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美食特产产地海东党政领导让特色品牌从这里走出去

海东党政领导让特色品牌从这里走出去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8-14 16:37:53 来源:西北特产网

西部特产网转自青海新闻网 “牦牛大骨羊肋巴,富硒土鸡顶呱呱,搅团散饭大麻花,香啊!”

“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山水化隆美了心,美在山水间……”

“‘十四五’期间,循化县的线辣椒种植面积将达到4万亩,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8万亩,我们将依托‘黄河彩篮’,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

……

9月24日,在海东市“县区长话丰收”主题活动中,平安、互助、化隆、循化四县区长各显神通,为现场观众展示好物产,推广优质特产,分享丰收喜悦,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给海东特色农产品又添上了“一把火”,进一步加深了广大百姓对海东的了解和认识。

高原硒都“晒”丰收图景

“别看洪水泉偏又远,万亩良田有特产,油菜大豆青燕麦,宽展!”9月24日,海东市平安区“县区长话丰收”主题活动在平安富硒产业园正式开启。

跳着欢快的舞步,洪水泉回族乡“三句半”表演团队一上台就收获了市民热烈的掌声。“牦牛大骨羊肋巴,富硒土鸡顶呱呱,搅团散饭大麻花,香啊!”一句句生动又接地气的“三句半”,描绘的不仅是洪水泉乡农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更成功推介了当地特色。

活动中,平安区政府区长王晓红上台为大家带来“硒都”农业丰产丰收“背后的故事”,同时,平安区8个乡镇的代表也相继上台,为在场观众晒出了“硒都”的丰收图景。

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等待的是金秋时节的硕果累累。颗粒归仓时,农民脸上欣喜的笑容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在话丰收环节,王晓红立足“硒”字,从看“硒都农业”话丰收、看“硒都村貌”乡村美、看“硒都农民”喜开颜三方面,全面讲述平安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平安区的资源优势。

“在平安区7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初次探明6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1个富硒馒头相当于14个普通馒头,1枚富硒鸡蛋相当于12枚普通鸡蛋……”从硒资源到硒含量对人体的重要性,王晓红说,2019年平安区农作物种植面积30.45万亩,其中,特色富硒作物比重稳定在90%以上,实现农业总产值5.95亿元。马铃薯、大蒜、燕麦、禽蛋、牛羊肉五大富硒全产业链已具雏形,羊肚菌、金丝皇菊、苦荞、特色果蔬、油用牡丹、食用百合初具规模,海东最大的富硒牦牛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平安,富硒农产品网上销售同比增长近7倍,电商销售农副产品突破1000万元。

随后,王晓红从环境美、生态美、产业美三方面,详细讲述平安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春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送气接污”工程、产业园区打造等方面的亮眼成绩。“我们努力挖掘农村旅游资源,打造独具古驿特色的民俗游、生态游、文化游等全域旅游产业,平安驿、石碑花海、卓仓部落等乡村旅游项目相继建成,乡村旅游产业正在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乡村已成为平安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王晓红说。

王晓红说,产业兴旺了,环境改变了,颜值提高了,生活方便了,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木场村贫困群众通过带资入社、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到专业合作社,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王晓红说,平安区已圆满完成44个贫困村退出,实现2266户7459人脱贫,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率先在海东市实现整体脱贫摘帽。201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75元,同比增长9.3%。

一个个真实的数据背后,是平安区各级党委、政府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待王晓红介绍完后,沙沟回族乡、洪水泉回族乡、小峡镇、古城回族乡、三合镇、巴藏沟回族乡、平安镇、石灰窑回族乡8个乡镇的代表依次上台,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示各自乡镇的好产品、新形象。

“这里乡村自然散落、生态农田广袤,既有传统的农牧业,又有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旅游度假……既自然淳朴,又极具民族特色,巷道里回响着的声音满满都是乡愁。”沙沟乡展示环节中,现场通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戏、牙扎村传统藏舞、农产品推广的形式,展示了沙沟乡石沟沿大月饼、沙沟大麻花、沙沟村树莓园、大寨子村采摘园、芦草沟绿色散养镟鸡、金丝皇菊基地等特色产业和产品。

马驿新村柴火鸡、牛头宴、平安大月饼、富硒美食、河湟奇石、石峡美景、古城乡莲花山、瑞丰花海、石碑面片……通过一个个听过、看过、游过、吃过的地方特色介绍,平安区将“丰收”二字完美地展示在了大家面前。

九月的平安,是农人弹奏的乐章,九月的平安,是一幅和谐的丰收画卷……

山水化隆硕果累累

在这收获的美好季节里,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副县长尕藏加带着化隆各族群众丰收的成果,在农展会“县区长话丰收”主题活动现场推介化隆特有的农产品,让广大市民、游客进一步认识化隆,了解化隆,感受山水化隆的魅力。

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山水化隆美了心,美在山水间……一曲《山水化隆》拉开了化隆“县区长话丰收”主题活动的序幕。

在推介会现场,尕藏加从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条河流,滋养一域百姓;一碗拉面,创造一个产业三个方面推介了山水化隆。

他说,化隆县共有17个乡镇30.5万人,有回、汉、藏、撒拉等15个民族,总耕地面积54.9万亩,主要以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油菜、燕麦等高品质的冷凉作物为主,是海东乃至全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区。草场总面积315.2万亩,是天然的生态牧场,主要以良种牛、细毛羊、半细毛羊和土鸡等养殖为主。

在推介一方水土时,尕藏加重点推介了高原特色马铃薯——查甫“金蛋蛋”,它产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耕地资源和气候优势的化隆县查甫藏族乡,其表皮光滑、薯形大、产量高、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查甫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亩产达9000斤,户均增收2.5万元。在查甫乡万亩马铃薯产业的带动引领下,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万亩,掀起了一场从“洋芋蛋”到“金蛋蛋”的产业发展变革。

在活动现场,尕藏加还推介了化隆绿色牛羊肉和“百年藏庄”塔加乡出产的牦牛肉。化隆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低脂肪、高能量,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有显著作用。近年来,化隆县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全产业链,并结合拉面产业,建设拉面产业园,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构建中央大厨房,让化隆绿色牛羊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黄河养育了化隆群众,部分化隆群众也因为黄河而脱贫致富。”尕藏加还推介了一条河流——黄河。

黄河在化隆境内流径达到了168公里,因此化隆成了黄河在青海境内径流最长、水域面积最大、水流最稳定的区域。化隆沿黄河地区光照充足,土壤、气候环境独特,盛产薄皮核桃、特色杏梨、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

黄河冷水鱼是尕藏加推介的化隆县又一“宝”。目前,化隆境内黄河库区水域面积达11万亩,发展黄河冷水鱼养殖企业14家,年捕捞量1230余吨,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养殖种类主要有三文鱼、虹鳟鱼、金鳟鱼和白蛙鱼。

尕藏加说:“拉面产业成就了化隆,也让化隆县在今年4月21日退出了贫困县序列,所以最后重点推介的是化隆的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小康面。”

化隆属于国家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6个深度贫困乡,贫困面大、程度深。不甘贫穷的化隆群众,在上世纪80年代末,走出大山远赴厦门、深圳等城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启了化隆拉面产业发展的艰苦创业之路。经过30年培育发展,目前全县共有11万人在全国280个大中城市开办拉面店1.8万家,实现总产值近100亿元。

尕藏加介绍说,“化隆拉面”制作工艺有和、揉、抻、拉四道工序,其品种有毛细、荞麦棱、空心等10余种,再加上由牛脊骨、冬虫夏草、藏雪莲等熬制的清汤,形成了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六烂的鲜明特点,拉面成了化隆的“金名片”,化隆县也被国家十部委确定为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全国90个试点县之一。

活动现场,尕藏加满怀热情地分享了化隆人民丰收的喜悦,展示了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成效,让现场的群众对这座黄河之滨的山水之城,充满期待。

多彩互助盛会展风采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在这硕果累累、充满喜悦的美好时节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副县长李考民带着互助特色农畜产品和优质文旅产品,亮相农展会。

活动现场,李考民介绍说,互助县是全省农业大县、农区畜牧业大县和生猪养殖大县,也是全国最大的八眉猪保种繁育基地、北方最大的春油菜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全省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全县耕地面积约110万亩。2019年,全县粮油综合产量达31万吨,蔬菜产量达16.2万吨。今年,全县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40万亩,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109.4万亩农作物丰收在望,预计全县粮油综合产量连续第6年突破30万吨,蔬菜产量达16.5万吨以上。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特色农畜产品有马铃薯、中藏药材……”随着他的介绍,工作人员把这些产品一一展示给了现场的观众。

从20世纪60年代起,互助县率先启动马铃薯脱毒、引种、育种等工作,先后选育了下寨65、青薯2号、青薯9号等优良品种,年播种面积达30万亩,生产鲜薯55万吨以上,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同时,不断发展壮大中藏药材产业,带动群众增收8亿元以上。今年,全县共种植中藏药材6万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3亿元以上。

在推介完特色农畜产品后,李考民介绍了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助盘绣。他说,互助盘绣以其“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丰富艳丽的色彩应用、古朴生动的图案展现久负盛名,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和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在金盘绣、素隆姑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县盘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现有盘绣生产企业、基地、经营户34家,从事盘绣手工技艺的绣娘近1万余名。2019年,加工盘绣产品约20万余件,销售收入达2200万元。今年1至8月份,全县盘绣销售收入达1760万元。

“说起互助,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互助青稞酒,老话不是说,互助的麻雀也能喝三两嘛。”李考民介绍道,互助是青稞酒原产地保护区、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共有青稞酒生产企业23家、酩馏酒作坊43家,设计总产能近7万吨。今年,互助县按照“巩固本省市场、占领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发展思路,全面启动了青稞酒振兴计划,行业协会正式挂牌运行,《青稞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公布实施,青稞酒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最后,李考民介绍了互助优质文旅产品。近年来,互助县依托独特的土族民俗文化、生态文化、青稞酒文化、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文化优势,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在土族故土园和北山景区的引领带动下,互助县成功培树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典型,如东和乡麻吉村油嘴湾、威远镇卓扎滩景区、南门峡磨尔沟、五十镇班彦新村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群众打开了一扇认识外界的窗。曾经的一亩三分地不再是生活的唯一,人的变化成了脱贫中最大的变化。

在活动结束时,李考民深情地说:“互助的特色农畜产品和优质文旅产品远远不止我介绍的这几种。我诚挚邀请现场的各位嘉宾和父老乡亲们到互助品一品、尝一尝、看一看。我相信,魅力土乡的特色产品、崭新风貌和风土人情,将给大家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撒拉之乡的“丰收宴”

9月24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河湟第五届农产品展交会“县长话丰收”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专场在浓浓的撒拉风情中拉开帷幕。

在歌曲《尕撒拉夸故乡》热场后,循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洪涛为大家介绍起了多彩循化。

马洪涛从一条清澈美丽的母亲河开始讲起,全面介绍依靠母亲河,循化县各色产业的发展情况。“黄河流径循化90多公里,境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有享誉国内外的骆驼泉、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国家AAAA级景区孟达天池和西路红军建造的红光村,各种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多达92处。”马洪涛表示,目前,循化县建成了公伯峡、苏只、黄丰、积石峡四座大中型电站,形成了旅游黄金水道,先后赢得了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等殊荣,成为大美青海、风情海东黄河旅游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19年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均同比增长22%。

随后,马洪涛从一个人口较少民族、一名爱国宗教领袖、一大特色拉面产业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循化县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和循化县的历史,让现场观众对循化县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2019年,循化县完成生产总值35.1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亿元,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36.8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亿元,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140元和11620元。

“政府工作好不好,要看群众脸上的表情好不好。”在嘉宾访谈环节,马洪涛、白庄镇镇长马承良,尕楞藏族乡党委副书记蔡黄彭毛从所在区域出发,讲述在移风易俗、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成效。马承良在讲到白庄镇移风易俗工作时说,通过精准扶贫,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但是脸上的表情还是不好,经过深入了解,陈规陋习让许多群众倍感压力。移风易俗后,白庄镇把全镇最高彩礼从27万元压到了10万元以内,2018年至2020年,白庄镇在移风易俗上减少了当地群众约1800万元的负担,民生领域投入800万元。“做完了这些工作,我们才看到了群众脸上的笑容,也说明我们的工作干到了实处。”马承良说。

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真正“过上好日子”。从天价彩礼到乡风文明,经过县、乡领导干部的努力,循化县在移风易俗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产品展示环节,名声大噪的“一核两椒”正式亮相。循化线辣椒也被称为三弯一勾,皮厚、细长,颜色鲜艳,果实油多籽少,辣味适中,香味浓郁,是直立草本植物。除了辣椒外,循化花椒也是近年来循化县大力打造的品牌之一。颗粒大、颜色饱满,循化本土的花椒一斤能卖到180元到190元一斤。“一核”指循化薄皮核桃,它是农科部门的技术人员从新疆引进,通过精心培育,再加上循化这片神奇土地的孕育,薄皮核桃也成为了畅销品。

除了“一核两椒”外,循化县的畜产品、文旅产品、黄河石画一一亮相。

产品展示后,在隆隆的鼓声中,现场观众欣赏到了一场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螭鼓舞》。舞蹈过后,循化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局长喇成录、循化县积石镇党委副书记马兴武、循化县专堂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拉毛才让聚在一起,谈起了农业丰产在各自领域的生动实践。

“2019年,循化县农牧业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17.5%,‘十四五’期间,循化县的线辣椒种植面积将达到4万亩,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8万亩,我们将依托‘黄河彩篮’,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从目前发展情况到未来规划,在喇成录全面细致地讲述下,循化县农牧业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从路网建设到新建设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从不懂辣椒到辣椒种植大户、从摆地摊到线上线下销售店,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三位农业领域的负责人都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目前,拉毛才让的辣椒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值达到1.5亿元,线上销售额达660万元。

一个个丰收场景,是循化县人民辛勤劳作的汗滴凝聚而成的,那一串串鲜红的辣椒,昭示着撒拉儿女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一场场推介、宣传,不仅为人民群众的辛勤成果提供了展销平台,更给他们加了油、鼓了劲、打了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