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作者: 时间:2023-06-11 12:50:33 浏览量:

1】

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还有4000多年前先民使用过的骨匕、骨叉,它们的用途是什么呢?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骨匕

齐家先民收获了粟黍等粮食作物后,使用石磨石杵脱粒,然后用陶器蒸或煮熟食用。

可以想见热腾腾的米饭,特别是半流质的粥,不便直接用手抓食,先民们脑洞大开,想到需要借用某种中介器具,于是简单的“餐勺”就被发明出来了。

最初先民们随手捡来兽骨骨片或蚌壳,也许并没进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时间一长,人们不再满足于骨片长长短短的自然状态,开始对合适的原料进行加工,于是真正意义的餐勺就制作出来。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水平逐渐提高,餐勺也就变得更加实用、更加精致了。

所谓“匕”,是餐勺在古代中国的通用名, 秦汉以后的文献中, 餐勺仍以“匕”为通称。

古人一般将条形称匕,如成勺状则可称为勺或匙,而匙渐渐取代匕,从汉代开始,当时已开始称匕为匙, 《说文》云:“ 匙, 匕也”, 《方言》云:“匕谓之匙”, 表明在汉代和汉代以后, 匕与匙的名称是能够互换的,但比较而言,匕作为专用名使用更广泛一些。匕和勺实际没区分,匕为古名,勺为后起的名。

餐叉同餐勺一样,起初都是以兽骨为材料制作而成。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有着用餐叉进食的古老传统,只是由于这传统时有中断,并且餐叉的使用在地域上不是很普及。

在夏商周三代,餐叉的使用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各地出土餐叉数量很少。到了战国时代,餐叉的使用在上流社会显然受到重视,这个时代出土了较多的餐叉。古代餐叉的使用与肉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肉食者”也是贵族阶层的代称。

因此,餐叉可能是上流社会的专用品,应当不会普及到一般民众中。下层社会的“藿食者”,因为食物中很难见到有肉,所以用不着制备专门食肉的餐叉,也因此古代中国人没有将餐叉作为首选的进食器具,它实际上是被淘汰出了餐桌,这显然是因为我们有更适用的筷子的缘故。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临潭陈旗齐家文化墓地发现的骨匕

在甘肃武威市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也曾出土一件骨质餐叉,为扁平形,三齿。众多餐叉都出土于西北地区,说明这里可能是餐叉起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地区。

在齐家文化的宗日遗址,还有更奇妙的发现,因为在那里,出土了骨质的刀叉、餐刀和餐勺,这让人们相当疑惑,这三样物件不是西餐餐具三件套的标准搭配吗?难道齐家文化的先民们四五千年前就已经玩转它们了吗?

2】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村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从土层里发现了大量的人、动物的尸骨和一些彩陶。

1983年,考古学家关注了此地,并进行了试发掘。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随着挖掘的深入,一个庞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渐渐浮现在世人眼前。当地群众称此地为宗日,即人群聚集的地方,它便被命名为宗日遗址。

宗日遗址以其精美的彩陶,尤其是画有人像图案的彩陶盆而著称,给黄河上游远古文化涂抹了一层辉煌的色彩。该遗址出土的骨制餐具,更像一朵新奇的文明之花,在彩陶的掩映下,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这些骨餐具包括骨叉、骨勺各一件,骨刀则有若干件。

宗日遗址中出土的骨叉、骨质餐刀和餐勺是一起的,说明是成套组合餐具,这组餐具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刀叉勺形状是非常接近的,大小也差不太多。

齐家文化中的餐具,简直就是当今西式餐具的模板,尤其是骨叉,形状和尺寸与现在的叉子绝无二致,打破了人们头脑中中西餐具分野的习惯观念,基本可以确定早在5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使用了刀叉进食,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宗日遗址出土的骨质餐勺餐叉餐刀

或许有人会问,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餐具是筷子,它干嘛去了?

筷子的起源只是稍晚于餐勺,我们的祖先对用餐礼仪非常讲究,甚至有明文规定。现代人吃饭,用筷子夹菜直接往嘴里,放在古代是绝对不允许的。而据《周礼》记载,筷子最初只是用来夹菜的工具,夹上菜之后,要先放在自己的小食盘上,然后使用餐具“三件套”刀叉勺,送入口中。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刀叉慢慢淡出了中国人的餐桌,筷子变成了主要的餐具。

如今,随着饮食结构的丰富,除了筷子之外,刀叉也慢慢回归中国人的餐桌。

3】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了解齐家先民的饮食密码,喇家遗址博物馆,也是必须要去探寻的地方。

喇家遗址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官亭镇喇家村。

喇家村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隔黄河相邻。喇家遗址就在博物馆里面。

它是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个遥远的城邦古国,它十分难得地保留了史前古地震、古洪水等多重灾变遗迹,揭示出了四千多年前因地震、洪水接踵而至把“喇家村落”彻底摧毁的过程,直观地再现了齐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喇家遗址母子守护的遗骸

2002年冬,考古学家在喇家遗址有一个极为温暖的发现,在一个倒扣的陶碗内,他们看到了面条状的形态痕迹,这意味着4000多年前,齐家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有可能开始享用面条这种美食了。在揭开陶碗的瞬间,考古学家在惊异中下意识地拍了照片。果然这面条状的残存物很快就风化了。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残存物

随后标本物被带到北京。2005年,经科学分析鉴定,它的确是面条,成分是粟黍,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中华第一碗面”。为什么把它称作中华第一碗面呢,因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发现了2000多年前的一碗面条,但是我们喇家遗址出土的这碗面距今4000年,将人类的面条史向前推进了整整2000多年。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一举轰动世界。这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面条。

这碗面条的口味究竟怎样呢?

专家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在后来还发现面条里有大量的动物油脂,由此说明古人在面条中加入了肉汤,否则怎么会有油脂呢?对此,专家们都表示,这不是一碗普通的清水白面,而是一碗香喷喷的肉汤面。不仅如此,专家们在面条中还发现了一些灰白色硬物,经过化验确定是碎骨渣,而且还是野猪骨头,但可惜的是专家们没有发现肉,说明了当时人们把肉和汤分开,肉直接吃,等肉吃完了再用肉汤煮面,其间也许不小心把碎骨渣倒进了面中。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面条残存物

它穿越数千年时空却似乎还剔透香酥,只是不知道这碗面是哪位先人未及享用的“最后的晩餐”?

肉汤、骨渣和调料成分的发现,让我们对于当时喇家人的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不仅能吃得饱,甚至还能吃得好。这碗面的主要成分是粟和黍,更让人惊讶的是在陶碗的泥土里发现了肉和调料的成分,这就说明齐家文化的先民们吃得很丰盛了,已经有了追求美味的意识。

文丨奔流新闻通讯员 陈君 记者 刘小雷

奔流文化·寻陇遗古粟香 炊烟初起丨齐家文化先民的饮食密码(下)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