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看你慨然倒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映出美丽山河如画……”当岁月被匆匆翻过,我又一次来到了青藏高原。天地苍茫,二十多年前,我曾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名汽车兵,无数次地走过青藏线。除了行走过程中本身的感人故事之外,更多是的每每走过这条路,我都会想起一个人来。60多年前,被称为青西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与许许多多普通筑路公人一样,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上,修建了全长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我一路西行,朝着河水奔流的峡谷、朝着浑荒无边的雪山大漠,格尔木很快便呈现在了眼前,心中的那份缅怀之情由此变得沉甸甸了。
7个月,修成一条“天路”
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青南高原和羌塘草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有无人区之称。这里每年冰冻日近300天,年平均气温零下5度,最低气温达零下40度,而空气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动用了全国十分之一的骆驼(即用4000多峰骆驼),组成由解放军官兵在内的大型驼队向西藏运送货物。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要留下12具骆驼的遗骸,到达昆仑山口时,已是伤亡惨重。
1954年元月的一天,雪后的北京在初升的阳光中宁静而安详。就是在这天上午慕生忠将军不来到了交通部公路局局长的办公室。
“我要在青藏高原修一条公路!”一进门,将军就这样对局长说。
局长惊愕了,随后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当时新中国才成立不久,又值抗美援朝结束,全国的经济十分困难。再加上在“生命禁区”修公路,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情。然而,慕生忠并没有因此失望,他很快找到了彭总,在彭总的大力支持下,青藏高原修公路的报告很快得上级的批准,并从兰州军区调拔了汽车与物资:卡车10辆,铁锹与十字镐各1200把,炸药300余公斤。
非凡的经历背后是超人的勇气而后才是为之付出的代价。青藏公路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长江和怒江上游的十条河流。常人经过这里尚且头晕脑胀,呕吐不止,更不用说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用原始方法筑路了。不知有多少名官兵为贯穿雪山、纵横江河、横断山脉的进藏公路献出宝贵的生命?
5月14日,慕生忠带领上千名筑路公人开始了青藏公路的修筑,这一举世闻名的壮举在210多天之后,随着格尔木至拉萨段公路的打通,让世界震惊。国外一家通讯社的新闻说,汽车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青藏公路的打通让人难以置信”。
一座城,由6顶帐篷起步
格尔木,在蒙古语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1954年春天以前,格尔木(时称噶尔穆)只不过是图上一个名称而已,并无居民点存在于昆仑山北麓的这片荒滩上。这年春天,慕生忠为修路带领人马来到格尔木河畔的这片荒原上。忆及这段历史,慕将军说:“当时,格尔木空旷的原野上没有一顶帐篷,一棵树。有的只是枯木和大漠戈壁。向南望去,昆仑山巅白雪皑皑;向北看,沙丘一座连一座,恰似一片破败的墓葬群。有同志问我,格尔木到底在哪里。我回答说,格尔木就在你的脚下。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儿就是格尔木。于是,六顶帐篷,就成了格尔木市的开端。”从此,需要转运到西藏的物资在这里堆积如山。渐渐地,这里出现了房屋、商店、学校和城市以及应该有的一切设施,成为高原上一座崭新的城市。
今天,青藏公路上的格尔木已经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城市和高原旅游城市,人们都称它为“兵城”、“汽车城”。因为是青藏公路上最主要的转运站,格尔木的运输业极为发达,又由于建设了青藏铁路,格尔木整个城市更加繁荣。车流,商场,广告牌,华灯……散发着无限的青春活力。
如今的格尔木,仍然矗立着慕生忠将军的塑像,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当年,高寒缺氧,物资缺乏,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挡住建设者的步伐。现在青藏公路边,还能看到当年建设者们居住过的窑洞。正是他们建起了这条公路和这座城市。完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青藏公路也就没有格尔木这座城市。
一个人,留下一串故事
在青藏线,很多地方先前并没有名字。后来才有的地名与当年修路有关。在沱沱河到唐古拉山兵站的路上有一个叫开心岭地方,据说当年慕将军受命修建青藏公路,由于资金的匮乏,整个修建过程十分艰辛,就在青藏公路修建到开心岭路段时,突然传来上级为青藏公路拨款已经到位的消息,正在参加施工的慕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激动,便随口将身旁一座无名的山丘起名为开心岭……
“望柳庄”也是一个地名。据说,当年的修路工人到在格尔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西宁运来几车柳树枝,在格尔木河两岸到处栽插。慕将军说:“我们在青藏公路工程管理局招待所的‘房’前‘屋’后遍插柳枝,并给它起名‘望柳庄’。有人不解,我回答说,眼下只是希望,将来就是一大胜景。”今天,变成现实的不仅是望柳的梦想,更重要的是,青藏公路经过几次翻修,早已变成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了。从这里到拉萨,里程没有变化,但时光被缩短了。这种“缩短”的变化与文成公主在1300多年前,从长安出发,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才抵达拉萨,可谓一日千里。饮水当思源。就像文成公主把种子带进西藏一样,慕生忠将军是第一个把吉普车开进拉萨的人。
陶儿久山下有一片旷野,名为韩滩,这是慕生忠为修路工程中病累而早逝的宁夏穆斯林驼工小韩而命名的地方。将军率领数百名员工为小韩举行了葬礼,让青藏高原纯净的冻土接纳了一位忠魂。将军恸然泪下并给这个地方取名韩滩……
车行于路,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这样一个老人的形象: 他早年参加革命,只读过私塾和小学。他并不是公路技术专家,但他走在路上,却修成了一条天路,把内地与西藏紧紧连在了一起。他善于集中大家正确的意见,一下子就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他总是亲临现场,身先士卒,挥重磅大锤,站在冰河中填石铺路……道边是雪山,雪山连着雪山,连成了离天最近的高贵与傲然。(文|路生)
相关链接:
青藏公路
在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前,从拉萨到青海西宁或四川成都往返一次,靠人畜驮,冒风雪严寒,艰苦跋涉需半年到1年时间(单程是数个月)。青藏公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止西藏拉萨市。于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亦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在公路时代,它承担着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