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记载“(大)禹兴于西羌”,殷商甲骨文中有“羌方”“师伐羌”等记录,西周时期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一带便有羌人游牧,通常以为羌族系迁徙而来的三苗后裔与当地土著共生同化而成。羌人“逐水草而居”,亦有“依山居之,垒石为室”之群落,崇拜牧羊作为部落图腾,冠礼和葬仪等重要仪式皆在脖子上系羊毛绳,一般丧礼宰羊为死者引路,以接引主人灵魂飞升上天。青海方言、火炕、牛毛帐篷、手抓羊肉等都有古羌人的遗风,青海牦牛、藏系羊、浩门马等优良畜种亦由羌人驯化。时至今日,彝族、纳西等十多个民族及缅甸缅族、克钦族等大部分民族,都是青海古羌人的后裔。
羊图腾
古羌人分散于西北,部落人众甚多,然而至始至终未能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一则多为游牧部落随聚随散,二则部落间争夺牧场、水源积累仇恨,也就是说生活习性及环境所限都使羌人倾向内在分歧。《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生性坚刚勇猛、仗力为雄。”又记(羌人酋长)无弋爰剑子孙分散居住于河湟及其附近地区,分为150多个部族,大则数万人、小则数千人,彼此间相互抄掠侵犯,强弱盛衰无常,其中以洮河流域的研种、湟中烧当种、河州罕开羌、青海湖先零种等较为强大。
羌人酋豪
研种羌为无弋爰剑第五世孙“研”的部众,至秦孝公(前361~前338年)研种羌称雄威服一方,其酋长曾引羌人92部首领随孝公太子嬴驷朝觐周王,其后研种羌逐渐式微消亡,衍生出罕开、烧当等羌种。至始皇帝因北攻匈奴故而驱逐羌人,至秦汉革代之际,羌人又重返旧地臣服匈奴,然而匈奴奴役残虐羌人,胁迫其自西边侵扰汉朝郡县,史籍多次记载匈奴侵犯狄道,皆系匈奴驱使河湟羌人所为。此后羌人不堪压迫,罕种、开种羌遂组织罕开联盟转投汉廷,朝廷封罕开联盟首领为侯爵,其辖地人众与先零等羌接壤杂居,曾协助赵充国平定羌乱,后部落民众大批内徙至天水,另有迁居黄河以南河曲至河关一带,东汉时参与西羌起义反抗暴政,魏晋时已然汉化散处关中、渭北等地。
汉庭使者慰劳罕开羌
烧当羌为无弋爰剑第十八世孙“烧当”部众,烧当玄孙滇良联合诸羌击败先零羌,成功夺得大榆中地而逐渐强大。东汉57年烧当羌首领滇吾袭击陇西郡,先前归降的羌人部落全部叛汉,嗣后烧当羌被打败,叛乱羌人部落或逃或降,不久部分烧当羌归降朝廷,滇吾亦率部投降。77年烧当羌首领迷吾联合别部落进攻郡县,被汉军击败后逃散,迷吾退居黄河以北,88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来降的迷吾,其子迷唐及羌人诸部反出劫掠。朝廷任命邓训为护羌校尉,随后成功收服诸羌,击散迷唐所部烧当羌。邓训死后,迷唐引兵劫掠再次被击败,后投降朝廷旋即反出,不肯到洛阳朝觐,101年汉军再次打败迷唐,烧当羌六千余人投降,迷唐越过赐支河源头投靠“发羌”,所谓“发羌”即“蕃羌”,为后来唐时崛起之吐蕃的先民。数年后迷唐病死,余部归降朝廷,当时部众已不足数十户。其后,因朝廷征发羌人屯戍之故,先前投降的烧当羌作乱抢掠切断陇道,后被汉将击败,烧当羌部众再度因重创而离散,最终湮灭无闻。
“烧当羌”滇良世系
先零羌联盟由先零首领滇零创立,是继研种羌后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此后许多羌人叛乱皆以先零羌为主导,汉初居处于湟水下游至庄浪河流域一带。至汉武帝以降,先零羌与众多羌人部落化解仇恨结成联盟,与匈奴勾连互通,合兵10余万攻击汉朝郡县,被将军李息等驱逐至西海、盐池一带。至宣帝时联盟复又膨胀,预谋联合进攻汉塞,朝廷遂诱杀先零羌豪及部众,引起诸羌怨怒作乱,而后赵充国受命平定羌乱,重创先零羌主力,余部退居青海湖西南及大、小榆谷及河曲等地伺机再起。至新朝王莽期间,先零羌势力蔓延至陇西等郡,后被东汉来歙、马援等击败,迁其降众于天水、陇西、扶风3郡。自107—184年,先零羌余部屡屡与东汉为敌,经过多次战争较量,直至东汉末年,先零羌才逐渐衰亡。
羌民聚居地区
此外,战国时羌人势力延伸至祁连山区,延续至秦国一统之时,已有羌人部落进入河西走廊,且开始活跃于政治、军事历史舞台。汉武帝于河西走廊“北却匈奴,西逐诸羌”,设置设护羌校尉以统治羌人,以高压与怀柔并举加以统治,《汉书·地理志》记载为安置番乐羌于河西走廊设置番和县。至东汉87—167年之间,河西羌民发动对汉战争近十起,范围遍及河西走廊郡县及要塞,然而羌汉战争本质上为汉匈战争的战略附属,朝廷对羌民的意图在于安抚维固,因而随着两汉开通丝路和经营西域战略的逐次张开,河西地区各种群加速融合,游牧民众逐渐适应农耕定居,其间掺杂着种种现实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一些家庭破产沦为富户佃农或奴隶,故而汉砖晋壁之上常见披发羌民躬耕养蚕场景,一些风俗上也逐渐汉化比如废除火葬改为土葬,而且在定居时根据古羌历法及“释比”铁板算推算出羌历年,而河西羌人的名号则逐渐消逝,其血统糅入河西走廊的先民后裔之中,此外河西羌人亦有西迁西域者与婼羌先民融合,还有相当部分南出祁连入青藏高原及陕甘川边与氐羌等融合,亦有北入大漠融于匈奴等。
羌人分支演变
至魏晋之时,匈奴经过两汉数百年军事打击,部落先是离散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化朝廷,北匈奴则在后续打击下持续离散,一部分西走欧洲,一部分由魏主曹操内迁入河南、山西一带,其余散落部众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这个时期,中原王朝消灭匈奴的历史任务业已完成,故而河湟地区的战略地位随之发生重要变化,又魏晋两朝朝廷衰弱,仅承继两汉旧规经营河西、河湟及西域地区,王朝内外种落族裔纷然相杂,河湟地区羌人势力强盛,整个华夏文明圈蕴藏着重大危机,最终王朝在西晋“八王之乱”中轰然倒塌,仅在东南之地支起一柱即“东晋”,其后又多次改换门庭不成气候,北国封疆则陷于“十六国”战乱革代之血腥一幕,河湟地区在历史洗涤中一如既往的除尘布新。
“五胡乱华”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