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的脱贫之路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方莉 闫汇芳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仅收的价比市场上高,还解决了我们销路难的问题。”初夏时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仓库外,斯俄乡霍古都村村民冲仁孜拿到卖青稞的钱,喜笑颜开地说:“过去我们种的青稞,每斤最高卖到1.5元,还不一定卖得出去。现在,全村的青稞被产业园统一收购,解决了销路问题,青稞价格也提高到了2.2元一斤。”
甘孜县格萨尔王城暨百村产业基地。刘炳科摄
甘孜县吉绒隆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居。游蓉萍摄
青稞,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甘孜县的脱贫故事就要从这小小的青稞说起。
地处川西高原,青稞产量占甘孜州七分之一,甘孜县被誉为“康北粮仓”。然而,多年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受制约,民众种植积极性下降,脱贫增收困难。
“前几年,我们去百姓家里,发现他们囤积着大量青稞,少的有七八千斤,多的有几万斤。”甘孜县委书记雷建平告诉记者,除“储备粮食防天灾”的传统观念使然外,青稞收购价低也导致老百姓不愿出售。
要实现农户脱贫增收,青稞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7年,甘孜县委县政府决定招商引资,提升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提升青稞产值,让它走出大山。”雷建平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甘孜县色西底乡则打村的通村公路。刘炳科摄
甘孜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刘炳科摄
然而,偏远、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招商引资谈何容易?2017年开始,甘孜县派出多个工作组到拉萨、广州、上海等地考察青稞食品加工,前后三次赴上海与企业洽谈。经过多番努力,2018年,甘孜县引进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在呷拉乡投资建成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为一体的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实现了产业的集中、集聚和集约发展,带动全县青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园区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加工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青稞经过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一包包不同口味的青稞饼干被生产出来。
青稞饼干生产线上,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操作机器。她叫苏吉康珠,是呷拉乡笨德古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家庭贫困,上完初中的她被迫辍学。“去年,通过政府引荐,我来到青稞文化产业园工作,当时工资3000元。这对我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后来,苏吉康珠被选派去上海学习,学成归来后成为管理人员,工资也随之提高,“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赚到这么多钱”。目前,园区已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24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
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的加工车间。光明日报记者闫汇芳摄
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区的青稞仓储。刘炳科摄
据上海贝玛公司甘孜县生产负责人吴建华介绍,园区于去年9月开始试运营,以高于市场价收购青稞,加工成有机无公害的青稞饼干、青稞面条等高原特色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直销各地。现如今,小小的青稞,终于走出大山,实现了“出川入海”——走出四川,进入上海乃至全国市场。
青稞文化产业园的运营,只是甘孜县大力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甘孜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杨志刚介绍,近年来,甘孜县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的原则,坚持“大产业”破解发展困局,投资6.3亿元,打造贫困村“飞地”集体经济实体——格萨尔王城暨百村产业基地,为全县贫困村增加1100万元的直接收入;坚持“中产业”提升产业品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了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园区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365.6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3310元;坚持“小产业”持续稳定增收,先后投入5918万元在全县129个贫困村建设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户均增收1000—2000元。
甘孜县斯俄乡霍古都村的光伏电站。郭昌平摄
今年2月,甘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如这“出川入海”的青稞,摆脱贫困的甘孜儿女,从雪域高原阔步迈入致富奔小康的广阔天地。
阅读:
我省启动青稞产业三年行动
青海乡趣网讯 青稞作为青藏高原地区极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作物,是我省特色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将启动青稞产业的三年行动,把青稞作为特色农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打好高原牌
“青海花儿”说馍馍:烟熏火燎的一后晌,阿妈把焜锅儿做上...
对于青海花儿的邂逅,是从我省民俗专家井石先生的长篇小说《麻尼台》开始的,当我看到了小说当中的“花儿”
喜领 西藏牦牛乳手工大方皂
西藏牦牛乳大方皂采用青藏高原的天然植物药草与牦牛乳和脂肪混合制成,脂肪含量高并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
柴达木枸杞,今夏最火的天猫“网红”!
2019年8月的柴达木盆地,是一片红火的海洋。 这里的红火,不仅是柴达木枸杞本身的颜色,还是它搭上电商快车后,在天猫平台上引发的一场流量大爆炸。 8月22日,2019“杞”在青海·“杞”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