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之行二十四(玉珠峰、装甲车、天上来的人)
转过山角,终于来到了西大滩。这里由兵站、道班组成,是青藏线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站在这里,连绵的昆仑雪山毫无遮拦地呈现在我眼前,在夕阳的余辉中晶莹闪耀,那么壮丽、圣洁。清晰的雪线下却又郁郁葱葱一片墨绿的植被,形成了高原特有的奇观。真羡慕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啊! 支好三脚架,背对雪山坐在公路边的矮石墙上,拍下了这次旅行最有意义,也是这20年来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我背着包,向往地眺望着西部,那辆伴随我来到这里的自行车靠在一边。身后就是壮丽的雪山、蓝天、白云
…
高原反应已经不严重了,看来已经适应了,只是感到很冷,于是打着冷战来到雪山对面的道班联系住宿。青藏公路的道班不论是外观还是结构都一样,全都由整齐的两排平房、几条凶恶的狼狗组成。护路工人只有在工期才来,平时这里就由狼狗们警戒。可惜这些忠于职守的四脚警卫们让我吃足了苦头。在整个青藏线上,每路过一个孤零零的道班,狗警卫们就倾巢出动来追,逼我在缺氧的状况下还一通狂奔。好在现在这个道班靠近兵站,里面有值班员,所有的狼狗都栓住了,光在那里挑衅,为咬不着我而郁闷着。安排了住宿,把包里带着的所有衣服都套上,才走出门来找吃饭的地方。(青藏线每个稍微大点的中转站都有四川人开的小饭馆。他们顽强的生存能力真令人佩服!) 来到唯一的小饭馆坐下,才发现几乎一半的座位都朝着窗户摆着。看来老板很精明,知道这里的客人片刻都不想错过欣赏窗外壮丽美景的机会。喝着啤酒,和老板聊着天。他说自我来这里开店还没见过你这样独自骑车子去拉萨的人,以前路过的都是老外或者结伴的。听了这话,我一阵自豪。
他去过拉萨,说在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反应强烈,甚至走不动路。最可怕的是大白天看到了狼,在公路边溜达,他用石头打,狼也不跑… 这些话又让我听得一头冷汗。可是既然决心已下,又适应了高原反应,有什么理由撤退呢?听他说,被高原反应击倒而从这里抬下去的人也不少了,可我不是还没问题吗?人和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状况是不一样的,别人感觉缺氧难受的地方,也许我没事呢。(这不又是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吗?)
吃完饭来到外面,雪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先前的缺氧、疲劳、恐惧荡然无存。太阳已经落到地平线下。这时的雪山更美了!暗淡的背景下雪山显得深沉而无比雄伟,可是靠近山顶,冰雪被折射的阳光照亮,烁烁闪光。白云也反射着金光,围绕着山尖飘动。深沉的墨绿、闪耀的雪白、暗淡的山脚、光芒四射的山巅、静止的山、流动的云、东边深蓝的天空和西面金红色的晚霞构成了一副震撼人心的无比绚烂的景色…只有在梦里和画中才有的美景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面前,让我在感激上天恩赐的同时,也为自己历尽艰险,终于得到回报而感到高兴。
正浏览着美景,忽然看到雪山脚下一只装甲部队正在训练,坦克和装甲车摆出战斗队形,所有武器都瞄准着山体上标出的目标。 看到我们的部队在这海拔将近5000多米的地方承受着缺氧、严寒和恶劣的物质条件进行着训练,不能不肃然起敬!
我走到最近的装甲车旁正欲拍下这副难得的画面,哨兵忽然走过来制止:“对不起,军事活动绝对禁止拍照!”本来我不是爱多言的人,为了留念不得不使出小聪明。于是带着微笑和对坦克不屑一顾的神情对哨兵说:我是内蒙的,这辆装甲车就是我们那里生产的,早就见多了,拍照是为了拿回去给老家人看看我们的产品在高原出力呢。这话绝对是真的,我们内蒙的某市是全国最大的重装备科研生产基地,我也真的去试车场参观过。但这种型号的装甲车尤其是这辆是不是“我们那里产的”就不知道了。但这位友善的哨兵相信了!(对不起他了),不但让我随便拍照,还指指车后挂的军大衣意思是冷了可以穿。我道了谢,从各个角度拍下了高原练兵的情景,甚至靠在车体上,请他帮我拍了一张照片。碰巧我的穿着和车上的装甲兵们一模一样,看照片,我也象是在高原服役的英雄一般!
靠在装甲车上远眺西边的原野,那里有一群士兵在忙碌着。他们都穿着军大衣,扛着装备,沉默不语。他们身后,深蓝的背景下,雪山连绵到远方,把他们衬托得无比高大而神秘,仿佛一群从天上来的人…我怀着敬佩之情拍下了这一幕。
天快黑了,越来越冷。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如此之大,简直就是冬夏之别。寒气把我赶回了道班的房间。窗外,在深蓝背景下无比妖娆的雪山那么近,占据了整个南边的天空。忽然有种在梦境中的感觉。两个星期前我还在家捱着酷暑枯燥的夏日,而现在却独自在青藏高原的道班里仰望着近在咫尺的雪山…
记得有位哲人说,换个角度去观察社会与自然,生命的意义就会截然不同。我现在坐在窗前静静地眺望雪山,几乎处在一种完全超脱烦恼和琐碎的状态中了,感到幸福无比!真想把这种完全不同的观感与家乡的人们分享。突然敲门声响起,一个黝黑、冷静的汉子进来送热水。原来他是借住在这里的地质队员,听说我骑车子从远方来,就顺便来聊聊。听他一讲才知道,原来面前这座壮丽的雪峰就是昆仑山最著名的玉珠峰,难怪景致如此不俗! 最令人感慨的是他讲的关于山难的事。不到一个月前,从北京来了一支登山队,没有和当地人很好的沟通就冒失地开始了攀登玉珠峰的活动。结果遇到暴风雪,死了好几个人,遗体刚抬下来不久。“他们死得太冤了!”地质队员惋惜地说,“既不了解雪山的情况,又不带向导就贸然上山,能不出事吗?你看我,还有我的队友,因为太熟悉这座山,只要看好了天气,穿着雨靴扛把锹就登上去了。” 听了他的话,我真的为那些登山队员惋惜。本来装备那么好,再仔细了解情况,完全可以安全地登上雪峰。可惜过于冒失,导致壮志未酬身先死,太可惜了!
地质队员回去了。这次谈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来再搞任何户外活动,不论规模大小,我斗摈弃侥幸心理,更加注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了。
躺下来,继续凝望窗外的雪山。前面就是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昆仑山口,我这个同样冒失来此的人能不能安全过去呢?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