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游记 >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作者: 时间:2022-09-13 14:31:01 浏览量: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编者按:走过西北环线的朋友,无人不知峨堡。它是从高原油菜花海门源县到祁连县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河西走廊的青甘咽喉。跟随人民日报社青海分社前方记者,走进“新春走基层·问路祁连”第三篇——平安之路的守护者

小镇峨堡,人口三千,要不是因为地处青海北大门,估计会像祁连深处的很多小乡镇一样,籍籍无名。

作为青海与甘肃的交通咽喉,国道227线(宁张公路)、省道304线(峨祁公路)于此交会,每天通过的车辆平均超过5000辆次,再加上近几年西北大环线旅游热度增高,交通压力着实不小。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在青海名气顶大的峨堡镇。贾丰丰摄

这些,都由祁连县交警大队峨堡中队负责。

说是中队,其实只有四名交警。虽然人少,但方圆国道、省道、乡道总共288公里辖段的道路、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归他们管。青海地广人稀,编制少、任务不少,是常态。

今年47岁的宋维胜,是中队里年龄最长的老大哥。2013年,宋维胜调入峨堡中队工作,虽然早有耳闻,但现实情况还是让他花了好大力气才做好心理建设。“当地海拔较高,许多路段又在山的背阴面,逢上雨雪天气,必堵无疑,而且当时连办公场所都没有,大伙就在帐篷里办公、休息。”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峨堡中队管辖的景阳岭垭口,每逢雨雪天气,这里堵车常常登上新闻。王饰堂供图

对于旅客来说,峨堡意味着路过,但对这里的交警来说,却是长年累月的坚守,和日复一日的巡逻。

2019年10月5日下午,团团乌云密布在峨堡上空,多年的经验告诉宋维胜,估计有的忙了。带上铁锨、锥桶,穿上棉衣棉裤,宋维胜和同事们径直赶往海拔3767米的景阳岭垭口——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这是一段海拔较高、落差较大的山口,当时已经开始积雪结冰,双向上行的车辆都遭遇打滑,无法前行。很快,车队就堵得看不到头,车流一动不动。没走多久,警车也被堵住了,没办法,宋维胜和同事们只能弃车,徒步前行。走了快一个小时,终于赶到垭口所在的关键堵点。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连夜疏导交通。王饰堂供图

紧急疏导、清理积雪、安装防滑链、和乘客一起推车……从前日傍晚,一直忙到次日凌晨5点多,车流才缓缓移动起来。而此时,宋维胜和同事们已经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眉毛上都结满了冰。

但那一夜,也很温暖。许多司机给他们送来食物,有的还主动拿来棉衣,在漫天风雪中,推车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激荡着大家的心声。今年33岁的王饰堂来自甘肃武威,这也是他来到峨堡中队后的第一场“硬仗”,现在回想起来,他打趣道,那也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1月以来,降雪不多,王饰堂难得能坐在中队值个班。贾丰丰摄

当高光时刻太频繁的时候,也就成了平常生活。只要降雪,景阳岭、峨堡岭、扁都口峡基本都会堵车,光去年12月,就大大小小堵了四次,他们不是在出警,就是在出警的路上,“路上即生活”。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处理完事故,所以棉衣棉裤、方便面就成了他们每次出发前的“标配”。这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宋维胜来说,确实很麻烦,吃得不规律、睡得不规律,看着眼前略显消瘦的他,很难想象,他以前也是个200多斤的壮汉。“不过我们现在都有个通病,就是无论到哪,一旦遇到堵车,就忍不住想下车看看,哪怕不是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也想指挥指挥,疏通疏通……”宋维胜笑言。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疏导交通。王饰堂供图

当然,不被理解的时候也有。比如劝阻游客不要乱停放车辆时,有人就会说“别人停咋都没事?就我停这儿不行?”有的会说“我第一次来,我咋知道哪儿能停哪儿不能停。”宋维胜说,“开一段顺畅的路,是每个人的希望,当自己感觉到随意舒服的时候,有可能就给别人带来不便,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多多体量别人,也理解理解我们的工作。”

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峨堡中队的几个老爷们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各自的家人,生了病相互照应、回来晚了有人给打饭、无聊时陪着解解闷……一口流利的青海方言,王饰堂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

最近,峨堡镇一带没有降雪。到饭点了,大伙难得能凑齐,后厨包的饺子,冬日阳光暖暖地照进食堂,也照在祁连远山。国道上,一辆辆车稳稳地开向远方……

来 源:人民日报

每当大雪落满了祁连,他们就奔忙在峨堡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