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线路
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乌兰(莫河驼场)——都兰(都兰县博物馆、班禅行辕、“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格尔木(将军楼主题公园)——茫崖(英雄地中四井、冷湖石油工业遗址)——大柴旦(柴达木开发与建设陈列馆)——德令哈(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天峻(关角山隧道)——原子城一西宁
第一站
莫河驼场
——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莫河驼场青藏驼队纪念馆,原名莫河骆驼场历史陈列馆、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2018年6月1日正式开馆,陆续被授予“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10余项荣誉称号。纪念馆共分为4个部分。一馆由七十年代的老会议室改建而成,面积200平方米,主要展陈革命文物、文献资料原件;二馆由老场部学校教室改建而成,面积400平方米,主要展陈一些文献资料的仿制品;三馆由老驼工礼堂改建而成,面积800平方米;另有驼工礼堂广场作为室外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所有展厅建筑都分布在场部周边,形成一条顺畅的展线。
第二站
都兰县博物馆
都兰县博物馆是都兰县唯一一家综合性的博物馆,是收集、征集典藏和科学研究、陈列代表现在都兰行政区域的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分为A、B两个馆,A馆建于2004年建筑面积2255.5平方米,主要为展示都兰县历史文物馆,B馆建于2014年建筑面积2455.28平方米,是都兰德都蒙古实物展示。一楼展厅布展面积414.4平方米,主要以展板和沙盘的形式展现都兰县历史文化,说明都兰地理位置,四边相邻,县政府所在地,交通道路,主要古墓群、遗址、动植物和矿物分布资源等。三楼布展面积为284.4平方米,展出以石器、陶器、木器、金银器、丝绸等历史文物为主,主要展示诺木洪文化、吐谷浑·吐蕃文化的历史时期文物。
第三站
班禅行辕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香日德班禅行辕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乾隆皇帝鉴于班禅大师的丰功伟绩,在赏赐大量物品的同时,将香日德之地也封赐予他,作为班禅往返内地的驻息地。从此,香日德班禅寺不仅成为历世班禅往返内地时进行政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成为由历代班禅主管的格鲁派寺院。
第四站
“柴达木第一镇”
历史陈列馆
“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对香日德镇而言既是第一个党性教育基地、春小麦单产产量第一的见证地、“两路”精神的传承地、青藏公路物资中转地,同时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果展示地。
第五站
将军楼主题公园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该主题公园以当年慕生忠将军的住所和筑路部队办公楼旧址为核心,以纪念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建设、军垦戍边及格尔木发展历史为主题,通过园林设计、雕塑艺术等手法,再现了50多年前慕生忠将军和他所带领的解放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生命和汗水开拓祖国内地通往西藏“天路”的感人场景。
公园主体雕塑是纪念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建设的天路纪念塔,高度为39.16米,寓意为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里程之和3916公里。园内还坐落着具有纪念意义的慕生忠将军雕塑、反映当年筑路大军艰苦开路的群雕“筑路忠魂”、反映军垦拓荒的雕塑“铸剑为犁”、反映昆仑文化的雕塑“巍巍昆仑”、反映民族团结的雕塑“和谐”等。
天路纪念塔
“筑路忠魂”雕像
青藏铁路
第六站
英雄地中四井
——青海油田的功勋井
地中四井喷油,标志着冷湖油田诞生。1960年,冷湖油田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油田以后的第四大油田,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地中四井在第一口油井处设立了纪念碑,碑身正面题字“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东风浩荡时,油龙逐浪飞”。
第七站
冷湖石油工业遗址
冷湖石油工业遗址保护区标识和简介
1954年,石油地质勘探队进入柴达木盆地勘探,在这里发现油气构造。1958年,冷湖地区钻出日喷原油800吨的高产油井,冷湖油田诞生。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和石油工人来到冷湖,投身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1959年,青海石油管理局迁至冷湖。冷湖油田与克拉玛依、玉门、四川油田并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四大油田,为支持新中国建设、甩掉“贫油国”的帽子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冷湖石油资源的枯竭,这里的科技工作者和石油工人陆续转战全国各地其他大油田,青海石油管理局迁走,冷湖市降格为冷湖镇,因石油开发而繁荣的冷湖,又因石油枯竭而衰败。据了解,当年的冷湖油田生产、生活区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现在的冷湖镇、冷湖镇东北12公里的冷湖石油老基地和东南14公里的原5号石油基地。如今,除了冷湖镇,另外两个区域已是一片废墟。
冷湖水电厂遗址
冷湖大礼堂遗址
冷湖油矿遗址
第八站
柴达木开发与建设陈列馆
1954年12月,慕生忠将军根据彭德怀元帅“要修建通敦煌至格尔木”的指示,派可可西里运输站站长齐天然带领40多名敦煌民工修通了以贯穿柴达木南北的敦格公路在大柴旦镇内路段,从此汽车开进了大柴旦。齐天然没有辜负慕生忠将军的期望,于1954年12月22日上午,他带领40多人,从敦煌沿着他们开劈的公路,开车走进了格尔木。从此,格尔木向东至西宁、向北至敦煌、向南至拉萨的交通格局基本定型。为西藏建设开辟了一条物资运送的战略通道。 为了在大柴旦段修建公路有办公场地,和生活起居的场所,因此同时修建了将军楼作为生活衣食住行和工作的办公的场地。
——旧址
第九站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
——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是在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原德令哈农场总部所在地)的基础上,依托农场总部旧貌而建设的独具特色的农垦旅游品牌基地。博物馆按照“修旧如旧、整新如旧”的原则,提取建国初到80年代历史文化元素,兴建、复原德令哈农场总部。在农垦文化博物馆中,结合了国内外展陈的最新理念“馆园合一”,将人文与自然融合,展馆内外相结合。保留了收藏、展示、教育的功能,增添了旅游、休闲、互动、体验和研学的功能,服务于特色小镇和现代旅游业。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依托建筑的自然划分,设置总序厅区及展示区,总序厅作为整个博物馆的概览,展区分为四个区域。展区一和展区二分别以“农垦人的一生”和“农垦人的一天”为主题,将“农垦人”作为主角,讲述他们的一生历程和一天的生活。展区三以时间脉络,完整呈现德令哈农场的整个历史。展区四是博物馆互动区域及“德令哈成就”展。
第十站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始建于 1996 年,担任海西州文物的保护、管理、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等工作。现有一级文物25件(套),二级文物16件(套)。2008年实行向社会免费开放,是以历史陈列为主,蒙古族和藏族民俗展、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组成的综合性的博物馆,另设有唐吐蕃金银器、古丝绸、棺板画、古干尸及岩画五个专厅,共展出各类文物文物近500件(组),海西之宝悉数亮相。
先后被国家民委、青海省教育委员会和海西州委州政府等单位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学校德育教育基地”和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参与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和海西州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 血渭一号墓考古发掘项目。分别荣获 2019 年度 和 2020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黄地对飞马饮水纹锦
红地中窠对马纹锦
红地中窠联珠含绶鸟织锦
第十一站
关角山隧道
“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 老关角铁路隧道1958年开工建设,1961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及战略大三线建设需要停工,1974年复工后,由原铁道兵10师47团和48团承担施工,在特别残酷的环境里,先辈们历尽艰辛,于1977年6月16日完成主体工程,同年8月15日铺轨,洞内轨面最高处海拔近3700米,在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通前,它曾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2014年新关角隧道正式通车后,这条老关角隧道也就废弃封闭了,但是革命先辈不怕艰苦、不畏挑战的奋斗精神却留在了这里。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