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阿里大环线被神话了,羌塘也变得神秘莫测起来。事实上,如今的这条线路,与20年前相比,进步巨大。只要是您的驾驶技术没问题,拥有一定的旅行经验,再配上一辆品质好、驾乘舒服的车,穿越羌塘,没什么难的。
上篇游记说到,我驾驶着雪佛兰开拓者,沿219国道来到狮泉河,走完了阿里大环线的第一部分。接下来,我从狮泉河一路往东,途经革吉、改则、尼玛、班戈等县城、来到纳木错,并从纳木错返回拉萨。
驶出狮泉河市区,很快看见317国道的里程碑。317国道最初是从成都到那曲,也叫成那线,是与318国道平行的川藏北线。前几年,它从那曲往西延伸,延伸到了狮泉河。这座3294公里碑,估计是这条路上的最后一个,它显示了成都到狮泉河的距离。
狮泉河到那曲的这条路,最早叫黑阿线,黑指的是那曲,阿指的是阿里。不过,在很多年里,这条路被称为理论上的路,准确说,它是一条自然路,只不过是因为有车走过,留下车辙,后面的车都顺着车辙走,从而形成一条路。
我第一次走它是在2002年。当时,根据比例尺推算,黑阿线全程1200公里,按百公里油耗15升计算,准备了180升的备用油,再加上汽车油箱里的70升油,应该没问题了。此外,还携带着煤气罐、大米、肉类、蔬菜、水果、饮用水等,份额是按照15天准备的。最终,我用了8天(也许10天),走完了全程。
再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黑阿线在网络上变成了大北线。如今,它已经成为柏油路,沿途的4座县城以及数个乡,都有加油站、酒店、旅馆、餐馆,物资匮乏早已成为历史,对于自驾游的游客来说,再也用不着“满负荷”踏上旅途了。
离开狮泉河的第一天早上,只用了1个半小时,便行驶120公里,来到革吉县。这速度放在2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当时,我们从狮泉河到革吉,耗时大半天,过革吉没多远,太阳快落山了,便扎营休息。
革吉之后的下座县城,是365公里之外的改则县。这个区间有雄巴乡、盐湖乡、文布当桑乡和物玛乡。也就是说,沿317国道行驶,根本感觉不到传说中的羌塘无人区,隔一会儿就会出现一个乡,乡与乡之间还有一些村,沿途人烟确实稀少,但也不是“无人”。
羌塘地势非常平坦,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能出现自然路的原因——到处都很平,开着汽车,走哪都成。新修的317国道自然也是笔直,开着开着,忽然看到以前的自然路还在,于是,跑了过去,虽然只走了一小段,还是很开心,可算找回了20年前的感觉。
过革吉县后100公里,是雄巴乡,乡里有加油站和餐馆。至于高度,这个地区整体都在4000米以上。一些山口会更高些,比如我曾遇到过一个海拔5566米的桑木拉达坂,而且至今再也没见过哪条路超过它,以至于我怀疑桑木拉达坂有可能是我国正式公路的最高点。
您可能会问,到了那么高的地方,会不会有高原反应。我认为多数人都没事儿。因为,能够自驾车到阿里的游客,首先经过了川藏线、新藏线或青藏线,身体机能早已适应。下车跑步的话,肯定会上气不接下气,但正常走路,一点儿事都没有。
过雄巴乡44公里,路边出现一个湖:聂尔错。从它开始,这一路上得经过大大小小许多湖。
再往前44公里,是盐湖乡。乡里有茶馆和客栈,2012年走这条路时,因为下午才从狮泉河出发,太阳快落山时开到这儿,曾住过一晚。
盐湖乡的旁边,紧挨着盐湖。在阿里地区自驾游,想把车开到湖畔时,千万得小心,一定先探路,如果贸然往里开,很可能陷车。我在这一带遇过也是从北京来的游客,车陷了,站在路边求助,但我又不能把车开过去拖,因为那样一来,我也得陷车。只能拿出充气千斤顶,塞进车底,打气,把车升起来,再寻找石头子铺路(脱困板太小,没多大用处),前前后后忙活了四五个小时,才把他们的车弄出来。
过盐湖50公里,是文布当桑乡。这个乡规模很小,没看到餐馆和加油站。
刚离开文布当桑乡8公里,路边出现第3个湖——别若则错。
继续往前23公里,是达热村,村旁紧挨着一个湖,地图上标的是物玛错,村内村外有许多宗教建筑和经幡,看上去与众不同,颇为醒目。
村子东头不远处,有个三岔路口,317国道在此右转,转弯处又有一个湖,湖畔的标识写的是物玛错,地图上标的是达拉不错,不知道应该以谁为准。
这个湖的面积很大,景色也比较漂亮。看到一片冰封,我突发奇想,把桌椅架在湖面上,先煮了一壶茶,然后又泡了杯咖啡。算是一番炫耀吧。
去年曾接到一个询问:自驾西藏是否需要自己做饭?
我认为完全没必要,除非像我这样,想炫耀一把。
今天的西藏,早已不是20年前那个样子了,餐馆到处都有,多数价格都很公道,与其麻烦自己,不如去餐馆吃。何况,自己烹饪,需要更多的时间不说,所有器材还都得备着,不一定便宜。当然,露营或是想追求某种情调,另当别论。
出于有备无患的考虑,我虽然并不野炊,装备里照样会有气炉和气罐,一旦被困,不至于挨饿,随时能吃上热乎的。
又往前开了40公里,是物玛乡。2012年我驾车经过这儿时,曾代表我们车讯网,向学校赠送了一批文具和图书。这次来看,乡里的建筑几乎没什么变化。
物玛乡之后26公里,是夏嘎村与夏嘎错,这个村子似乎只有2户人家,房屋数量和面貌,与10年前完全相同。
过了夏嘎村25公里,是改则县县城。县城里,酒店、餐馆和加油站俱全,只是酒店数量,远远不如随后的尼玛县城和班戈县城。
离开改则县城,有一段路的里程碑,变为216国道。这是因为,规划中的新216国道,将从新疆省内扩展至西藏,形成又一条新藏公路,修通后,可以从新疆民丰开车到阿里的改则。
出改则县城83公里,是洞措乡,附近有个三岔路口,317国道还是直行,右转的话,便是刚才说的216国道,那条路一直往南,经过措勤县之后,与219国道会合,会合地点在萨嘎县城以东60公里处。
洞措乡之后的这段路,景色很美。因为车辆稀少,我又一次开启自适应巡航,并在车道保持的辅助下,让车子进入“半自动”驾驶状态。
除了驾驶辅助,还想赞一下车机。它的开机速度有多快,我没太注意,反正每次启动之后,界面就随之展现出来,而且没有广告。引起我注意的,主要是2点,一是内置的各个程序工作起来都很流畅,没发现卡滞,二是娱乐内容很丰富。
一路上,虽然大都行驶在人烟稀少地区,可娱乐与导航一直很正常。我想听的曲目,源源不断,始终在播放。您别小看这一点,在过去一年中,每次试驾新车,我都会冲着车机说一句:播放天鹅湖。反应差异很大——某款销量特别棒的车,居然回应我:无此曲目。
如果播放郭德纲的相声,或者是邓紫棋、华晨宇的歌儿,估计所有车机都没问题。可问题在于,我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对流行歌星毫无兴趣,唯独喜欢古典乐,所以,开拓者的车机,让我感觉特别满意。它的后台支持,是数一数二的,别说天鹅湖,即使曼陀瓦尼、詹姆斯·拉斯特,也能全部满足。由此说明,它在曲库方面没有偷工减料,能满足不同需求,而不是单纯支持热门与流行。事实上,这样做是需要成本的,厂家如果在这方面节省一些,很难被发现。
这一路上,除了娱乐,还一直开着导航。早几年,长途自驾游时,我从不用导航,因为长途公路与市区道路不同,路线很单一,路口处又都有标志牌,很难走错,导航显得没什么用。可如今限速越来越严厉,尤其是区间测速,为了避免违法,依靠导航中的提示,多一层保险。
至于车机中的其它功能,也都令我感到满意。总体而论,我觉得开拓者的车机,与某些车机相比,就像是90年代的音响——杂牌音响往往花里胡哨,就连喇叭上都弄了许多发光二极管,看上去特别炫;品牌音响则显得很朴实,看上去很低调,但无论品质还是功能,都是杂牌与之无法相提并论的。
自拉孜开始,连续几天的气温都很低,即使到了正午时分,也还是零下13度(当地的14时相当于北京中午12点),幸好这辆车不仅有座椅加热,还有方向盘加热,坐在车里,十分享受。
正是由于车的庇护,能让我一边舒舒服服地穿越羌塘,一边欣赏着窗外的景色。
在羌塘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藏羚羊是土生土长的物种之一。由于它的羊绒可以制出沙图什披肩,获利丰厚,因而遭到大量偷猎,到了1995年,整个西藏只剩下5万多只藏羚羊。
在第一篇游记中,我曾说索南达杰是第一位保护藏羚羊的人。就在他牺牲的那一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全国性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梁先生很快把保护目标对准了藏羚羊。当他了解到英国是藏羚羊羊绒制品的主要经销国,便写信给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希望制止这种非法贸易。布莱尔对此很快做出了回应。
就这样,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偷猎基本被遏制。如今,藏羚羊已经恢复到30万只以上。这个数字来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我个人所见,这些年每次走羌塘或可可西里,一路上所见到的藏羚羊,明显增多。
过洞措乡30多公里,是清水河。此处是阿里地区与那曲地区的分界线。我记得以前这里荒无人烟,如今增多了一座公安检查站。
对于清水河,我有一段难忘的记忆。2002年7月,当我与同伴走到这里,准备扎营过夜时,我照例先检查车辆。钻进车底,惊讶地发现,钢板弹簧断裂了好几片——从北京出发前,我们采购了许多汽车配件。因为买得太多,以至于与西郊汽配城一个店家做了约定,回来后,如果没有用到的配件,原价退还。可实际上,在那次为期2个月的旅途中,隔三差五修车,全算下来,日均修车2个小时,所有配件几乎都用上了,想退货也找不到几件。
在我们的配件里,有2片钢板弹簧,虽然数量不够,但总比一片都不换强。于是,次日早餐后,我与同伴开始换片,遗憾的是,由于工具不得力,拆不下来,只得把尽可能多的行李转移到同伴车上,减轻分量,小心翼翼地往前开。又过了一天,当我终于把车开到尼玛县城时,发现沿街一连串的修车店,都写着“换钢板弹簧”。
回想这桩颇为有趣的往事,再看看今天手中的车,真是很感慨——进步实在太大了。
清水河往前26公里,是中仓乡,乡里有加油站和餐馆,还有座检查站,领取限速条——限速条在10年前的西藏,特别普遍,这几年大都改为电子探头,已经很少见了,想不到这里还有。
限速条的内容是,从中仓乡到尼玛县城的198公里,限时163分钟。据警察说,之所以还发限速条,是为了保证安全,因为这段路有沉降。
将近3个小时后,终于来到尼玛县城。这个县的总面积有7万多平方公里,比2个北京、2个上海、2个天津的总和还要大,人口3.3万。
刚进县城,就看到一家尼玛大酒店,往里走,接二连三又有好几家。
这是因为,尼玛的位置相对比较居中,行走这段317国道,它是个理想的下塌地。如果打算探秘双湖,从尼玛一直往北就能到。此外,它的西南方向120公里处,是文布乡的当惹雍错,那里是个旅游热门,自然景色很美不说,还有古代象雄王国的遗迹。
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不止一次,这回就免了。进县城后首先加油,然后找旅馆休息。加油时,产生出2个欣喜,第一是油价回落到拉萨的水平,比阿里便宜多了
第二是这箱油行驶了1022公里,加油时仪表显示还有235公里的续航。事实上,上一箱油的成绩也不错,行驶837公里,加油时续航里程还有340公里。此次出游,一箱油开过1000公里出现好几次。有人看到美系车,立即想到油耗高,可实际上,这印象就跟羌塘公路一样,都是过去的事儿,如今可大不一样。
在尼玛过了一夜,天亮后继续往东。下一座县城是班戈,这个区间330公里,需要4个多小时。
途中的精彩之处,是路南首先出现恰规错,接着路北又出现色林错。在几处风景好的地方,都修建了观景台,便于游客停车、赏景。其中色林错的面积非常大,从东到西有70多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我国第二大咸水湖。
驶过色林错,来到班戈县,因为靠近纳木错,游客很多,故县城里的酒店不少。
离开班戈县城,东行15公里,有个路口,在此转入206省道,可以去纳木错。转弯处附近的里程碑是2127公里。昨天早上,我踏上这条公路时的里程碑是3294公里,沿着它走了1167公里后,与之告别。如果继续沿着它走,170公里后是109国道。对于返程游客来说,不想去纳木错,就没必要转弯,直接往东上109,就能出藏了。
纳木错的名气很大,可是,从狮泉河一路走来,见到了许多湖,特别是在游览了当惹雍错和色林错之后,再去纳木错,似乎不是很有必要。
我之所以去纳木错,是因为接下来我要从拉萨到林芝,也就是说,纳木错其实是路过——沿206省道往南走了100公里,来到纳木错湖畔。它是西藏第二大湖、我国第三大咸水湖,面积虽然比不上色林错,但被誉为“圣湖”,是三大圣湖之一。
我是从北边来到纳木错的。以旅游而论,纳木错的景点主要是南岸的扎西半岛和北岸的圣象天门。而我恰好从圣象天门的门口路过,由于疫情,景点关闭。其实,即使开放,我也不一定花钱进入。本来嘛,一个自然风景、一个巨大的湖,公路本身就围着它转,走一路、看一路。
走到纳木错,阿里大环线便画上了句号。此行我的目的是主要是“巡山”,能在寒冬腊月独自跑一圈,享受“在路上”的生活,对我来说,心满意足。从纳木错到拉萨只有240公里,多一半是高速公路,3个小时就能到。于是,加大油门,奔向拉萨,今天又能在咖啡馆里,欣赏布达拉宫的落日了。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