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小高陵,高扬在江源大地的一面红色旗帜

作者: 时间:2023-02-05 12:22:10 浏览量: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湟源峡内,药水河畔。有一道风景,层层梯田连九霄;有一首歌,曾唱遍日月山下,湟水河畔;有一座精神丰碑,伫立于高原大地,激励着代代青海人。

小高陵这三个字已不仅仅指代一个地名,更代表着湟源地区诞生的一部红色党史,是一种从中孕育出的精神象征。这股精神源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源自高原儿女对自然的敬畏,源自一代代党员干部勇于开拓进取的胆识,源自世世代代村民团结一心的心境。

如今,小高陵村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但代代传承的小高陵精神却依旧闪耀在这片大地上。

小高陵,高扬在江源大地的一面红色旗帜

小高陵,高扬在江源大地的一面红色旗帜

治山水,荒山秃岭换新貌

“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镰、志气豪。劳动开创新天地,高山低头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岭换新貌。 ”

这首《小高陵人民多奇志》是由上世纪70年代陕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中的主题曲。这首曲子,生动描写了当时小高陵人民治理荒山的壮丽场景,刻画出了小高陵人民誓要开创新天地的凌云壮志。即便过去了四十余年,这首曲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精神内核,仍旧深深地镌刻在小高陵村每个人的心碑。

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小高陵人并不会意识到他们的壮举将会为后世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当时的他们心中只要一个信念——要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生态恶劣的面貌!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是个山穷、地穷、人穷的“三穷”村落。

有村史记载, 1949年解放前夕,全村79户人家,有20多户被迫外迁, 30多户在年景不好时外出讨饭谋生。

为了改变这一困境,小高陵人民发出了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仅凭一双手豁出去大干一场,一定要让荒山变样,恶水让路。没工具自己造;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树苗,自己育。在首任村党总支书记陈世元的带领下,小高陵人逐渐摸索出了“先治坡面,后治沟壑,由上而下、由小到大”的整体山区治理方针。并在随后的六七年里,相继开展了大兴水利、广修梯田的大规模山区基本建设。

修梯田,劳动开创新天地

由于地处黄土高坡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高海拔、低气温、蒸发量大过降水量的实际,让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小高陵村庄稼广种薄收,全村200余户千把口人过着“早上汤,晌午光,晚上空碗见月光”的日子。

为了能让全村人吃饱肚子,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小高陵人在继续治理山水的同时,开始摸索在适合的地方修筑梯田。

60年前的“尕队长” , 后来担任过小高陵村第六任村党总支书记,如今已86岁高龄的李积福对当年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修梯田,一天至少干10个小时,十几个人手提肩扛一天能挖40多米。到了半夜,还要从家里把灰背到地里,给地里上肥……”

在开荒的这个过程中,小高陵本村的姑娘们自发组织了一支“铁姑娘队” 。哪里苦大,哪里活重,她们就去哪里干,她们甚至喊出了“不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决不出嫁”的豪言壮语。

当时,村子里有个叫马玉林的回族老人,带领三个女儿参加“铁姑娘队” , 整整修了10年地。为了修地,马玉林耽误了给女儿说婆家的时间,三个女儿出嫁时都已是二十五六岁的大龄姑娘。

当时16岁的马菊芳也自愿报名加入“铁姑娘队” , 是8位女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经夜深等社员们睡沉了, 8位姑娘打起精神悄悄出门,摸黑把麦捆背到打麦场,小小的个头窄窄的肩,一扛就是近百斤,还是义务劳动,不计工分。

在小高陵人的不懈努力下,曾经跑水、跑肥、跑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田、保肥的“三保田” 。亩产从原来的一百公斤翻了三番,有些地,产量甚至达到五百多公斤。

善创新,敢为人先促发展

1979年,时任生产大队队长的李积福,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先进单位和全国劳动模范授奖仪式并受到表彰。他对于村子今后的发展有了新的想法—— “城建热潮蓄势待发,咱为啥不乘势办个砖厂呢? ”

1980年,小高陵砖厂建成随后几年,李积福从零起步、从头开始,砖厂也逐步发展,扭亏为盈。

1990年,时任小高陵村党总支书记的李积福鼓励群众大胆闯市场、脱贫致富。村民李忠林有在村口109国道旁开排骨面馆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李积福听说后,二话没说就把家里存放的400元钱借给了他,李忠林家由此开起了排骨面馆,生意日渐火爆并迅速致富,周围人受到鼓舞纷纷效仿李忠林开起了排骨面馆,如今小高陵集镇有80多家各色餐馆,闻名遐迩,成为109国道马路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

1992年,李积福又利用药水峡的花岗岩资源,在小高陵建起了花岗岩厂。经过几年的打拼,到1997年,厂里已经开发出十多个石材品牌。

跨入新世纪,小高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党群小组帮贫致富活动,勇挑新农村建设重担,在全县率先建起新农村样板。如今,按照“红色教育、绿色发展”的思路,小高陵所打造的“党建+红色教育+扶贫+旅游”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已成为了小高陵新的发展支柱。

回顾小高陵的创业史,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实现了小高陵发展的飞跃。

重传承,永葆精神不褪色

小高陵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是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有一支心里总是装着党、装着国家、装着群众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不管是在湟源县城里的小高陵精神展览馆,还是小高陵村里的小高陵精神传承馆,都有一面悬挂着从1955年至2000年间担任过小高陵村党总支书记的陈世元、王生珍、颜生贵、陈发基、朗卓玛、李积福六人群像墙。他们六人就如同小高陵人的精神图腾,像接力棒交接一样传承着小高陵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优良传统。小高陵村第二任党总支书记王生珍善于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关系十分和谐,他的很多事迹至今仍被群众津津乐道。

王生珍在任时,他把周边区域的牛羊便宜购入,进行饲养后屠宰运至西宁进行买卖贸易,再用肉交换大量日常生活用品然后平价销售给小高陵群众,解决了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短缺问题。

第三任书记颜生贵是一个不爱说话,只知道苦干、实干的人。在后阳坡挖坑栽树中,他每天抢先,每天挖50个大坑,栽树100株,整整干了18个小时,之后昏睡在潮湿的土地上。

小高陵村能有如此巨变,最重要的原因是打造了一支“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党支部书记队伍。他们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一任接一任的始终保持实干精神。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批好的带头人,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得到了充分发挥。

回顾历史,小高陵人曾经在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奉献书写了治山治水、改变家乡面貌的动人乐章。小高陵精神在他们的感人事迹中得以形成、传承和升华。今天,小高陵村留给人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精神仍在延续,它依然像一首催人奋进的时代进行曲,始终激励着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继续奋勇前进。

“红色基地”架起小康路

过黑白老照片,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的乡亲们认真寻找自己或父辈的身影:日月山下,青藏路旁,旌旗遍插秃岭,人海漫卷荒坡,植树造林修梯田。

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沉淀,小高陵精神——这份老一辈人铸就的荣耀,如今依旧是这片红色热土上沉甸甸的财富。

时代在更迭,但小高陵人骨子里流淌的那股子执着的精神没有变。60年后的今天,登临小高陵村四周的山坡地,眼前尽现青山绿水碧连天、层层梯田连九霄的壮丽景色。上山的村庙已荡然无存,但那两棵祖先种下的柳树还在,在春风里返青抽枝。当年的驮队已了无踪影,穿过村子的109国道上汽车穿梭往来。坐落在沟口的一片新村,灰墙红瓦,炊烟缭绕,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熠熠闪亮,仿佛能听见它们在诉说着小高陵的过往岁月和未来畅想。

当年,小高陵村的原党总支书记李积福,和数百村民一道,种树苗、挖梯田、办砖厂……用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在日月山下,竖起了一面“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大旗。斗转星移,曾经的少年已变成耄耋老人,但他的儿子已经接过了带领小高陵发展的接力棒。

“红色是小高陵的底色,我心中的小高陵精神,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艰苦奋斗。 ” 李积福的儿子、村党总支书记李明海肩上的担子,可不比他父亲当年轻松。

2017年随着环保督查工作的进行,小高陵村主动关停了砖厂和花岗岩厂,集体收入一夜“归零” , 从老一辈人手中接过的这碗饭不能吃了,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这可愁坏了李明海。

“当了就当好,当不好就别当! ” 在李明海一筹莫展的时候,李积福对儿子的这番话,好似一记响亮的鞭子,抽打着新一届小高陵村“两委”班子,必须有所作为。

就在这时,湟源县委县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小高陵指了一条发展新路,依托小高陵精神,打造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就这样,新一代的小高陵人认认真真做起了新时代的小高陵篇章。

李明海规划的红色旅游,一边要建立起党员培训教育基地,一边要发展生态田园的休闲旅游。 “全村党员和村民都非常支持,而且现在政策对发展旅游的扶持力度也很大,时机很好。这块搞好了,不仅传承了我们的精神,也对村里集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带动作用。 ” 李明海信心满满。

他带领村民开始探索“党组织+公司+协会+农户”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致富新模式。通过盘活集体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赢共富” 。以“红色股份”探索村企联建、共建模式,让群众参与经营,公司统筹管理。以免费提供摊位或给予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群众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投资4500多万元的小高陵红色基地已具规模,各项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上午组织大家学种地,中午自己做饭吃,下午拓展训练和上党课。这样的红色体验教育很有吸引力,一到春天就开始有订单排队啦。 ” 李明海兴奋地说,为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小高陵基地为4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除了清洁、服务等工作,培训学员种地时还可以当教员,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非常乐意干! ”

一道道岭来,一条条沟,山还是过去的山,但山里的景致已大不相同。一边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区” , 一边是“农村集体经济‘破零’示范区” 。如今,凭借着红色教育、红色旅游、马路经济、养殖业和劳务输出齐头并进,小高陵人均收入达到13200多元,领跑全县平均水平。而在李明海看来,村上的整体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小高陵红色教育基地已经实现了从贫穷到致富的蜕变。

“未来的小高陵村,要深入落实省上‘一优两高’的要求,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红色旅游和产业结构调整,小高陵人再一次以‘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精神,强基础、聚实力、谋发展,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 李明海坚定地说。

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在小高陵村“两委”办公楼内的会议室里,三面墙上摆满了荣誉奖状。这些奖状有的已经褪色发黄,有的字迹已经斑驳脱落,但它们并没有因此失去光芒。 “这些过往的荣誉摆在这里,不是炫耀,而是要让我们时刻牢记父辈们传承下来的精神。 ” 就如现任小高陵村党总支书记李明海说的那样,无论何时这里的荣誉对代代小高陵人而言都是一种鞭策,时刻激励着他们不忘初心,将“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薪火相传。

如今通往小高陵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那条2000米的徒步道路,就是当年治理荒山时,老一辈小高陵人一铁锹一锄头硬生生开出的一条山路。虽然这条道路比从前平整了很多,但当你走在这条道路上,会不经意地找寻前人的足迹,用双脚去追赶时光里老一辈人伟岸的身影。当你终于站在山顶,眼前的景象只能任凭你去感叹——感叹前人为你踏平了登高的道路,感叹父辈为你开辟出俯览山川的秀美风景。这一刻,我们才明白,前人的背影早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早已渗进了这山里的每一寸土地,任凭后人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汲取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乘着绿色发展的东风,借着前人改造山水留下的道道梯田,葱葱密林,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小高陵人再一次践行“敢为人先”的精神,让红色旅游成为了这里新的发展动力。村子的发展不仅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小高陵精神也愈发广为流传。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