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者展示制作精巧的湟中银器。
李成指导徒弟打制铜器。
“青海造”银铜器远销海内外
12月14日,冬日的湟中县鲁沙尔镇昂藏村,循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记者走进湟中银铜器制造与鎏金技艺传承人李成的家。
踏 进 房 里 ,银 碗 、铜 香 炉 、文 房 四 宝……各种银铜器应有尽有,精湛的雕刻,别致的造型,瞬间让人眼界大开。
在李成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李成创办的青海海源民族工艺品加工厂。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六名年轻人正忙着手中的活儿,有的在绘图,有的在雕花,有的在敲打定型……
几把锤子,几十支錾子,在一錾一刻间,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制品制成。民间艺人和传承人打造的银铜器也各有特色,银碗、铜碗、银筷、手镯、民族用品等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法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
作为银铜器制造与鎏金技艺市级传承人,李成从 16 岁开始走上银匠之路。他用40 多年的岁月,精雕细琢,从银匠走向大师,在练就了好手艺的同时,也积攒了不少人气。在湟中县博物馆,收藏有李成的三百多件银铜器作品,为国内外游客展示青海银铜器制作文化。
手艺人敲出致富路
李成出生在银匠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祖辈的手艺羡慕不已。16 岁时,初中毕业的李成跟随父亲学艺。“我当时跟父亲学的第一门手艺就是做银碗,从入门到掌握技能用了三年时间。”李成说。
精美的银铜器手工艺品,是在千锤百炼中诞生的。说起湟中银铜器和鎏金制作工艺,李成指着一只精致的银碗娓娓道来:“可别小瞧这只银碗,制作一只银碗需要经过打样、錾刻、抛光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民族工艺品耗时更长,艺人要掌握绘画、雕刻、铸造等多种技艺,干活时还要心、眼、手、力协调配合,没个三五年还真学不出来。”
跟记者聊天中,李成也不忘盯着徒弟们手里的活儿,时不时会提醒一下。今年34 岁的何军是李成的徒弟,学习银铜器制作手艺已有 18 年。随着錾子在何军手中不停旋转,一块铜板在他的敲打中呈现出不同花纹。
“在现在年轻人眼里,学银铜器手艺又脏又累,但对我来说,学会一门技艺比外出打工更踏实。”何军告诉记者,银铜器加工,入行时间越长,收入越好,他所在的湟中县和平村就有上百人从事银铜器加工业,很多银铜器加工户的月收入能达到五千元以上。
由于是纯手工制作,即便是同一位匠人,也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作品。湟中银铜器工艺的传承,多是在作坊中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授,敲敲打打中,也是一代手艺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坚持。
从事錾刻近四十年,有多少人曾经跟随李成学习,他已经记不清了,但大多数学徒都能坚持下来,成为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新一代的传承人,有了自己的加工店。“很多徒弟都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越过越好。”李成笑着说。
百年银铜器网上闯市场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湟中银铜器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现代制造技术的冲击下,湟中银铜器也不断面临着市场的挑战。
近年来,湟中银铜器加工行业在品质、工艺、风格方面不断升级。从作坊到产业,青海匠人们凭借精湛的技艺,让湟中县银铜器走出青海,走向世界。
互联网也给湟中银铜器销售模式和理念带来了新的变化。今年刚毕业的杨敏就开了一家网店,专门帮助全村匠人在网上销售工艺品。8 月份旅游旺季,他的店曾经创下了一天卖出去 100 多件商品的纪录。接下来,杨敏将继续利用家乡的资源,通过电子商务,推动湟中百年银铜器技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湟中县银铜器协会会长何满介绍,根据相关记载,湟中县银铜器制作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多年的发展中,湟中银铜器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当地特色文化产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一。
目前,湟中县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银铜器生产基地,拥有成熟生产线的企业有数十家,从事银铜器行业的家庭作坊达到二百余家,从事银铜器制作的手工艺人有上千人。尤其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许多农户开起了银铜器加工作坊,每家作坊一年纯收入在七八万元到十几万元之间,一名工匠的年纯收入也在三万元上下,当地不少群众靠加工银铜器走上了致富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