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
无论是小茶馆
还是公园街角
总能听到悠扬的民间小调
这也成为了青海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
青海的民间艺人们
吸收民间小调和古代小曲
从语言、语调、唱腔、风格等方面
丰富了原有的越弦
成为独具特色的青海地方曲种
青海越弦知多少?
青海越弦主要流行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在西宁广为传唱,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6月7日,青海省西宁市申报的“青海越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城隍文化微信公众号
青海越弦主要流行在民间,其演唱活动属业余性和自娱性,主要按居住地区组合,无固定班社。自娱性的演唱一般是由爱好者相约,或庭院炕头,或林园庙会,或茶园山庄相聚演唱等,各种场合都有其相应的惯用唱段。
青海越弦的传统曲目故事内容出自唐宋传奇、明清小说、民间生活故事等,尤其以表现民间生活故事的题材见长,大多数曲目是对秦腔剧本改编而成的。
图片来源:城隍文化微信公众号
郭福堂学艺闯潼关
相传,青海越弦名艺人郭福堂,青年时期身背三弦,离开家乡外出行艺。途经甘肃兰州,一路流浪到陕西关中腹地。当时,赶往潼关的郭福堂,生活十分困顿。赶路途中,郭福堂遇见了两个人,赶着四头毛驴,也往潼关方向走,便结伴同行。一天夜晚,郭福堂帮同行脚户的毛驴打扫槽圈、添草拌料。忽听得阵阵清脆的三弦声,顿时把痴迷曲艺的郭福堂迷住了。
第二日,同行的二人赶着毛驴又上路了,而郭福堂为学艺留了下来,在客店中一边帮工糊口,一边入夜聆听三弦,为的就是与弹三弦的高手见面。在与客店女佣人的交谈中得知,弹三弦的就是客店主人文彪。在郭福堂再三要求下,终于见到了文彪。文彪把三弦调好弦,让郭福堂就地弹唱。郭福堂使尽浑身解数,向文彪展示了自己的技艺,最终,文彪被这位赤诚年轻的青海学艺者感动了。
就这样,郭福堂被文彪收为徒弟,接受了陕西“曲子”的艺术熏陶。从此,郭福堂的技艺大为长进,回到青海后对青海越弦的传播、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承与保护让越弦焕发活力
在青海,越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唱腔音乐丰富,曲调优美动人,通俗上口,叙事抒情兼顾。
图片来源 中新网
目前,已记录的青海越弦传统曲目有一百多个,作为青藏高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青海越弦对当地居民价值观及民风民俗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路走来,民间艺人们见证了青海地方传统曲艺的兴盛、沉寂和复兴,始终不遗余力行走于保护和传承的路上。
图片来源 中新网
如今,很多曲艺传承人带着青海曲子,走进互联网、校园,他们不断尝试将传统曲子与新唱法结合,拉近戏曲与年轻人的距离,为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