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古老的华夏文明史上因宗教艺术和文化而丰富多彩。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在19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有了大量遗产。其中,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宗教的建筑之美与石窟的雕刻之精。
瞿昙寺,位于青海乐都,是我目前遇到的最为古朴的一座寺庙,已有600多年历史。是青海省唯一的明代早期官式群组建筑,也是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有“小故宫”之称。
就佛寺而言,官式建筑并不稀有,但稀罕的是这瞿昙寺不仅有“小故宫”美誉,更有值得研究的巨幅彩色壁画。
当我第一眼看见这座古老的佛寺时,内心倍感亲切和安静。恰巧夕阳西下,砖木结构的雅致与悠悠岁月的静好,令这21世纪的文明时光竟有一股古朴的味道与意境,也使我万万没想到它会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也许本身是对古老的藏文明有着无限敬畏和探索,因而眼前的瞿昙寺在这古老的历史长河里,成为我旅途中最是难忘的一站。
它始建于明洪二十五年,当时规模很小,于官隆洞修建了一座小佛堂。后在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瞿昙寺”,并下敕谕扩建修缮瞿昙寺。
继明太祖之后,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又先后下了几道敕谕继续修建瞿昙寺,四位皇帝共下了7道敕谕,历时36年完成。
后在明朝宣德二年,寺院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修建了一座隆国殿,使瞿昙寺更加宏伟壮观。因而对于当地人而言,走进瞿昙寺,犹如参观了一次北京故宫。但太和殿屡建屡毁,不仅历经了岁月的打磨,也承受了历史变故,如今的它已然不是初建时的模样。
但隆国殿至今保存完整,是整座寺院最高最壮观的建筑物,也是最早的明代宫式建筑,其匾额为宣德皇帝御书。由此可见,瞿昙寺式一座具有皇家建筑的皇家寺院。
殿内奉大持金刚佛,两侧列十八罗汉,内墙绘制释迦摩尼、菩萨、比丘和欢喜佛壁画,这些壁画不仅精美,而且完整。
更为重要的是,殿内还有极其珍贵的象背云鼓、楠木“皇帝万万岁”木牌等文物。是参观瞿昙寺千万不可错过的大殿,也不可匆匆行过,一定要慢下脚步,静下心,在酥油茶香中感受文明的古老,聆听着禅音缭绕。
但除了这隆国殿,寺院的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等都属宫殿式建筑,在这青海地区是非常少见的。从迈入山门,寺院便就以地势高低错落的格局,向我展现了更具有规模的宏伟建筑,包括有御碑亭、大小钟楼、回廊、宝塔、配殿、经堂等等。
但最值得探究的还是“七十二间水厅”,即为厢廊壁画,面积约有400平方米,壁画内容多为佛教传说故事包括历代皇帝扶植瞿昙寺的内容,但不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技法纯熟,都堪称是瞿昙寺艺术之最。虽然历经了600多年,但色彩依旧鲜艳夺目。
在日落余晖下,丝丝光芒穿过木格窗,若隐若现的古老壁画令人安宁。尤其在这几乎没有游客的平和环境里,我的身影恍如是人世间的一颗凡尘,滚落在光束中,对眼前的一切充满无限敬畏。
不论是建筑,壁画、石雕、木刻,还是版画、砖雕、瓦当,心中对于古寺的想象即为眼前的这座瞿昙寺。它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藏匿于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它安静、古朴,没有尘世喧嚣。它精美、雅致,于长河中沉淀了600余年古韵。
面对像这样保存完整的600多年的古寺,在今天是非常难得一见。且寺内文物也是极其丰富,包括有明代汉藏文对照御制碑、明清匾额、明宣德二年制造的青铜巨钟、香炉、象牙佛珠、石雕米拉日巴像、帝王所赐金印等等。
有意思的是,瞿昙寺虽为藏传佛寺,但寺院建筑基本采用汉式庙宇形制。全寺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并在一条中轴线上,沿着中轴线,漫步于内,仿佛一切苦恼飞去了山门之外,使我倍感心中舒畅安宁,即便暮色苍茫,仍是不舍离开。
【旅游信息】
1、西宁汽车站(火车站对面)乘坐到乐都的长途客车,路程80公里左右,票价10元左右,每20分钟左右一班;抵达乐都后,乘坐前往瞿昙寺的短途班车,车程30分钟,单程5元。
2、寺庙门票50元。
3、寺院下午五六点会闭门,许多重要大殿也不再开放。
4、寺院壁画通常禁止拍照,包括国隆殿也不可拍照,若要拍照,一定要得到师父允可。
5、进入寺内保持安静,不可大声疾呼,更不能跑跳打闹。
6、文明游客,文明旅游,对一切文物要有自觉保护意识。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