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作者: 时间:2022-09-27 13:20:06 浏览量:

“和戎”句明确肯定了使臣在维系和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使者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取得和平,表现出作者对于友人崔夷甫外出和蕃的信心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使者在和亲中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使者并不仅仅能够维系和平,有的时候也会打破和平,酿成战祸。吐蕃求亲太宗不许,使者回去搬弄是非,言明是吐谷浑从中作梗,吐蕃弄赞一怒之下进军吐谷浑,最终导致了吐谷浑的覆灭。虽然吐蕃灭吐谷浑的想法由来己久。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这次吐蕃使者的挑拨,才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所以说使者对于和平与否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使者对于和平意义重大,唐代青海诗中有很多,但这些涛作通常突出使者对于增进民族和睦所起到的作用。

唐代青海诗对战争的描绘固然让人心胸激荡,但其中涉及到的奇美风景和独特风俗则更加吸引人。诗中描绘的是包括青海湖在内的整个高原的风景,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地貌环境

在唐朝这个诗歌创作的繁盛期,不少人都用自己的诗作表现青海东部地区所特有的风景。这些人中,有沈俭期、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这样现存诗作很多,为人们所熟悉的名家;也有张谓、姚鹄、许浑、孙逖、周繇、耿漳这样现存作品较少,但却是唐朝无人不识的官员或大儒,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自己的诗歌中展现了青海东部地区雄浑壮阔的景致。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青海的景色壮阔,但环境恶劣,周围黄沙遍布,气候寒冷,使人生怖。所以很多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都是飞沙走石或者大雪漫天的景色,以此来突出环境的荒凉和恶劣。《煌唐人诗集残卷》中收录了一些关于青海的诗歌,作者虽己不可考,但却通过他的诗歌可知,他于安史之乱后被派出“使戎乡”,途中被吐蕃拘押,曾经被羁押在青海湖边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五十多首诗歌,反映了唐藩之问的关系,描绘青海高原的壮丽风光,研究价值极高。

其中的《青海望敦煌之作》尤为出色: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东部地区,气候寒冷,几乎一年四季都飘着雪花,只有夏季的九十天才偶尔见到芳草吐绿。这种气候特征在其另一首《夏日非所书情》中也有描述:“六月尚闻飞雪片,三春岂见有烟花。”

围绕寒冷的气候,作者展开了自己旅途,距敦煌已远,前面的路途又遥遥无期。路途遥远,风光奇异,作者孤独地走在路上,只能“独悲留海畔,归望阻天涯”,悲伤之情难以抑制,远眺家乡,却欲归不得。当然,也有诗人作诗表达对青海的喜爱之情。提到青海,必然绕不开青骢马,《隋书》记载:“青海周围千余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牧马于其上,言得龙种。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吐谷浑尝放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马是古人钟爱之物,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喜爱骏马,而青海所出产的“踯躅青骢马”更是小可多得的良马,所以很多诗人都在诗作中对其予以赞扬。

杜甫在《高都护骢马行》中,给予青骢马很高的评价:杜甫以七言歌行的形式,生动的介绍了青骢马。高都护即高仙芝,是安西都护,他随主人一路向东来到长安,顿时声名鹊起,身价倍增。再加上它通晓人性,曾在边地助主人立下赫赫战功,更显珍贵。现在它随主人从遥远的沙漠来到长安,因战功而受到恩惠被豢养,但却不甘心在此接受照顾,而是时时刻刻想着再回到战场,去建功立业。

诗人明写青骢马的雄骏,实际上却是以马喻人,说明自己想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而不愿在长安碌碌无为的志向。诗人借骢马伏枥,说自己困守长安:借骢马雄姿,喻自己高才;借骢马心愿,寄自己壮志。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咏青骢马的诗作中以《骢马》为题的有:李群玉“长嘶青海风,躞蹀振云丝”,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杨炯“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沈俭期“西北五花骢,来时道向东”。他们通常借青骢马来抒发自己渴望登上战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居住及音乐舞蹈

唐王朝对外交往提倡兼容并包,故而在频繁的交往中,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诗歌中也屡有反映。青海曾先后是唐与吐谷浑、唐与吐蕃交界之地,处于两个政权之间,故而在交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风俗和习惯也开始逐渐影响到唐人的生活。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不发达,以畜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青海湖拥有珍贵的水资源,在沙漠遍地的西北显得尤为珍贵,所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理想之地。青海由此形成了灿烂的文明,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为了方便迁徙,再加上生产力的不发达,青海居住的少数民族“男女并衣裘褐,仍被大毡,不知耕稼,土无五谷”,其巾住毡房对唐人的影响尤为深远。唐人的诗歌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述,以白居易的“毡帐诗”最有名。

白居易自己就曾在毡帐之中住过很久,他作了《别毡帐火炉》有“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如鱼入渊水,似兔藏深穴。”

描述了毡帐对于晚年的自己的重要作用。唐人受到青海等西北少数民族风俗影响,还表现在音乐和舞蹈等方而,柳中庸《凉州曲二首》其二“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刘宪《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那堪马上曲,时向管中吹”。这些诗歌表现出唐人对于青海等地的乐器弦管以及羌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把它们当作是边塞独特的象征。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戍卒登上青海烽火城西面的嘹望台,满目荒寂、苍茫的景象,进而引起孤寂之感,涌起思乡之情。而“更吹羌笛关山月”一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在视觉画面的中,加入听觉描绘,使诗歌立体感顿增。寂寥的场景中传来羌笛之声,似亲人呼唤,又似游子轻叹,在清冷月光的照射下,怎能不让人归心似箭呢?

西域乐器

羌笛、羌管都是西域乐器,在唐代青海诗中使用,说明这种音乐形式在唐代已经开始流传并为人们所接受。此诗是诗人悼念谢安之作,并以谢安自况。但在诗中却可以看到青海风俗对唐人的影响。李白来到东山古谢安的墓地,为其祭奠,怅然伤悲。看到我带来的美妓娇艳如花,皎洁如月,不禁想到谢安当年亲近的美妓怕是早己葬入被荒草覆盖的古坟中,化作一捧寒土了吧。

自谢安梦见白鸡已有三百年,如今我在墓前为你洒酒祭奠,也算我们一起痛饮。酒酣兴起,我即兴自编青海舞给你看,任由秋风吹落漂亮的紫帽。你我各自风光一时,但在时光流逝,又何必惊奇!李白固然是在借谢安自况,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在客观上却反映出青海舞蹈在这一时期已经传入,连李白都可自编自舞,可见其影响之深入。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独具青海特色的意象、雄浑豪迈又沉郁哀婉的基调是唐代青海诗显著的艺术特点。而青海的草原文化与汉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唐王朝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则显示出唐代青海诗的文化价值。其独特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现在从史学、文学角度关照唐代青海提供了参照。

结语

青海诗作为唐代边塞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拓展了唐代边塞诗的意象。其次,继承并发展了唐诗慷慨雄浑的语言风格。通过对唐代青海诗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唐代青海东部地区的兴衰变迁,反映独特的地貌环境和异域文化,展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古青海。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最早期关二意象的解读是哲学意义上的,但随着诗歌创作的不断发展,意象逐渐成为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

地貌环境及风俗物产的反映,展现出异域的粗犷和民风的多姿

实际上,意,就是主观意识;象,就是客观事物;意象就是被人的主观意识加工过的客观事物。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寄托在客观事物上,通过一系列意象的组合,形成典型意境,并通过阅读使读者产生共鸣。

唐代青海诗在诗歌意象的选取上,多选用与青海东部地区相关的事物,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一方面,选取“月“马”“风”“山”等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另一方面,开拓性地将“青海”“戍楼”‘‘孤城”“流沙”“驼”等独具特色意象运用在诗歌创作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