,应于苜蓿3片三出复叶展开、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将杂草消灭在幼苗阶段。可采用5%普施特(豆草特、豆施乐)水剂100~120毫升/亩,或25%苯达松(灭草松)水剂180毫升+6.9%威霸水乳剂60毫升/亩,或25%苯达松(灭草松)水剂180毫升+15%精稳杀得乳油50毫升/亩,或50%高特克(草除灵)悬浮剂30毫升+5%精禾草克(精喹禾灵)乳油50毫升/亩,或50%高特克(草除灵)悬浮剂30毫升+10.8%高效盖草能乳油50毫升/亩,对水40升进行茎叶喷雾。
春季苜蓿返青后,杂草幼苗期至起身前,可采用5%普施特(豆草特、豆施乐)水剂120毫升/亩对水40升进行茎叶喷雾。
其他时期发生杂草危害时,若非毒害草,可以考虑随同苜蓿一道刈割,作为牧草予以收获。
二、收获利用
紫花苜蓿以刈割调制干草利用为主,或进一步加工成草粉或草颗粒;刈割直接青饲利用亦较常见;在调制干草较为困难的雨季可以刈割制作青贮;还可用于提取蛋白质。
生产干草、加工草颗粒、制作青贮和青饲的最佳刈割时期为初花期,生产草粉以现蕾至初花期为佳,而提取蛋白质则宜在分枝至现蕾期刈割。刈割留茬高度以3~5厘米为宜。
苜蓿青贮以低水分青贮(亦称半干青贮)为宜。刈割后适度晾晒,使含水量降至45%~60%,介于干草与传统青贮之间。制作青贮前应将青贮设施清理干净。窖(壕)壁应衬一层塑料薄膜,以加强密封,防止透气和渗水。应将原料切碎,切段长度以2~4厘米为宜。切碎后及时装填,不要拖延。装填时应分层装入,逐层压实。小型青贮设施常以人力踩实,大型青贮窖(壕)则须采用拖拉机等大型机械压实。注意填满和踩实窖(壕)壁和拐角处,不能留有空隙。应尽量加快装填速度,缩短装填时间。小型青贮设施当天装填完毕,大型窖(壕)不要超过2~3天。装填压实后,应立即密封。密封方法为覆盖塑料薄膜,膜上压废旧轮胎,或覆土20厘米。
草捆堆积覆膜青贮的制作方法为:①刈割后晾晒至半干状态;②打成密度较高的方草捆;③在坚实而干燥的堆放场地上紧凑堆积成垛;④采用结实且柔韧性好的塑料布覆盖严实;⑤用抽气机抽成真空状态;⑥塑料布上面压以废旧轮胎。
草捆袋装青贮的制作方法为:①刈割后晾晒至半干状态;②打成密度较高的草捆;③装入结实且柔韧性好的塑料袋中;④用抽气机抽成真空状态;⑤密封。
初花期刈割,苜蓿干草粗蛋白质(CP)含量18%以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35%以下,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45%以下,可消化干物质(DDM)含量60%以上,相对饲用价值(RFV)125以上。
苜蓿干草、草颗粒、青贮和青草用于饲喂牛和羊等草食家畜,草粉主要用于配制猪和禽的全价饲料,蛋白质主要用于生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
燕麦
一、栽培技术
(一)土地准备
燕麦播前土地须翻耕。耕前施有机肥1467~2467公斤/亩、过磷酸钙50~100公斤/亩,高寒地区可施草木灰补充钾肥。翻耕深度以18~22厘米为宜。翻后及时平整土地。麦田复种燕麦,可在麦收后立即施尿素10~14.7公斤/亩,旋耕后耱地镇压。
(二)播种技术
燕麦忌连作,豆科作物都是它的良好前作,与豌豆轮作增产效果显著。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均为春播,在亚热带温暖地区可以秋播。春燕麦播种越早越好,可在土地解冻5厘米时播种。高寒地区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温暖地区推迟至6月份。冬燕麦在10月上旬播种。
燕麦种子发芽约吸收本身重量65%的水分才能萌发,因此播种时土壤墒情很重要。感染黑穗病地区,播前宜用温水浸种或用种子重量2%的多菌灵拌种。
条播行距15~20厘米,播种量10~15公斤/亩,覆土3~4厘米,播后镇压。燕麦可单播也可与豌豆、毛叶笤子等豆科牧草混播,以提高干草和蛋白质产量。混播燕麦占混播总量3/4较好,如燕麦7,3公斤/亩,豌豆5~7,3公斤/亩,或以燕麦8~10公斤/亩,苕子2~4公斤/亩。混播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
(三)水肥管理
燕麦生长快,生育期短,高产的关键是追肥和灌水。生产产量籽实200公斤/亩或生产干草500公斤/亩的燕麦地块,除施足基肥外,每次结合灌水在孕穗和灌浆期追施尿素5~10公斤/亩,高寒牧区在下雨前追施尿素10公斤/亩。
在降水量250毫米以下的干旱地区,生育期内需浇水3次,灌水定额为20立方米/亩,时间分别在分蘖、孕穗和灌浆期。
(四)病虫杂草防除
燕麦的病害主要是黑穗病和锈病,在发病率到达5%时就喷洒粉锈宁,连续2~3次。虫害主要是黏虫、土蝗、蝼蛄、金针虫和蛴螬。要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时防治。燕麦为速生密植作物,一般无须除草。如果苗期杂草太多,可以用人工除草,也可以用2,4-D丁酯进行化学除草。感染野燕麦的地区,在野燕麦抽穗后和种子成熟前,人工拔除。
二、收获利用
籽粒用燕麦通常以在主枝或主穗的籽粒完熟、分蘖或枝端的籽粒蜡熟期收获为宜。燕麦籽粒成熟不一致,在穗下部籽粒进入蜡熟期即可收获。籽实产量一般为146~200公斤/亩。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是各类家畜特别是马、牛、羊的良好精料。燕麦秸和稃壳质地软,其蛋白质含量较其它麦类高,适口性好。青饲用燕麦,在拔节至开花期刈割,饲草品质较好。青草柔嫩多汁,消化率高,适口性更好。早期刈割还能再割一次,首次在50~60厘米刈割,留茬5~6厘米,30~40天后齐地刈割,鲜草产量可达1000~1460公斤/亩。青贮用时从抽穗到蜡熟期均可收获。全株青贮喂奶牛和肉牛,可节省50%的精料。调制干草可在灌浆期刈割。在燕麦+豌豆(苕子)混播草地上放牧肉牛,肉牛日均增重0.8公斤。混播牧草的草粉,可用于猪、鸡的配合饲料。 (本版稿件由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供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