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以“花开大西北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第十九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七里花海景区开幕。“花儿”演唱会演唱阵容由五省(区)选送的优秀“花儿”歌手组成。演唱歌曲既有传统“花儿”,也有新创“花儿”;有青海“花儿”、宁夏“花儿”,也有陕北民歌、陕南民歌、新疆民歌,让观众充分享受到了一场视听盛宴,现场观众一度热情高涨、掌声不断。
同一时间,在乐都区瞿昙镇药草台景区,第十九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分会场精彩同步,赛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通过“花儿”大赛这个平台,推出和打造一批“花儿”新人。
7月6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以“花开丹麻滩·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第十九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第十五届丹麻土族“花儿”会拉开序幕,悠扬动听的“花儿”大会为游客送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时值盛夏,一系列以“花儿”为媒介的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在河湟大地陆续举行,这是一场盛夏的民俗盛宴,也是属于人民群众的夏日狂欢,更是唱响海东“花儿”,打造“醉美海东”文化名片的一次视听盛宴。
“青青的湖水蓝蓝的天,好‘花儿’唱上了云端;民歌的海洋‘花儿’的天,幸福的日子心儿宽……”“花儿”是中国西部民歌,青海“花儿”历史悠久,至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辞优美,结构严谨,演唱自由,其中的曲令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的也不下几十余种,深受汉、土、藏、回、撒拉等民族的喜爱,素有“大西北之魂”和“西北的百科全书”之美誉。它已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10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进入农历六月,在河湟两岸,一场场精彩的“花儿”擂台赛,一场场民俗文化活动展演,一件件七彩绚烂的民族服饰……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和非遗活动相继登场,这些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为主旨,打造出了富有西部独特风采、河湟文化气派以及河湟人文历史情怀的高水平文娱活动。
从互助土族的安召舞、轮子秋,到民和的七里寺“花儿”会,再到循化的撒拉族婚礼、乐都的九曲黄河灯阵,海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唱皮影戏、听“花儿”、跳安召,随着一场又一场盛大展演活动的举行,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目前,海东市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断健全,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3项,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基本建成较为健全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近年来,海东市文旅部门通过资金扶持,加大传承人培养、开展系列品牌活动、加强研究出版等,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了“花儿”的保护传承,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花儿”保护传承良好氛围。“花儿”已经成为各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成为推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随着此次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西北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主会场活动暨“非遗进景区”活动在民和县启幕,将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高品质文化精神需求,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海东市也以此次“花儿”会为契机,以“花儿”为媒,充分发挥非遗赋能作用,积极推动“非遗进景区”。
与此同时,海东市还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录入的互助丹麻土族“花儿”会、乐都瞿坛寺“花儿”会及民和七里“花儿”会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重点,相继在乐都、互助、平安、民和等地旅游景区举办“花儿”演唱会分会场活动。指导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当地非遗项目、传承人、青绣工坊及相关企业非遗产品进行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利用“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助企纾困,促进文旅消费,增加传承人收入,让各族群众在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艺、参与民俗活动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实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非遗支撑。
文化是软实力,经济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海东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保护,鼓励运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打造优秀文化旅游演出节目,精心打造了《彩虹部落》《中国撒拉尔》等旅游演艺产品,使其成为海东非遗的亮点。同时,把“花儿”艺术节、土族歌舞、回族宴席曲等富含民族民间文化的元素融进旅游项目的创建中,以非遗文化为依托,开发了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并大力支持循化圣驼撒拉族刺绣、化隆回绣、互助盘绣等非遗产品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同时,借助非遗原生态保护传承以及各类文化展演和交流活动,积极打造海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使其成为建设河湟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平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又一个重要品牌。近年来,海东市相继建成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各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个。乐都区、互助县采取文字、语音与视频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对“洪水火龙舞”、黄河灯阵、土族文化等项目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为陆续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探索了新路径。
同时,突出大产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在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建设、重点项目规划布局中,突出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的展示和体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重点展示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创建A级旅游景区37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63个,其中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3个,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通过将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文化产业进行培育,先后建成省级青绣扶贫就业工坊13家,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扶贫基地25家,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以“协会+公司+贫困户”“车间经济+炕头经济”的模式,从业人员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至4000元,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双赢”。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