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管窥鸣沙山月牙泉及党河
从莫高窟回到敦煌,吃罢午饭,我们被安排游览离市城南仅5公里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我上次来过也已写过,就发在《闲逸山河的诗意》书中,这次主要是陪大家走一走看一看,再写的话也自然必须有别于前文。
鸣沙山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鸣沙山东枕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公里,南北宽20华里,高度100来米,最高峰海拔1715米(敦煌市区海拔1140多米;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海拔1150多米)。有人形容鸣沙山宛如两条张开的巨臂,拥围护着月牙泉。又说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遐思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金龙,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另据史书记载,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敦煌著名八景之一“沙岭晴鸣”。
鸣沙山虽不高,可山势颇陡,游客要登山顶不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须手脚并用。又据说(我未曾体验过)滑下山时沙粒随人流动,也会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传为一奇。一般的自然现象中都是流沙随风从高处往低处移动,长年累月便填平了沟沟壑壑。而鸣沙山偏偏不同,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反而从山下往山上流动,因此白天随游人下滑的细沙和游人留下的脚印,晚上都随风回复到山上和消失不见了。几面沙山包围最低凹处的月牙泉却千年如旧,不被黄沙所掩,“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是为景区第二奇。
月牙泉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处在四面茫茫黄沙之中,竟始终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更不能不令人称奇。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大。上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作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据称,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
月牙泉边和鸣沙山前还有一处与自然景观精妙搭配的人文景观——仿唐古建筑群叫月泉阁。月泉阁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史载汉元鼎4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中;后人认为月牙泉即汉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汉渥洼池”。“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唐代有船舸,泉边有庙宇。原有亭殿楼阁和庙宇一百余间,造型大气,风貌卓然,远有观亭庑廊滨水而设,游人登亭观赏,享受大自然妙趣无限。古建筑群有三面都是苍翠的树木,大大地渲染了景点的活气。据说与鸣沙山流沙仅隔10几米的后墙,还一定程度人为地增大了风对流沙的抬升之力呢。但现在的建筑是1990年代重修的。
月牙阁古建筑群远观是鸣沙山与月牙泉的点睛之笔,进入能具体欣赏到很多历史人文的佳作和遗迹。上次我游览过,这次感觉太阳比那次来更烈,不想再往前游了却没表露。我爱人被沙烫得叫苦不迭,躲在大沙柳树阴下没了拍照留影的兴趣;他们几位也只在刻有月牙泉的大石头前照了几张照片,我们便都到停车场乘景区观光车往回出景区了。
下午,我们又到那家川味饭店进过晚餐,然后寻到党河(风情线)滨河大道游览了一段才回宾馆歇息。
党河是我国内陆河疏勒河的支流。古名氐置水,亦称龙勒水、甘泉水、都乡河,清代始称党河。
我是回到家后上网才得知:敦煌市依托党河城区段,将水利防洪工程与景观、生态、节水巧妙结合,引水入城,清浑分治,蓄水造景,历时七年倾力打造的重点城市景观工程称为党河风情线水利风景区。建成4公里滨水景观带,40万平方米水域景观和20万平方米园林景观。首创室外手模印景墙全国第一,建成甘肃省最长室外健身长廊、全省最大的河中音乐喷泉、九龙喷水和首家水幕电影。独具特色的月泉、飞天两大广场与雅园、秀园、思园园林景观带错落有致。白天,景区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水清岸绿,宛如美丽画卷铺展开来;夜晚,景区华灯齐放,异彩缤纷,璀璨生辉,犹如天上银河倾落人间。
其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都有积极意趣可值品味。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