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摄制组在湟源拍摄。
1.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第四季)栏目组来湟源啦!”这个消息一传出,湟源丹噶尔古城的大街小巷顿时沸腾了。
2017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栏目摄制组导演宋鲁生一行抵达湟源县,参加县摄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会场上座无虚席,而让宋鲁生导演感叹的是,湟源县对这次的拍摄重视程度之高,是他以往没有遇到过的。“真没想到,拍摄筹备会议准备得这么周密有序,人员安排得这么及时到位,真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他激动地说。
《记住乡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大型人文纪录片。2015年1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采取季播方式。该纪录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展现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乡土之物、文化积淀等,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聚焦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前三季播出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评价说:“观众从这部片子中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村落的乡风、优美的风景和古朴的风情,还能看到悠久的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亮的因子。”第四季的拍摄聚焦古镇,反映古镇秉承的诚信、坚守的忠义,以及古镇文化的继承、发扬,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乡愁、记忆乡愁。
2017年8月,导演宋鲁生来到青海,在省委宣传部的积极配合下,在全省范围选择拍摄地,经过前期大量调研,先后到贵德、湟源、循化、同仁、民和、互助等地,和当地专家学者座谈,实地查看走访,了解青海古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人文风貌等,最终丹噶尔古城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拍摄点。
宋鲁生导演认为,“丹噶尔古城,古称‘西戎羌地’,其火祖阁上悬挂的‘勤朴忠诚’四字匾额,是古城人最为推崇的道德规范,要求为人做事要言行一致、守信自立。至今,在老百姓的口中,还流传着‘男子说话如拔牙——一诺千金’的俗语。”他认为,选择丹噶尔古城,正是因为看到这种“重信守诺”的精神依然在湟源人身上延续传承,非常难得。宋鲁生回到北京后,省委宣传部确定专人负责联系,关注拍摄前期筹备情况,及时和湟源县委宣传部沟通,落实拍摄相关事宜。
2017年年底,中央电视台确定该拍摄选题立项,拍摄方案随之传到省委宣传部。省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将情况向湟源县委宣传部通报,就具体接洽工作提出要求。
为保障拍摄工作顺利推进,湟源县安排组织了协调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为现场总协调,全面加强与栏目拍摄组和县摄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县摄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全程协调配合拍摄工作,特别是县后勤服务中心全程跟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道具和车辆等服务保障,有序推进了全程拍摄任务。
2.
2018年新年伊始,青海大地沉浸在久旱逢瑞雪的喜悦之中,《记住乡愁》节目拍摄在丹噶尔古城开机。
1月1日至9日,拍摄组克服高寒缺氧、气候严寒的困难,在古城内逐一取景拍摄,用镜头语言讲述湟源丹噶尔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1月3月,县摄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湟源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源自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乡愁,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丹噶尔古城就是我们永远的乡愁。丹噶尔古城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背后都有满满的乡愁可寻,把这些文化记录好、传播好,更有利于推动湟源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
平平仄仄的古街石巷,萦绕着明清诗词余韵;鳞次栉比的楼宇庭院,呈现着历史的岁月沧桑;制作精美的湟源排灯,闪烁着智慧的耀眼光环……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丹噶尔古城,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把优秀文化记录下来,再传播出去,可以让远离家乡的湟源人也能感受这种乡愁。“丹噶尔古城保存得非常好,很有生活气息,也是难得的淳朴古镇。其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值得大力宣传和弘扬。”拍摄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此次拍摄,沿着历史的脉络,用人物专访、实景拍摄等多种方式,用镜头再现丹噶尔古城“诚信”精神的点滴故事。以古代、近代和当代故事中“诚信”的不同含义为轴线,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来解读湟源人民“重诺守信、言行一致”的主题。
“走,我们到城隍庙看戏去!”1月6日上午,在城隍庙戏楼上,一场别开生面、异彩纷呈的秦腔戏曲《金沙滩》牵动着台下成百上千的观众。
演出现场,数九寒天挡不住戏迷们的热情,大伙儿都全神贯注、整齐有序地站在台下听戏,时而安静地沉浸在秦腔艺术的魅力之中,时而笑意盈盈、掌声雷动,尽情享受着戏曲带来的精神享受。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戏曲节目,把演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巴燕乡山海秦腔业余剧团有限公司老演员与诸多秦腔新秀同台献艺,携文化惠民之风让秦腔“火爆”了丹噶尔古城,用一场难得一见的传统戏曲文化盛宴暖热了群众的心。扮演《金沙滩》主角杨继业的演员何强盼心潮澎湃地说:“北宋名将杨继业,一生光明磊落、赤胆忠心,精忠报国、视死如归,在与辽国的对峙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忠诚、英勇、正义的化身。今天拍摄《记住乡愁》节日,对于弘扬历史文化、践行诚信理念,很有必要。”
社火表演、龙腾狮舞、署衙巡街、牦牛商队……同日,古城里另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吸引了成千上万百姓的眼球。明清老街上锣鼓喧天、人潮涌动,四邻八乡的人们挤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丹噶尔古城内,各式精美的排灯映照着街道两旁的商号,一支支以牦牛为运输工具的商队穿梭来往,身穿各族服饰的“商人”用悠扬的叫卖声招揽生意,还有抛绣球选婿、县太爷巡街……独树一帜的巡演,引得游客驻足留恋。
演艺厅内,“羌风流韵”乐舞使游客领略古羌乐舞的古风遗韵;丹噶尔厅署内,升堂断案再现出古代官员办公问案的情景;文庙内,抑扬顿挫的朗朗诵经声让人们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脉搏;曲苑内,高亢悠扬的“花儿”演唱仿佛把观众带进广阔的乡间田野;博物馆民俗广场上,姑娘们身穿款式新颖、风格迥异,具有湟源文化符号的各种服饰,轻歌曼舞,展示着独特的民族服饰……
“民俗活动社火、皮影戏、排灯艺术等的展示,充分展现了我们传承延续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荣耀自豪,也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传承下去,永放光芒,成为我们留得住的乡愁,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湟源县文化馆馆长石海清告诉笔者。
“祭海了!”随着一声响亮的祭海声喊出,一场在拱海门前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开始了。
1月7日上午,拱海门前游人如织,祭祀场地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都争相仰头、翘首以望。敬献着供品的案几上香烟缭绕,燃烧着的柏香气味扑鼻,吹响着的寺院古号声震长空,身穿古羌服饰的演员手舞足蹈……整个乐舞以古羌乐器、舞蹈、服饰和曲调为主,原始、古朴、粗犷、恢弘,用原生态的民间乐舞,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古羌人生产生活、祭祀活动的情景。
据湟源文化学者介绍,“拱海门名字的由来,与古羌地祭海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拱”,是指作揖,也有“环绕”“围绕”的意思。“海”,是指青海湖。每逢重要的节庆日,古城人都会在“拱海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从山东来湟源旅游的何先生感慨地说:“今天能在湟源县看到保存较为完整的丹噶尔古城,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恰好赶上央视《记住乡愁》节目拍摄,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形式,能让更多的人走进湟源、了解湟源,很有意义。”
拍摄组先后采访了程起骏、任玉贵、董皓等本省知名文化专家学者,讲述了歇家商号、诚信石碑的感人故事,再现了海藏通衢、茶马互市的空前盛况,记录了魏西园、李国勋、朱绣等名门后裔传承诚信精神的优良传统。通过丹噶尔古城这个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取景,表达乡愁情感,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的视角,向全国、全世界展示湟源这座融合多元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的独特魅力。
湟源县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记住乡愁》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历史、走进乡村,把蕴含在丹噶尔古城中的文化基因、穿越时空的历史文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示出来,既入眼入耳、更入脑入心,潜移默化地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是创作理念、宣传方式、传播手段上的创新成果。”
据摄制组透露,该纪录片将于2月下旬在中央电视台精彩亮相。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