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外来的遗物当中,值得重视的还有货贝。货贝生长在温暖的热带海域,例如黄宝螺,现在生息台湾和海南岛以南。产于南海的黄贝,现在在黄河中游地区仍有发现,且绝大多数集中见于黄河上游地区。其中新石器时代中期末至后期初始的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384号墓出土的随葬品为货贝的最古事例。该遗址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更为确实的事例当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青海省乐都县柳湾遗址873号墓和916号墓的随葬事例。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后半的齐家文化阶段,类似的事例愈发增多。
在地处内陆的黄河上游地区,南海出产的货贝如何被带到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观点,其中最有利的观点认为,货贝是顺东海沿岸北上,从黄河下游地区通过中游地区流传至上游地区。且不说这个流传途径是否可信,货贝以及该地区不出产的绿松石均为外来物品,是当地社会的贵重植物。也就是说拥有货贝和绿松石制成的装饰品有着特别的社会意义。可以想见,货贝和绿松石在此具前述的那种强调所有者与其他群体保有交流的社会标志意义。
此后货贝在二里头文化以后以至商代以后的墓葬中一直多用作随葬品。虽然在新石器时代被赋予的社会意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货贝在商周社会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威信物。
区域文化的各自发展的过程在邻接区域之间也逐渐开始了交流。显示这个过程的,是在各区域展现的陶器构成的变化。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鼎,在黄河中游地区,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前期,而后逐渐在与黄河下游、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地区等邻接区域间的接触中逐渐扩散。而出现于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豆(高杯)则正好相反,是向着长江下游、黄河下游、黄河中游地区逐渐扩散。
在另一方面,山东的黄河下游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创造了用于酒器的鬶。从黄河下游地区的立地特点来看,一方面是从长江下游地区向长江上游地区,另一方面是从黄河中游地区其上游及渭河流域逐渐扩散。
同时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下游地区开创的大口尊也是从长江下游地区向长江中游地区传播。更有鬲这个新器种,是在新石器时代终末期在与长城地带接触的地带扩散开来的器种,但也可见于渭河流域、黄河中游地区北部以及黄河下游地区的部分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石器时代终末期的鬲之外,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各区域独创的陶器在渭河流域至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大范围区域内部达到了共有的状态。在相当于后来的商周社会文化范围的区域内的陶器一致性显示的是,这些区域作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兴盛的交流圈,到达了共同拥有大范围的信息的阶段。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