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纯手工工艺特产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8-19 10:27:37 来源:西北特产网

杨华珍,从摄影师到羌绣绣娘

羌族,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也是甲骨文中唯一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民族,相传起源于5000年前的炎黄部落。羌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记忆除了口口相传,另有羌绣将这些故事用针线纪录下来,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位于四川阿坝州的羌族主要聚居地顷刻间成了废墟,三分之一的羌族人和数十位文化传承人罹难,羌族文化危在旦夕。杨华珍正是在那个时候,以50知天命的岁数,扭转自己原本的人生轨迹,开始了对羌绣的探索和传承。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杨华珍正在工作的路上,在突然间的山摇地动中,她幸运躲过一劫,没有被滚落的山石击中甚至掩埋。但周围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片尘土和废墟中,受伤的人们血流不止,那景象刺痛了杨华珍的眼睛和心。

这场地震,使羌族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40多位文化传承人及羌绣大师遇难,无数古迹被毁。

家园尽毁的无力和心痛感,使杨华珍决定做些什么。原本是摄影记者的杨华珍决定辞职,她放下相机,拿起绣花针,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和羌绣协会,带着12名绣娘靠手艺生产自救。这一年,她已经50多岁了。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➊ 杨华珍

以摄影的美感绣出民族之花

在羌寨,每个女子从小就会跟外婆、母亲学羌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羌绣是羌族妇女心灵手巧的象征,农闲时,女孩们会聚集在一起,聊天、纺线、织麻、挑花、刺绣。掌握羌绣的基本针法需要2-3个月,熟练运用需要一年以上的持续练习,全部手艺学好,平均要4-5年时间,像所有的手艺一样,它是时间里开出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➋ 卓哥BorisS/摄

杨华珍是藏族人,虽不是羌族,但6岁便随母亲学习藏绣和羌绣的编织挑花刺绣技艺,从补疤开始,衣服烂了就补衣服,慢慢学会绣花,然后绣自己的头帕和围裙等用品。虽然当了30年摄影师,刺绣却比摄影更深入她的骨血。

羌绣针法多变,构图严谨,用色艳丽丰富。几十年的摄影职业恰恰使杨华珍对构图与色彩有异于常人的感知力,她把摄影和羌绣图案结合在一起,将阿坝地区的美丽山水、草原和山寨绣得楚楚动人。她还在民间陆续收集了500多种民族服饰图样,学习了20余种民族织绣技,在藏地、羌寨和各地的风光民俗中吸取养分,为羌绣带来不一样的生命力。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➋ 羌绣围兜

➌ 羌绣帽 成卫东/摄

传统和时尚,并不相悖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因为族人喜欢把村寨建立在河谷或山腰,也因为他们喜欢穿“云云鞋”。“云云鞋”与“围兜”都是羌绣最具代表性的绣品,围兜用作装饰,云云鞋则在喜庆的日子里穿戴,它外形看来像云朵一样,翘翘的鞋尖,鞋帮上绣着彩云与花朵的图案,秀美飘逸。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➊ 不息斋/摄

➋ ➌ 云云鞋

虽然传统的服饰很美,但对一般人来说,这种美只能远观,技艺传承和生存如何平衡?杨华珍觉得,好的东西不能老是不变,羌绣和四大名绣的区别就在于实用性强,她决定把羌绣跟时尚结合,做适合时代的产品。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➊ ➋ 羌绣帽

她的团队,不做纯粹的民族服饰,而是用老物件衍生出新东西,和当下的市场结合。比如羌族有个挂袋一样的日用品,像围巾,过去挂在马背上装东西,下马了就背在身上,杨华珍把它变成时尚单品,冬天当围脖,夏天当背包,加上羌绣,好看又实用。

她还和著名彩妆品牌跨界合作,设计了羌族图案作为产品外包装,各类国际奢侈品牌也陆续找来寻求合作。这些艳丽繁复的图案和作品远销海外,如杨华珍所愿,世界认识了羌绣,从地震的废墟中它开出灿烂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手艺人要活下去,需要钱

跟多数只埋头于技艺创作的传承人不同,杨华珍在用创业的思维做手艺传承,她成立了刺绣品牌“墨儿朵”,希望把有故事有温度的藏羌绣与时代相结合,传递羌绣独特的美。

在成都的“藏羌绣坊”里,杨华珍已经带出了60多个徒弟,其中50个是农村妇女,8个是研究生,其中3个还是男孩子。每个月,杨华珍都会去羌寨,把自己设计的新图纸带给绣娘,手把手教她们刺绣方法,然后再高价从绣娘手中购买,将这些刺绣卖往各地。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杨华珍在传承传统技艺,也在做生意,她很明白,自己虽不是商人,但手艺人和绣娘们要活下去,需要钱。当大山深处云朵之上那些美丽朴素的能量,通过刺绣作品被带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时,就已经完成了传承的部分过程。技艺只是一个媒介,表达的图案和内容才是灵魂,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羌绣的文化和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汶川地震遭遇灭顶之灾的羌绣,如今从废墟里开出灿烈的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