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产地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

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2-01-14 09:48:41 来源:西北特产网

当有人问及“青海有哪些文化家底?”除了专家、学者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更多的人可能就会语焉不详。其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古今艺术文化,又有着何样的文化宝藏?如今我们可以从历代专家、学者研究整理的史料里知道:青海高原从最早的羌人,到匈奴、汉、鲜卑、吐蕃等民族,直至元代以来逐渐形成的近现代青海民族大格局——汉、藏、蒙古、回、土、撒拉等六大主体民族的共处杂居,其间多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艺术样式的斑斓多姿,就像长河的浪花翻卷无尽,滔滔不息。这些来自历史、来自昨天的文化馈赠,对于今天青海人来说,对于想了解青海的国内外朋友来说,无疑都是一堂堂需要安静聆听、补习的文化课、历史课,更是一堂堂寻找文化自信力、文化想像力的“家教”课程。为此,本版将陆续刊登一些青海史料,盘点盘点有关青海的知识和文化,以便读者嗅闻到一些过往文化的芳香。

青海的戏剧艺术历史悠久。青海的戏曲活动,从清代中期开始,在清末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土观·洛桑却吉尼玛撰写的《章嘉若必多吉传》中有关于青海最早的戏曲演出活动的记载,其中记述道,在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军在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时,邀请佑宁寺三世章嘉活佛到西宁赴宴,并演戏助兴。至于当时演出的是藏戏还是汉族戏曲,不得而知。

在青海地区,最早产生的戏曲是藏戏。清中叶,在黄南的隆务寺和海北的珠固寺,僧人们学习西藏藏戏,编导出了具有青海本土特色的青海藏戏。青海藏戏主要流行于黄南、海北、海南、果洛、玉树等地区。自18世纪中叶西藏藏戏传入后,因语言、文化和艺术传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黄南藏戏是安多藏戏的一个重要流派,它萌芽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说唱阶段,勃兴于1958年前后民间藏戏兴盛时期,流播于青海黄南地区及周边的循化、化隆等民间与寺院。

华热藏戏继黄南藏戏之后,在海北州门源县珠固寺孕育诞生,其乐器伴奏、唱腔、表演、面具等均有别于黄南藏戏。果洛藏戏源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佐钦寺,演出以“格萨尔王”故事为主,其艺术形式独特,保留着说唱艺术形态,一般称其为“格萨尔藏戏”。

华热藏戏、果洛藏戏也都属安多藏戏,同属安多藏戏系统的还有环青海湖的海晏县、刚察县和海南地区,这些地方的寺院也存有藏戏演出。

早在1944年玉树结古镇就有藏戏演出,玉树地区属康巴方言区,玉树藏戏是使用康巴方言演唱的,属康巴藏戏系统。

青海的汉族戏曲活动也开始较早。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西宁及其附近地区,曾有过“保符班”等秦腔戏班演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互助哈拉直沟乡和湟中土门关乡贾尔藏村的两个业余秦腔戏班在农村演出;清同治十年(1871年)回民起义军马归源兄弟在西宁掌权时,城隍庙内有戏班演出;明确记载有外省演出班子是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开始,当年有陕西省来的“大盛班”(时人称“娃娃班”),在西宁古城的学府巷演出秦腔,并逐渐发展到外县演出,演出时间长达34年之久。另外,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民和县的能仁寺上演戏曲《目连僧救母》。

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地区的秦腔、眉户,都是源于陕西的同名剧种,演出剧目大多与陕西、甘肃相同,但在青海地区流行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吸收了青海的民间音乐和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青海灯影戏是很有河湟地区特色的戏曲,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青海东部各市县,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青海西部群众的欢迎。相对于其他地方的灯影戏,青海灯影戏有三个方面的特别之处:一是音乐的专用性。河湟皮影戏的音乐只用于皮影戏,与其他地方剧种不通用,它有独立的板腔、声腔体系,专用的弦索乐曲牌、鼓吹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二是特殊的影人造型。河湟皮影的人物造型分稍子和身子两大部分,一个身子可配三至五个稍子,行话称作一转三或一转五。配的稍子越多,其可用人物越齐全。影人的脸与头饰刻在一起,脸以正侧面为主,行话称作“五分脸”。脸谱的表现手法也分两类,一类叫“空脸”,又叫“净脸”,行话称“去皮留线”;一类叫“满脸”,又叫“肉脸”,行话称“去线留皮”。头饰也分两大类,一类以各种发型为主,一类以各种头饰为主。影人身子由身躯和四肢组成,以半侧面为主,行话称作“七分身子”,这种身子造型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服饰和佩饰。三是剧目的口头传承与即兴创作。河湟皮影艺人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有文盲。绝大多数没有演出文字剧本,全凭口头传承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记忆程式,因此,多数艺人还有即兴创作的本事。他们根据实际生活,选择一定事件,然后套用传统的词格,表达出新的内容,创编出新的剧目。

麻地沟村民演出的目连戏,传说是明初由移民从南京带过来的,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麻地沟农民保留了我国目前惟一一部首尾保存齐全的目连戏剧本,被专家誉为“中国古老的戏曲活化石”。其演出内容、形式、特色均明显与内地目连戏不同,尤其是青海目连戏的音乐为古印度梵音,与藏族古代音乐比较接近。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戏剧中是没有的。2001年1月文化部专家组对青海省民和县的“目连戏”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青海民和现有的《目连僧救母》戏剧本在我国戏剧史上,属前所未有,而且在我国黄河以北也是第一次发现目连戏,在黄河以北是青海独有。”从而奠定了青海目连戏在我国戏剧史上的特殊价值和重要地位。

1958年,青海省文化部门在原有坐唱曲艺平弦的基础上,新创了地方戏曲平弦戏。(待续)

(青海省艺术研究所提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