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中国第二大悬空寺—西宁北禅寺

作者: 时间:2023-09-08 12:53:02 浏览量: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悬空寺,被誉为中国第一悬空寺,青海也有一座悬空寺——西宁北禅寺,与山西悬空寺一样也始建建于北魏时期,距今也有1500多年历史,相比山西悬空寺的声名显赫,西宁北禅寺显得籍籍无名。

西宁北禅寺,始建于公元106年。对于北禅寺,北魏著名旅行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写到:“湟水东流,经土楼南,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永兴寺”,因北山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禅寺因此又叫“土楼观”。

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院,早在1900年前就建有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规模化建设完成于北魏明帝时期公元506年,至清末由于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其建筑风格结合了汉、藏文化特点,所供奉塑像涵盖汉、藏、土等多民族信仰的神灵,如佛教的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道教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及儒家的关云长等神像。

在1500多年的演绎中,历史将北禅寺分成佛道两教,北山将北禅寺分成上下两个天地。上半部是1800年的佛寺石窟,下半部是一百多年的道观。而最神奇的是,它们的分界点就在半山的三教堂,三教堂供奉的是释道儒三教先师——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目前,北禅寺已成为儒佛道三教融合的一座寺院,这一点,与著名的山西悬空寺十分相似。

中国第二大悬空寺—西宁北禅寺

北禅寺是依北山土楼山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这里的岩石是紫红色的砂岩栗岩,期间还加有石膏和芒硝层,岩性软硬相间,在长期地质流水风化等的作用下,以赤壁洞穴、显峰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发育,软岩层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当地人称“九窟十八洞”,洞壁上所绘的神像、图案、花卉、山水具有汉藏佛教绘画艺术风格,曾有“西屏莫高窟”的美称,从艺术风格来看,当属晚唐和宋元时代的遗迹。因为年代久远,出于安全考虑,九窟十八洞现已不再对外开放。

同时作为道教道观,寺内又有三清殿、魁星楼、玉隍阁、灵霄殿和王母殿等道教建筑,整个道观现占地面积101亩,其中各种殿堂、洞窟建筑面积为6806平方米。土楼山应岩层向外凸起犹如屋檐,庙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与洞穴群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藏佛,栈道回廊紧靠悬崖甚至悬空架设,因此有中国第二大悬空寺之称。

中国第二大悬空寺—西宁北禅寺

整个北禅寺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阁楼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土楼观山顶有座宁寿塔,该塔为六面形五层翘脚塔,塔中实心青砖砌成,一说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开国功臣、驻西宁长兴侯耿斌文所建,一说是清代所建。

中国第二大悬空寺—西宁北禅寺

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苍苍茫茫,远望云雾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时隐时现,薄雾层云,缭绕山腰,恍如一幅丹青水墨画。正如古诗所吟“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多少楼台云树掩,天然画图米家村”,“北山烟雨”由此而得名,成为著名的“西宁八景”之一。

中国第二大悬空寺—西宁北禅寺

宁寿塔

如今的土楼观,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湟水河北岸,默默注视着脚下穿城而过的京藏高速和京藏铁路,以及高原古城西宁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站在土楼山山顶,可远眺群山之巍峨,可揽西宁全城之风貌,是西宁市民踏青观光、求神拜佛的一块宝地,风景秀丽、香火鼎盛。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