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关隘,古往今来,有关平安小峡的故事数不胜数。而今天关于小峡的故事,则从四座桥开始。
小峡有哪些独特之处
湟水河自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发端,一路向东奔流,首先在湟源县东部形成一个峡谷,继而才有了西宁盆地。湟水河在西宁尽情舒展腰身,同时接受北川河、南川河的注入,似乎在积蓄什么力量,再一次冲关过隘。果不其然,这一次要过的,便是小峡。因此,将湟水河西宁段放大了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葫芦,小峡则是葫芦口。
与此同时,小峡也是湟水河进入海东后的第一个峡口,再往下游,则有大峡、老鸦峡等。同样的道理,正是有了小峡的存在,才有了河湟新区、平安区的平缓地带。
小峡的赫赫有名,主要和当地的地质结构有关。在湟水河沿线,两岸几乎都是土山,有些还是雅丹地貌。包括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在内,湟水河两岸一改“土里土气”,全部变成了险峻的石山。尤其是小峡,两侧怪石嶙峋,十分狭窄,特别是雨天,滚石滑坡是常有的事,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
有关小峡的形成,当地民间赋予了其神话色彩:相传,当年有位神仙路过小峡时,见此地道路不通,河水淤积,便用弹子石劈开峡口大山,使湟水东流。清代平安诗人朱向芳曾作峡口弹子石诗:“传闻开此山,丸脱神手间。百丈惊星落,三生逐月还。烟凝苔草绿,雨点土花斑。会待娲皇炼,补成天九寰。”
据当地老人讲,所谓的“弹子石”确实存在,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神石”被当地百姓所膜拜,清代时这个石头还存在,后来就不知所踪。
和弹子石共存的,还有一个风神洞。因为小峡不仅狭隘,而且还呈喇叭状,是一个大的风口,供奉“风神”是合情合理的。小峡风神洞在史书上被称为“风岩”,当地人则称之为“风婆洞”。可惜的是,清同治三年风神洞被烧毁。光绪三年,西宁知府邓承伟筹集银两,仍于旧基筑墙根厚五尺,收顶二尺、高二丈五尺,建大殿、东西厢房各三间,屏风门一座,山门一座,碑亭二间,立有风神坛石碑,上有左宗棠碑文。
小峡东侧不远处有个王家庄,村民曹先生对风神洞略知一二,他说“风婆洞”就在小峡南侧陡峭的山壁上,也就是如今的民小公路小峡隧道口处。我们按图索骥,却因为没有通往山上的道路无法攀岩而上,最终和风神洞遗址擦肩而过。
而对于村里的“大庙”,曹先生还有些记忆。据其介绍,“大庙”就在村内西沟旁的一个台地上,规模很大,至于是什么庙,因为当时自己还是个孩子,就不得而知了。后来,这座庙宇被毁,至今已经一无所存。
曾经的卧桥在哪里
有河的地方就有桥,而桥的架设并不是随意为之的事情,它要么是军事需要,要么是经济通道,要么是两地的连点。但总的来说,桥是多种作用的集合,甚至是文化的交融和贯通。
说起小峡的桥,就要从一座小木桥说起。
据不少当地老人回忆,解放前后小峡只有一座木桥,全部是木质结构,桥梁用方木铺成,桥面是木板,护栏也是木柱。桥面只有两三米,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
其实,早在汉代时,小峡就有了桥的存在。从小峡跨过湟水河,就到了互助的地界,第一个村子名为高寨,也就是现在的西宁曹家堡机场所在地。从小峡北去,全部是绵绵大山,大有“云深不知处”之感,可这里也是通往互助的一条重要道路,尤其是前往哈拉直沟的要道。
哈拉直沟和平安颇有渊源,1949年沿旧制设毛荷、黑鼻乡,1957年合并为黑鼻乡,1958年与丹麻、陈伯、贺尔等乡合并成立哈拉直沟公社,1960年归西宁市平安区,1962年复归互助县,1983年更名为哈拉直沟乡。小峡是直通哈拉直沟的所在,因此在这里架桥一点都不足以为奇。
据相关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当地群众为了解决过河难的问题,自发募捐,献工献料,依靠当地能工巧匠铸造了三根长两米、宽15厘米见方的四棱铁柱,在小峡架起了第一座旋涡式简易木桥。1930年,因年久失修卧桥变成危桥,当时互助县高寨乡西庄村的范生录担负起危桥的复修工作。历时一年,范生录用直径约两尺的圆木重新架起了木桥,桥面上用木板覆盖,头顶还修了天棚,看起来外表十分壮观。1958年兰青铁路铺轨时,为了从南往北拉运铁轨,铁路部门在木桥两段筑起混凝土桥墩,两面架设支撑架,并横拉了6根粗钢丝绳,把木桥变成了吊桥。
曾经的小木桥在哪里?不少人以为它就在如今的小峡桥位置,但事实并非如此。王家庄多位老人指认,以前的小木桥被当地人称为卧桥,它在小峡桥东侧500米左右处,位于王家庄以北。当年,木桥南岸还有一座龙王庙,后来随着木桥的消失也销声匿迹了。
但不管怎么说,曾经的小峡木桥就是海东名副其实的湟水河第一桥。(上)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