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作者: 时间:2022-11-20 13:36:28 浏览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2022年1月26日,“发现良渚”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通过“文明之邦”“神王之国”“古今之路”三个单元讲述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

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南越王博物院有一批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器,共400余件,为1993年国家文物局调拨。

在历史年代上,良渚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非常接近,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只不过一个地处长江下游,一个位于黄河上游,距离长达1800公里,呈现了截然不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早在2002年和2011年,我院曾举办过两次院藏马家窑彩陶展览,展出过部分精美彩陶。

在此次“发现良渚”展出契机,陈列展览部将围绕“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信仰与符号”、“墓葬与生死”三个篇章,通过线上图文形式,给大家带来“发现良渚”与院藏马家窑文物相结合的系列推送。

首先开启第一篇: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你在最东我在最西

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在环太湖约3.65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区中,目前已发现几百处良渚文化遗址。其中,在莫角山遗址群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并由巨大的夯土城墙所环绕。城内的莫角山上,有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基址,很可能是良渚古城的政治中心,附近的反山遗址为良渚高等级墓葬群,可能属于王陵区,发现大量精美玉器和随葬品。在城墙之外,有著名的瑶山贵族墓葬群和祭坛,以及外围水利系统。这些良渚古城内外的核心遗址,是迄今所知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距今五千年前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且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考古证据最充分的都邑遗址。古城以外,还分布着多处聚落群和等级低于良渚古城的区域中心,从而形成了多层级的聚落结构,表明良渚文化已具备早期国家阶段的特征。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良渚古城结构平面图

(图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良渚陶房屋模型

(图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马家窑文化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及四川部分地区。关于马家窑文化的起源,考古学家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器物及纹饰演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它应是由中原仰韶文化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而成的一支地域性文化。根据时间发展顺序可以分为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目前考古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主要为墓地,和伴随墓地的祭祀坑,以及一些的房屋、陶窑遗址,但尚未发现城址、城墙等遗迹,尚不具备早期国家的性质。马家窑文化早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在马家窑类型墓葬中尚未发现随葬品多寡明显的现象,这一时期可能还处于母系制的对偶家庭阶段。到了第三阶段的马厂类型,墓葬规模大小和随葬品多寡区别明显,有的墓葬还出现人殉和人祭的现象,此时的马家窑文化已进入父系制阶段,私有制和阶级对抗的出现,说明已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此外,马家窑文化各时期的制陶业发达,特别是有相当数量的彩绘陶器,体现了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貌。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彩绘陶器

(南越王博物院藏)

黑与红:截然不同的陶业格局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黑陶为主,是良渚最具特征性的器物之一。其实黑陶的胎体也呈灰色,仅表面为黑色,因此也叫黑皮陶。黑陶遍布良渚文化的不同时期,中后期的黑皮陶一般打磨光滑,器皿黑而发亮。“发现良渚”展出几件典型良渚黑陶器,有陶双鼻壶、陶鼎、陶盉、陶豆等器型。其中,双鼻壶是贯穿良渚早、中、晚期的一种盛储器,整体变化不大;而陶鼎和陶豆在不同时期的样式有较明显区别,此次展出的陶鼎和陶豆约为良渚中晚期的器型,鼎是常见的一类炊煮器,豆则是常见的盛食器;至于陶盉,与陶鬶作为组合在良渚时期常常出现,它们是用于日常宴饮的酒器,鬶一般是用于直接加热的温酒器,而盉为分酒器。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发现良渚”展出的陶双鼻壶、陶鼎、陶盉、陶豆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马家窑文化则以彩陶为主要特征。马家窑文化考古出土的陶器以红陶为主,还有少量灰陶和黄白陶。红陶中大多为素面,但彩陶所占比例也不少,且随着时间推移比例增加,有的墓葬中彩陶甚至占总陶器数量的80%。彩陶上的彩绘以黑色为主,其次红色,还有少量的褐色、白色,这些颜色属于矿物质颜料。绘制后还采用打磨的方式,因此手感特别光滑,这一点与良渚文化黑皮陶的打磨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越王博物院藏马家窑彩陶涵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马家窑类型约相当于良渚早期偏晚时期,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则大约相当于良渚文化的中晚期。院藏马家窑类型最典型器物是一件束腰壶,在甘肃马家窑类型时期的永登杜家坪出土过,但之后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墓葬基本上不见。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马家窑类型的束腰壶

(南越王博物院藏)

像良渚文化常见的陶鼎、陶盉,在马家窑文化各时代类型也几乎不见,说明两地文化呈现不一样的炊煮方式。而贯穿于良渚文化的豆型器,在马家窑文化也几乎贯穿始末,说明两种文化具有相似的盛食方式。另外,整个马家窑文化最常见的一类彩陶器是一种双耳陶壶,包括长颈鼓腹与短颈丰肩两式,南越王博物院藏有多件这类彩陶壶。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半山类型的双耳陶壶 半山类型的彩绘陶豆

(南越王博物院藏)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纹饰风格多样,或精细,或粗犷,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摹写大自然的太阳纹、流水纹、漩涡纹、波浪纹等;一类是由三角形、圆形、直线等几何纹创造出的抽象纹饰;还有一类是模仿蛙纹、鸟纹、人纹等生物主题。如院藏的半山类型的双耳陶壶,通过纹饰的展开,可见腹部中央为红黑彩绘组成的涡纹,红彩的加入更加凸显了涡纹的韵律感,再伴以锯齿纹,增加纹饰整体的层次感;另一件双耳陶壶,肩部的涡纹之中还填方格纹和编织纹,平视如飞浪横卷,俯视如巨澜回翻。此件彩陶壶早前在我院“翰墨飘香——文房四宝专题展”中展出。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半山类型的双耳陶壶(南越王博物院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半山类型的双耳陶壶(南越王博物院藏)

反观良渚文化的黑皮陶器,除了以弦纹,竹节纹在器表做简单装饰外,还会采用刻划方式绘制精细的纹饰,堪称微雕作品。“发现良渚”展出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的2件黑陶片,年代约为良渚晚期,描绘的是鸟首蛇身纹,纹饰细腻,在良渚刻纹陶器中相对少见。除了动物纹饰,在良渚的黑陶也偶尔能看到类似马家窑的几何纹饰,如海宁小兜里M32,为良渚晚期墓葬,出土一件双鼻黑陶壶,上面循环排列的双弦刻纹,体现了和马家窑异趣同辉的审美风格。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发现良渚”展出的鸟首蛇身纹黑陶片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海宁小兜里出土的双鼻壶

同“石”而不同“食”

良渚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自然少不了石器。良渚文化的石器工具种类多样,有斧、锛、凿、刀、镰、犁、纺轮等,普遍应用于农耕、渔猎、加工等领域,特别是三角形石犁、石镰等田器的大量出现,反映了良渚文化以稻米为食的稻作文化。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器型有穿孔石斧、有段石锛等。石斧也叫石钺,主要见于墓葬,一般平民墓葬的石钺均为日常工具,以泥岩制成,而贵族墓葬的石钺,则主要为礼器,以凝灰岩制成,颜色斑驳,也称“花石钺”。“发现良渚”展出反山遗址20号墓出土的多件石钺,就属于“花石钺”。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发现良渚”展出的石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发现良渚”展出的余杭茅山遗址4号墓石钺、反山遗址20号墓出土的石钺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良渚文化穿孔石钺的使用示意图

(图片由良渚博物院提供)

马家窑文化早期以磨制石器为主,但还保留部分打制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也以石斧(钺)和石锛为最主要常见石器,也是马家窑先民日常使用频繁的工具之一。但和良渚文化不同,马家窑文化石斧(钺)多数无穿孔,因此无孔石斧(钺)连接木珌的方式与良渚穿孔石钺不太一样,下方示意图是青海柳湾遗址马厂类型无孔石斧(钺)的木珌连接方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青海柳湾遗址马厂类型无孔石斧(钺)

除了石斧和石锛,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不少石刀,石刀有穿孔和无孔两种,可以利用绳索直接捆绑在手上使用,有的石刀还附有骨柄。石刀的大量出现,与马家窑先民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有很大原因,这主要是受制于当地干旱寒冷的气候。他们狩猎的野生动物以鹿、野猪、羚羊、河狸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畜牧活动。另外,石刀也运用于农业活动,马家窑文化的农业活动属于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生产,以种植黍和粟为主。青海柳湾马厂类型的一座墓葬里,一个素面陶瓮装满了粟。此外,马家窑文化中常见的陶罐,也常用作储粮。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半山类型的陶罐(南越王博物院藏)

良渚文化所在的区域,气候温暖湿润,当地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比马家窑文化干旱寒冷的气候环境更适合农业生产。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良渚文化已经具备了发达的稻作农业,稻作生产有明确的组织、管理和规划。在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出土了近40万斤的炭化稻谷,城内稻谷储藏量之丰富,间接反映出以良渚国王为代表的王国统治阶层拥有巨大的财富。良渚先民除了以稻米为主食,家猪则是他们的主要肉食,此外还通过家畜饲养及渔猎采集,发展成丰富多样的饮食结构。

“有玉”和“无玉”

玉器也是良渚文化中最具特征性的一类器物,根据考古发现可知,良渚先民掌握着高超的治玉技术,他们利用竹子、麻线等材料,加上水、石英砂切割玉料,并用燧石雕刻、石英砂打磨。琮是良渚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也是良渚文化中重要的礼器。琮的形态多样,早期的玉琮为短筒形镯式琮,后期发展为外方内圆的方柱体玉琮,整体也从单节琮发展到了多节琮。此外,良渚文化玉器中常见的锥形器、玉管、柱形器,有时也会仿照琮的形态,统称琮式玉器。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发现良渚”展出的各式玉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玉琮制作复原示意

(图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良渚玉器作为史前玉器发展的高峰,其独创的玉琮向中国四方传播,但整个马家窑文化时期不仅没发现玉琮,连其他玉器也罕见,墓葬基本只见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直到马家窑文化之后的齐家文化阶段,玉器才忽然发达起来,但齐家文化考古出土的良渚式玉琮发现极少,形制也有很大变化。齐家文化是承袭马家窑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同样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该文化以素陶为主要特征,南越王博物院亦藏有40余件齐家文化陶器。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齐家文化平口高领折肩红陶壶

(南越王博物院藏)

从黄河上游眺望长江下游:跨越空间的两个文化

 

齐家文化单耳红陶壶

(南越王博物院藏)

总的来说,良渚文化展现的是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具有复杂社会分化、明显的阶层分化和统一精神信仰体系的早期国家形态。良渚文化作为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高峰,得益于早前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它们是良渚文化的前身,在文化因素和分布范围上是一脉相承,最终造就了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

相比之下,马家窑文化显得“先天不足”,马家窑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源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人口压力膨胀,导致人们到西边人口稀少的地区开发新的耕地,随着马家窑类型向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的发展,马家窑先民的活动范围呈现逐渐向西的趋势。但生活在甘青地区原本都是一些半游牧性质的土著,缺少文化积淀,导致马家窑文化整体发展缓慢而艰辛。但是,马家窑文化诸类型均有发达的制陶业,陶器的数量和质量在新石器时期居于前列,此外,马家窑文化以拥有中国最早的青铜器而闻名,且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西亚谷物,发展出一条和良渚文化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些综合因素,最终造就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两道异彩。

在下一篇,将围绕“信仰与符号”,继续和大家分享院藏马家窑文物和“发现良渚”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