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老张的行摄之旅
长江水,向东流!
今天来到万里长江第二镇,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
曲麻莱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树州北部,处于三江源区,素有“三江源头第一县”的美称。曲麻莱县既是长江源之一,也是中国另一条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黄河在青海境内藏语称“玛曲”,意为孔雀河,其正源发源于麻多乡西南巴颜喀拉山脉的卡日曲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约古宗列曲发源于约古宗列山北麓的一股山泉,向东南流经星宿海后称为玛曲,境内流域面积3194平方公里,总长112.7公里。黄河源头群山耸立,草原广袤,是三江源主要的水源涵养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地位举足轻重。
长江北源主要源流勒玛河、楚玛尔河、色吾河、代曲河均发源于曲麻莱县境内,是中国南北两大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地。位于黄河发源地的著名旅游景点,“黄河源”纪念碑,曲麻莱县境内还有格萨尔王登基台、藏传佛教寺院、昆仑民族文化旅游度假村、昆仑山玉珠峰、玉溪峰、扎陵湖、嘎朵觉悟、广袤草原和通天河风光等旅游景区,每年八月八日为曲麻莱县昆仑民族文化艺术节。
曲麻莱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县境内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4000年前,曲麻莱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南北朝以后,这一地区成为苏毗的一部分。历史上属西羌故地,隋唐时属吐蕃领地。唐初,吐蕃强盛,征服了本地部落,遂成为吐蕃王朝的辖地。约在十二世纪中叶,囊谦部落在玉树出现的同时,在曲麻莱县南部出现了年措部落。
曲麻莱县的建置始于近代,1921年以后,陆续从果洛、四川迁居的牧民,逐步形成了九个部落。1924年,有布久昂为首的15户牧民从果洛阿江部落迁逃至县境内措娃尕泽一带游牧,组成第一个部落即布久(也叫红阿)部落。
曲麻莱县境内有藏族、汉族、回族、土族、满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藏族传统服饰中,较多地应用了水纹、云纹、龙纹、孔雀羽纹和花草纹样,还有日、月、星辰、山的变形图案,简练生动,绘形绘色,这种艺术风格,主要源自藏民族早期的原始自然崇拜观念和信仰。至今仍在藏区流行的煨桑、跳神、禳解、祭神以及婚丧礼仪中的一些习俗,成为根深蒂固存在的古老自然崇拜的遗留文化符号。
服饰中的自然崇拜,还体现在宝石饰物上。和崇拜山一样,玉树藏人也崇拜石,他们认为石头是山的组成部分,也是大自然的灵物,是神的杰作。尤其是珍贵的各种宝石,如红珊瑚、绿松石、玛瑙、天珠、琥珀等,是天神赐给人的吉祥物,能趋灾避邪,吸收天地灵气,圣瑞之极。族的项饰以天珠(藏语叫“斯”,其中以九眼石最为神奇)和珊瑚(藏语叫“曲茹”)为主,再配以绿松石、珍珠、玛瑙、玉石等,论串儿戴。男子一般戴两颗珊瑚珠夹一个天珠的项链。女子的项链,平时只戴一串,每串约有30颗珠宝,节日盛装时戴2至8串。胸前还有一种与宗教明显有关的金银制的护身佛龛,叫“嘎乌”,内装佛像、佛咒等加持圣物,不仅华丽精致,还可通过它来传达对佛的虔诚,被视为护身物。
藏族女装一定要饰以华贵的腰带,这种腰带,是由镂花鎏金的白银板或白铜板连缀而成的,每条都嵌有二三十颗珠宝,精雕细镂,图案精美,华贵漂亮,十分考究,一般戴二至三条。腰带上还要配挂上金银雕镂镶着珠宝的小佩刀、针匣、奶桶钩、银链、响铃串等等,更显得珠光宝气,琳琅满目。平时女子的腰带则较为简单,一般戴革质的,上有镂空的花纹图案,素朴大方。曲麻莱县境内的勒巴沟沟口是历史文化古迹文成公主庙,刻有六字真经和其他经文的嘛尼石随处可见。有的昭示于天日之下,有的浸润在涓涓流水之中,有的掩映在绿草翠叶之间,构成了让人惊叹的巨石文化景观。
感谢您关注行者老张,一起欣赏大美中华......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